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從相容幷包到至高無上,這座城市就是一部帝國史

作者:由 小倉鼠打洞學會另一種情懷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9-25

取之而燕民悅什麼意思

大家好,我們的小倉鼠打洞學會另一種情懷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文章轉載自:文史宴

夜幕降臨,四下裡一片漆黑,只有星星點點的閃亮,那是遠處山洞裡搖曳的火光。火中偶爾會噼啪作響,微微打破了群山的靜寂,那是小鼠和蝙蝠骨頭被燒炸的聲音。

火堆四周,圍坐著一群人。他們頭骨低矮,額骨低平後傾,粗壯的眉脊向前方極為突出。鼻子雖然很寬,但鼻樑扁平,這使得本就鼓起的上額,越發顯得突兀。

這裡是距今約四五十萬年前的北京周口店龍骨山,而那群正在生火的人類,將在1927年,以“中國猿人北京種”——也就是“北京人”之名,震驚世界。

大約在距今70萬-20萬年前,已經學會打製石器的北京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帶。他們甚至掌握了火的應用,這不亞於一場革命,用恩格斯的話說,是“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界分開”。

北京地區人類文明的歷史,就在這搖曳的火光中,迎來曙光。

從相容幷包到至高無上,這座城市就是一部帝國史

北京猿人與現代人並無多少聯絡

嚴格來說,北京人屬於直立人,並不是我們的直系祖先。在距今四五萬年前,屬於早期智人的“新洞人”來到龍骨山。這是現代人類的祖先第一次出現在北京大地上。

到了距今1。8萬年前(一說已修正為3萬年前),住在這裡的晚期智人“山頂洞人”,不僅掌握了磨製技術,更掌握了雙面鑽孔技術。

距今約1萬年前,以東胡林人為代表的北京原始人類,終於離開大山,挺進平原,人類的足跡遍佈北京各區。

距今約四五千年前,中華大地上出現了幾大文化區,學者們比附文獻,常常將之與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對應起來。有的學者認為,黃帝、炎帝、蚩尤發生大決戰的涿鹿、阪泉,就在北京周邊;也有人把紅山文化與黃帝聯絡起來,北京成為了黃帝擊敗蚩尤、炎帝后的核心腹地。

在神王時代,神話與歷史難以區別。黃帝未必真的活動在北京地區,但他的後人,無疑給北京留下了不可磨滅痕跡。

黃帝的後人建立了北京歷史上第一個政權——薊國。據《禮記·樂記》記載,周武王滅商,封黃帝之後於薊。《史記·周本紀》則認為薊國是唐堯之後。

其實在周武王冊封之前,薊國就已經存在。一種觀點認為,甲骨文和金文中,屢次出現的“?”,就是“薊”的本字。早在商代,薊國就已經是一方諸侯,國君被商王稱為“?侯”“亞?”,可見地位之高。

商朝滅亡後,薊國獲得周朝的承認。不過,這個薊國與周朝的關係非常微妙。1982年,北京順義牛欄山金牛村發現了一座西周早期“?”國貴族的墓葬,出土的禮器中包括觚、爵這兩種酒器,這是典型的殷商禮制。

商朝崇尚“酒文化”,商人嗜酒如命,亡國與此也有很大關係。所以武王伐紂後,周朝就頒佈了極為嚴苛的禁酒令,革除了殷禮中的觚、爵酒器組合。可在周人鞭長莫及的薊國,當地人仍然保持著商人的風俗。

薊人還建立了第一座北京城——薊邑、薊城。薊城因西北有薊丘而得名,據侯仁之先生考證,薊丘就在今天北京白雲觀西邊。

在元朝建立大都以前,白雲觀至廣安門一帶,一直都是北京城的核心區。即便到了明清,廣安門大街仍然是西南方向從陸路出入京城的唯一通道。當時各省官員進京朝見,南方學子參加科考,都從這裡進京。於是商賈興隆,車水馬龍,也就難怪連砍頭的刑場,都要設在這一地區的菜市口了。

