首頁 > 文學

村裡人說大道理丨什麼是讀書人?順境時候能登高,逆境時候不折腰

作者:由 風舞鷹翎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9-02

什麼是登高

村裡人說大道理丨什麼是讀書人?順境時候能登高,逆境時候不折腰

題目裡的話:順境時候能登高,逆境時候不彎腰,不是老家村裡人說的原話。

事實上,在很多年前,鄉親們說話,能講出這個道理,但言語間總稍顯粗俗,半句話就得加上個“球”、“蛋”之類的字眼,以示強調。那時的我還年少,也總把這些黝黑龜裂著面板,滿口黃牙一嘴煙味的鄉親們看的低俗之至,把他們的話都當做了笑話。

多年後,當我道貌岸然的走在街頭,面對他人彬彬有禮的說著言不由衷的話時,又總在無時不刻的壓抑著自己想吐髒字的慾望,以免大家相互尷尬。

當我們把粗鄙的話語只能在最親近的人面前笑著說出來的時候,大多是囿於一個身份,或者說一段經歷:讀過書。

讀書人要有素質,有風貌,即便是身處鬧市,奔忙江湖,早已俗的不能再俗,也得給自己的那段讀書經歷留個臉面,要不然,對不起十幾年的寒窗,和那麼多的披星戴月。

普通的讀書人在如今的世道下早已不再值錢。別說高中生、大學生,就連碩士、博士、教授也成為了大家打鍵盤時調侃的物件。這樣的現象,並非由來已久,起碼在我兒時不是這樣的。

村裡人說大道理丨什麼是讀書人?順境時候能登高,逆境時候不折腰

小時候的農村老家,念過書的人不少,有學歷的人有限。大部分村民的知識水平僅限於能看懂化肥農藥的說明書,裡面的某些字還靠的是猜。十里八村誰家出了個高中生,那是了不得的大事,要是誰家考出來個大學生,絕對是光宗耀祖了。

就拿我們村來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村子裡只出了3個大學生,分別是我的二伯、四伯和父親,要不是大伯沒趕上好時候,學校解散回鄉務農,怕是我那嘚瑟的祖父會再土牆圍出來的大門上掛個“大學生之家”的牌匾。

也不怪老爺子嘚瑟,一個農戶出了3個大學生,在落後的塞外荒原地區絕對是少有的現象,事實上,村子裡再出下一波大學生,和我的父輩們相隔了幾十年。

雖然我們兩輩兒人沒一個能考入大家耳熟能詳的名牌大學,可在鄉親們眼中,只要上了大學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沒有985、211高下之分,也沒有河北、北京什麼地域之別。

兒時的我,很喜歡回老家。幼小時在農村長大,習慣了天寬地闊,上學後稍稍懂事,在老家能感受到鄉親們的親熱,可以撫慰心靈。那種親熱,除了血緣親友間的聯絡之外,還有著對讀書人家子女隱隱約約的尊重和愛戴。

為什麼說能撫慰心靈呢?因為父親透過讀書離開農村之後,在城裡安家工作,剛開始在縣城還好,後來到了市裡面,我之前的優越感蕩然無存,我成了壩上來的“黑頭羊”,普通話說不好,兩個臉蛋上還掛著“高原紅”。一時間,我成為了學校裡同學們嘲諷的物件,鄙視的目標。都說童言無忌,哪知無忌的童言最傷人。

村裡人說大道理丨什麼是讀書人?順境時候能登高,逆境時候不折腰

如此,我最盼著放假。每到放假,我便迫不及待的回老家,回到白土蓋的房子裡面,回到抽著煙鍋子的祖父母身邊,回到出門左轉是黃燦燦的莊稼地,右轉是綠油油的小草原的老家。

老家沒山,有草,有淖。奇怪的是,儘管沒有山的阻隔,那時村子裡的人們也很少外出打工,我總是天真的認為,是草絆住了人們的腳,是淖沉寂了人們的心。鄉民們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安居樂業,窮的心安理得。

窮苦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城裡來的人有著天然的敬畏。哪怕我是在這裡長大,哪怕我只是個小孩子。可窮人也有窮人的驕傲,他們從來不會說害怕城市,他們總是說:“我們是尊重讀書人。”