從商周的薊城,到秦漢以後的薊縣,在很長時間裡,“薊”都是北京的名稱。直到唐代在今天津市薊州區設立薊州,遼朝在得到幽薊十六州後,又把今天的北京先後改叫薊北縣、析津縣,“薊”才正式跟北京分道揚鑣。即便如此,始於金代的“燕京八景”裡,仍然有“薊門飛雨”“薊門煙樹”之稱,今天的北三環還因此而命名了“薊門橋”。“薊”對北京的影響,可見一斑。

從相容幷包到至高無上,這座城市就是一部帝國史

燕京八景之薊門煙樹

當然,如你所見,所有用“薊”指代的北京地名,都是小地名。薊國雖然輝煌過,但他缺少包容永珍的胸襟,自然也就沒有尊重多元和自我更新的動力。商代滅亡,殷鑑不遠,而薊人依舊抱殘守缺,那麼等待他的,也只有滅亡一途。

此刻,在薊國的西南方向,一個北方的新星,正在悄無聲息地崛起。大約在公元前1040年,一座叫“妟亳”的古城,迎來了一位重量級人物。

此人就是召公奭。他是已故周文王的庶子,周武王的兄弟;當今周成王的叔叔;周王朝三公之一的太保;與周公旦分陝而治、統領周朝東方事務的輔政大臣。

如此重量級的人物,來到如此偏遠的地區,必有大事發生。

在過去的三年裡,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祿父,趁著周武王去世、周成王年幼、諸侯對周公攝政不滿,乃聯合東方的商人、夷人及各種反對派,發動了空前規模的叛亂。最後周公與召公聯手,才將叛亂鎮壓下去。為了進一步鞏固周朝在東部的統治,周公以成王的名義,開啟了第二輪大分封,他自己被封在今天山東曲阜一帶的魯國,而召公被封在了妟國。

妟國的“妟”,或者寫作“匽”“郾”,你可能會覺得一頭霧水。但它在秦漢以後的寫法,你一定熟悉——燕。為了方便,我們還是用“燕”這個大家熟悉的稱謂。

由於周公與召公在朝中輔政,因此實際到魯國和燕國就封的,是他們的嫡長子。儘管如此,召公依然不放心,仍然堅持到燕國的國都——“燕亳”親自視察。因為這裡的環境太複雜了。

燕亳位於現在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董家林,是商朝在北方刻意經營的重鎮,因燕山而得名。這裡聚集著很多殷商人;在他的北方,尚有親商的薊國(或?國),與商族同姓的孤竹國等。周朝把召公和他的兒子燕侯克封於此,顯然是要透過武力殖民,“化解”來自商人的敵意和威脅。

在處理周之封國與當地土著的問題上,西周時有兩種主流模式。一種是以周公旦和他的兒子魯侯伯禽的魯國為代表,“變其俗,革其禮”,強硬地移風易俗;另一種是以太公望呂尚(姜子牙)的齊國為代表,“因其俗,簡其禮”,採取懷柔的因風就俗。從後來的實踐看,強硬的魯國日趨僵化,而懷柔的齊國卻大放異彩。

召公和周公不同,他不是嫡子,沒那麼大的正統情結。在此後八百年的歷史裡,燕國始終相容幷包,最大限度地保持著多元性。燕處邊地,胡漢雜糅,方言與東方的朝鮮頗為接近,馬頭鷹首的兵器又深受北方草原文化影響。燕地特產並不太多,只以魚鹽棗慄著名;它賴以維持生計的,是依靠自己的地理位置,發展對外貿易。商業的繁榮,無疑進一步推動了燕國的包容之風。

從相容幷包到至高無上,這座城市就是一部帝國史

召公奭甘棠遺愛

只是北方的交通樞紐,此時仍控制在薊國手裡。然而守舊的薊國已經無力繼續支配這座城邑。大約在兩週之際,薊國徹底消失在文獻裡。史家推言:“薊微燕盛,(燕)乃並薊居之,薊名遂絕焉。”