與村子裡一下莊稼地就生龍活虎,一捧上課本就瞌睡的小夥伴們不同的是,我每天都要先寫完作業才出來玩。小夥伴們對此頗有微言,一是我寫作業時候他們等待的百無聊賴,二是我寫作業的事蹟傳出去後,他們的父母總會不時罵他們。不過,罵歸罵,也沒有哪個大人真的要求孩子們好好學習,在他們眼裡,上學,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至於學好學不好,就得看命了。

村裡人說大道理丨什麼是讀書人?順境時候能登高,逆境時候不折腰

我在農村玩起來很野,上房爬牆是家常便飯,下河上樹更是等閒。有時候,口渴了,隨便進個人家,去甕邊舀一瓢水就喝;肚子餓了,趕上誰家吃飯就吃。村裡人下地從不鎖家門,粗茶淡飯也從不介意多添一雙筷子。

我最喜歡在別人家吃飯。在小孩子的眼裡面,別人家的飯菜總比自家的香。再加上有小夥伴們相互比賽吃飯的影響,再簡陋的飯菜也絕對能多吃兩碗。

村裡的大人們也很喜歡我在自家吃飯。那時候,村裡人去城市裡辦事,不管事情的大小,先要找個熟人,一是怕被騙,二是能壯膽,三是辦事速度快。其實,村民們辦的大多是買東西看病的事情,城裡的熟人能幫的也就是提前給買好東西、去醫院排排隊之類只需耗費時間,不需要託關係的忙。

儘管如此,村裡人也是感激不盡,回村後逢人便說城裡有熟人的好處,什麼辦事快,沒人給臉色……也正因為這樣,在城市裡的父親和伯伯們被鄉親們迅速神話,本是普通人的他們變得神通廣大起來。鄉親們把這一切都歸結於父輩們讀了書,才能成為無所不能的城裡人。

村裡人是知恩圖報的。家裡沒什麼好東西,進城時幾樣土產還是要拎在手上的。至於我回老家在誰們家吃了飯,也被他們歸為禮尚往來的一種形式,甚至會成為他們下次進城時找父輩們辦事的一個由頭。樸素的村民們自有他們的狡黠,這樣的由頭雖然有些讓人哭笑不得,但父輩們還是承情的。

村裡人說大道理丨什麼是讀書人?順境時候能登高,逆境時候不折腰

自從我家由縣城搬到市裡以後,我在老家更受人們的歡迎了。其實,當時父親只是正常的工作調動,到了市裡沒升職也沒加薪。可鄉親們不這樣看,他們覺著,父親從縣城進了城市,絕對是受到了提拔,用他們的話講:“你看人家,自畢業後就一路風順,從縣到市這才幾年?這就是讀書人,順境時候能登高,逆境時候不彎腰。”

那時的父親,勉強能配得上順境時候能登高,畢竟是走到了城市,可逆境時候不彎腰就無從談起了。因為我親眼所見,父親一直在不停的彎腰:為了我轉學求人,為了母親調工作求人,為了把工作做好求人……總而言之,父親彎腰的次數不比下莊稼地割莜麥的鄉親們少,只是他把淚水流進了肚子,而鄉親們把淚水變成了汗水,留在了額頭。

可父親是村裡出來的讀書人啊,是村子裡人們的驕傲啊。所以,他再苦再累,也要在鄉親們面前保持一份“城裡熟人”的自覺,自發的承擔起了接待鄉親們的責任。很多時候,是自己搭錢搭關係的幫鄉親們辦事,為的是保持住鄉親們質樸的觀念:只要讀書好,出了農村就能過的更好。

村裡人說大道理丨什麼是讀書人?順境時候能登高,逆境時候不折腰

很多年過去了,農村老家早已凋敝,村民們以各種形式來到了城市中,天南海北的走的很遠。很多人不願意離開農村,可為了孩子上學也沒有辦法。讀書也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選擇,而是身無可依的農村人,沒有家底的農村人最好的出路。鄉親們終於明白了:錢財可以掙,農村人最不怕的就是吃苦;讀書需要傳,農村人最缺的是書香門第。這不是鄙夷某種職業,而是老家人眼界擴寬以後的覺悟。

只是,我們現在距離“順境時候能登高,逆境時候不彎腰”的境界,還差的很遠。遠到不只是讀不讀書的距離,也不是農村與城市的差別。

作品均為原創

請關注風舞鷹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