遷都於薊的燕國,一度被山戎教做人。要不是齊桓公相助,燕國可能也要步了薊國的後塵。

進入戰國時期,燕國開始崛起。燕易王十年(前323),燕國君主正式稱王。三年後,易王去世,其子燕王噲繼位。這是一位既有勵精圖治的雄心,又有安邦定國之才能的君主。不近女色,不聞聲樂,不打獵不蓋樓。他唯一的興趣就是讓國家富強。後來韓非子稱讚燕王噲:“子噲之苦身以憂民如此其甚也,雖古之所謂聖王明君者,其勤身而憂世不甚於此矣。”

不僅如此,燕王噲的政治理想幾乎超越了所有中國古代帝王們。在燕王噲看來,只要對天下有利,那麼自己做不做君主根本不重要。

理想,信念,超過了一己私慾。燕王噲是真正做到了大公無私,可惜卻被小人利用了。

燕王噲的宰相,是前朝老臣子之,頗得重用。子之野心勃勃,勾結齊國使臣蘇代等人,勸說燕王噲,只有退位讓賢,才能成就燕國大業。當時正在燕國的青年荀子,對燕王苦心規勸。從後來的《君道》篇來看,荀子大概是想讓燕王噲加強君權。荀子是儒者,也是法家人物韓非、李斯的老師,思想更近於法。在法家的思想裡,君主讓賢簡直是大逆不道。

燕王噲卻不以為然,為求大治,居然真的將王位禪讓給子之,自己甘願北面稱臣。

可惜,燕王噲的理想,馬上就啪啪打了他的臉。子之繼位,人心不服;太子平不甘失權,起兵敗死。燕國大亂,齊宣王乘虛而入,燕人毫無鬥志。燕王噲六年(前315),齊國攻佔燕國,燕王噲死於國難,子之出逃被俘殺。

其實反對禪讓的,不僅有近於法家的荀子,還有與荀子觀點對立的儒家孟子。勸齊宣王出兵伐燕的,正是孟子。

但是孟子也有自己的理想。齊宣王想徹底吞併燕國,孟子說:“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還勸宣王行“仁政”,勿俘殺燕民,為燕國立君。然而齊軍卻在燕國燒殺掠奪,也沒有撤軍的意思。暴行終於激起燕人的反抗,加上各國干涉,齊宣王只得怏怏退軍。

齊宣王本來可以像齊桓公一樣,做一個“解放者”,但是他沒有燕王噲的理想,也沒有孟子的信念,心中所想的只有“宏圖霸業”。齊宣王想不到,自己種下的惡果,最終要讓兒子來還。

齊國退軍後,燕王噲的另一個兒子公子職返回燕國繼位,是為燕昭王。昭王上演了北方版的“臥薪嚐膽”。他“卑身厚幣,以招賢者”,築黃金臺禮賢下士。郭隗、樂毅、鄒衍、蘇秦、劇辛、屈景、秦開,一時天下賢士,齊聚燕國。

燕昭王和後世的皇帝不同,他並沒有因為燕王噲放手子之的悲劇,就對權力有著變態似的眷戀和不安全感。他放手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作為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卻從來不搗亂,不折騰。結果燕國成為了群雄爆款,南邊幾乎滅掉齊國,一舉報仇雪恨;北邊又大破東胡,拓地遼東,兵臨朝鮮。

從相容幷包到至高無上,這座城市就是一部帝國史

黃金臺故址

這是燕國的高光時刻,耀眼卻短暫。燕昭王三十三年(前279),昭王去世,燕國再度陷入內外交困。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6),秦破薊城;三十三年(前222),燕亡。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燕薊古風,不復還矣。

中國進入帝制時代,北京也進入了郡縣時代。秦漢以來,在北京設廣陽郡、廣陽國、燕郡、燕國,後來又設幽州,治所始終是薊縣。

這期間,北京出了兩個第一。

一個是北京地區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戾陵堰,是曹魏鎮北將軍劉靖於嘉平二年(250)所建。另一個是北京地區第一座寺廟——潭柘寺。潭柘寺建於晉代,原名嘉福寺。此寺至今香火興旺,民間素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說法。寺中銀杏樹已逾千年,要7人方能合抱,曾被清朝乾隆帝封為“帝王樹”。

北京既是交通樞紐,又是邊防重鎮。因此以北京為根據地,想成就霸業的人也不少,臧荼、盧綰、劉旦、彭寵、公孫瓚、王浚等等,不過一個也沒成功。歸根結底,北京在這一時期仍然只是區域中心,無法承擔起全國性的職能。即便如此,北京也從未遊離於帝國大業之外。

大業三年(607),隋朝廢州為郡,幽州改名涿郡。第二年,隋煬帝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涿郡與帝國心臟洛陽地區水路相連。大業七年(611),涿郡設立留守。這是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外,繼晉陽宮留守以後的又一個地方留守。這讓北京有了臨時首都的色彩。

從相容幷包到至高無上,這座城市就是一部帝國史

大運河提升了涿郡地位

涿郡地位的迅速提升,源自隋煬帝的大業。從大業八年(612)到十年(614),煬帝三次征討高句麗,涿郡就是隋軍的大本營。客觀地說,這三次征伐嚴重消耗了高句麗的國力,為日後唐代攻滅高句麗、進軍遼東和朝鮮半島奠定了基礎。

但與隋朝消耗的民力相比,高句麗消耗的國力甚至不值一提。三徵均以失敗告終,僅前方陣亡將士就有數十萬之多,若算上後方死在補給線上的民眾,這個數字恐怕更為驚人!

徵高麗、討契丹、攻佔城,宴突厥,經西域,撫流求(今臺灣),開運河,營東都,煬帝一出手,天下抖三抖。平心而論,作為一代帝王,他既有戰略眼光,能力亦不遜色。然而,天下民力,不過是隋煬帝自嗨自炫的舞臺。民力耗盡,舞臺崩塌,他也終於嗨不動了。

臥龍躍馬終黃土,一將成名萬骨枯,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涿郡留守,隋煬大業,終究沒能逃過焦土的命運。

唐代的北京,時而稱幽州,時而稱范陽郡。唐玄宗設十大節度經略使,其中范陽節度使的會府(治所)就設於此。范陽統軍9萬餘,是十鎮裡兵力最盛者。天寶年間的范陽節度使,是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統兵18萬餘的安祿山。

天寶十一載(752)十月,一位仙風道骨的中年奇士,拒絕了妻子的挽留,應朋友之邀,來到范陽找工作。然而,他此行卻兇險異常,因為他還有另一個目的:“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恥作易水別,臨歧淚滂沱”。

這個“恥作易水別”的壯士,不是荊軻,而是李白。

九年前,李白被唐玄宗“賜金還山”,但他仍不死心,孤身入范陽,想在邊郡立功求名。誰曾想安祿山的虎狼之師,讓他突然意識到天下將亂。只是面對李唐大廈將傾,李白卻無能為力。他除了一支筆和一腔熱血,什麼也沒有,沒有兵,沒有官,甚至連個可以彙報的領導都沒有。

從相容幷包到至高無上,這座城市就是一部帝國史

安祿山“漁陽鼙鼓動地來”

“攬涕黃金臺,呼天哭昭王。”黃金臺雖在,但燕昭王早已作古。長安城裡的唐玄宗,志得意滿,早已聽不進任何勸言。

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反,大唐盛世戛然而止。

晉永和八年(352),前燕主、鮮卑人慕容儁遷都薊縣,正式稱帝,建元元璽。這是帝制時代,北京成為首都的開始。這也意味著,北京成為國都,從一開始,就與北方的少數民族息息相關。

天寶十五載(756),叛亂的胡人安祿山稱帝,國號燕,以范陽為東都。

七年後,安史之亂被唐朝平定,但盧龍節度使(即范陽節度使)依舊割據一方。五代初年,盧龍節度使劉守光稱帝,建立燕國,以幽州為都,僅僅兩年後就被晉王李存勖(後唐莊宗)所滅。

後唐末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割讓幽薊十六州,以此換來了後晉的江山。此後的400多年裡,幽州城再沒有被漢人真正掌控過,這也成為中原人民心裡一道永遠的疤。

幽州為十六州首鎮,因而在會同元年(938),遼太宗耶律德光甫一得到幽州,便升之為南京幽都府。此後,幽都府又改名析津府。遼南京是遼朝在漢地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遼朝號稱有五京,而真正繁榮者惟析津一京而已。

從相容幷包到至高無上,這座城市就是一部帝國史

今日北京為大遼五京之南京

遼南京仍以今廣安門一帶為中心,現在廣安門內港中旅大廈西側,南線閣街路口,有一座遼燕角樓故址碑。此地曾建有南京子城(皇城,位於遼南京城西南)東北隅角樓。燕角諧音為煙閣、線閣,南線閣街、北線閣街之名就是因此而得。

遼朝末年,女真領袖完顏阿骨打起兵建立金朝。在金軍咄咄逼人的攻勢下,遼天祚帝一度逃到南京避難,不久又從居庸關出逃。南京的遼人遂擁立耶律淳為帝,建立北遼,旋即滅亡。

到了金天會三年(1125),遼朝被金朝所滅,北宋從金人手裡買回來的燕京也再度被金朝搶奪而去。貞元元年(1153),金海陵王完顏亮遷都燕京,改稱中都大興府,金朝加速漢化。

金中都在遼南京的基礎上,向東、南、西三個方向繼續擴建。雖然中都早已不見蹤跡,但現在的北京城裡,到處可見它的影子。

如今,北京正在麗澤橋附近興建的麗澤商務區,便得名於金中都西南的麗澤門。北海公園的瓊華島(白塔山)、永定河上的盧溝橋,均始建於金代。名揚四海的“燕京八景”,更是最早於金代著稱。

金宣宗貞祐三年(1215),蒙古攻克中都,改名燕京,不久又設立燕京行省。和當年的契丹人、女真人一樣,因為燕京是陰山南北的交通樞紐,經濟文化繁榮,蒙古人也將這裡作為經略漢地的大本營。

常年經營漢地的忽必烈在稱汗後,於中統五年(1264)恢復中都大興府的名號。然而,金中都荒廢已久,格局已亂,再難復舊。忽必烈遂醞釀修建新城。在劉秉忠的設計規劃下,一座以瓊華島為中心的新城,在至元九年(1272)橫空出世。忽必烈將之命名為“大都”。

今日北京城的格局,在元大都時就已形成。著名的中軸線,由劉秉忠和他的學生郭守敬主持修建。這條中軸線貫穿京城南北,是北京城的重要標誌。不過,中軸線並非正南正北,而是略向西北偏移,遙指蒙古人在草原上的都城——元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

從相容幷包到至高無上,這座城市就是一部帝國史

元大都最高點——白塔寺

元大都的城牆由土夯成,至今仍有多處遺址。城四隅有高大的角樓,現在建國門附近的古觀象臺,就是元大都東南角樓所在地。

大都城中有兩片水域,南邊的稱為“太液池”,就是如今的北海和中南海。皇城宮殿環繞太液池而建,湖泊東岸為“大內”,是明清紫禁城、今天故宮的前身。宮城東面為太廟,西面為社稷壇;皇城之外,北面鐘樓、鼓樓地區是城中最繁華的商業區,完全符合《周禮·考工記》“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要求。這一佈局,至明清亦未改變。

明清紫禁城

鐘鼓樓地區之所以繁華,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它緊挨著大都城內的另一片水域——海子。海子就是現在的前海、後海和西海(積水潭),但面積要大得多。元代開通京杭大運河,北邊通惠河段的終點就是大都城內的海子,江南的物資可直入大都鐘鼓樓的集市,也就難怪這裡會商旅不絕了。

大都城內的居民區被分為50坊,地下有發達的排水系統,地上的街道經過嚴格規劃,標準統一,排列整齊。當時的巷道稱作“火巷”“衖同”,大約相當於今天的衚衕。北京的衚衕文化、四合院文化,都是從此發揚光大的。一般認為,“衚衕”是蒙古語“gudum”的音譯,本意為水井。

元大都氣勢雄偉,規模宏大,人口約四五十萬,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在這座城市裡,佛教徒、道教徒、基督徒、穆斯林同登廟堂,在大汗面前自由辯論;高麗商人挑剔地尋找著歐洲商品,波斯商人則在跟中國的絲綢老闆討價還價;阿拉伯人乘船自海上而來,中國人已經帶上自己的馬隊沿官道西向。

在中國帝制時代,曾經有兩次引領全球化的機會。一次由兼任“天可汗”的唐朝皇帝完成,另一次則由兼任元朝皇帝的蒙古大汗主導。

13-14世紀,蒙古人控制了歐亞大陸的絕大部分,依靠發達的驛站網路和海洋航路,首次將傳統世界連為一體。西方人仰慕地把大都稱為“汗八里”。一個以大都為國際中心的全球視野的帝國,正在呼之欲出。

可惜的是,蒙古人並沒有把握住機會。蒙古人懂得開放,卻缺乏尊重,固執偏見。在元朝境內,民族壓迫並未停止。粗獷式的管理,將帝國推向崩潰。

一個不懂得尊重文化和民眾的王朝,必然不會持久。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順帝被明軍趕出北京城。

明軍大將徐達攻佔大都後,將其改名為北平府。元大都北城牆向南縮了約2。5公里,後來南城牆又向南推了約1公里。嘉靖年間,為了增強防禦,在嚴嵩的建議下,北京加築外城,後因經費緊張,只修了部分。北京城便形成後來的“凸”型,大體與今日二環路重合。

明成祖朱棣篡位後,將北平改名北京,並於永樂十九年(1421)正式遷都於此,徹底甩開了南京的遺臣,回到了自己的老巢。

從相容幷包到至高無上,這座城市就是一部帝國史

朱棣算是不錯的軍事統帥,他坐鎮北京,防範蒙古,並不是什麼問題。但是他的後代卻因此壓力山大。土木之變、庚戌之變、己巳之變,蒙古人和滿洲人一次次打到家門口,政治中心被推上戰火前線,帝國越發岌岌可危。

唯一能讓皇帝安心的,就只有拼命攬權。皇帝只想放飛自我,大臣卻想讓皇帝成為道德標本。皇帝只想放縱人性,大臣卻要皇帝抹殺人性。於是,司禮監與內閣大打出手,用完太監就直接廢掉,不爽士大夫就扒褲子打屁股。皇帝躲在深宮裡看熱鬧,卻發現深宮大院,擋住了極目遠眺。

從相容幷包到至高無上,這座城市就是一部帝國史

廷杖是明朝最可恥的惡政

我想住在故宮裡的皇帝們,大抵也不會太痛快,不然明武宗何必整天往外跑?皇帝為了得到更加肆無忌憚的皇權,被皇權逼進了死衚衕;被逼瘋的皇帝,又帶著整個帝國走向瘋狂。

嘉靖四十一年(1562),紫禁城主殿奉天殿改名皇極殿。皇極,皇權至極。

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滅亡;同年清軍入關,北京城再度易主,成為清朝首都。第二年,皇極殿便改名太和殿。

但是,清朝執政者多爾袞並不懂“和而不同”的道理。在“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之後,在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之後,萬馬齊喑,倒真是一團和氣!

至此,再沒人能夠阻止皇權氾濫,清朝皇帝成功放飛自我。廢黜宰相後的秘書機構內閣,已經不能滿足皇帝的需求。由內閣而南書房,而軍機處,國家的大臣,淪為了皇帝的奴才。

紫禁城的紅宮牆,再也關不住皇帝了。順治帝住西苑和南苑,康熙帝住暢春園,雍正帝以後的皇帝,更是全年幾乎3/4的時間裡泡在圓明園。

雍、乾、嘉、道、鹹,每位皇帝在任內的一項重大任務,就是花巨資修圓明園。乃至於同治時期,圓明園已被燒燬,也依然嚷著要重修;甲午戰爭在即,慈禧太后也依然要修頤和園。“正大光明”取代了太和殿,“九州清晏”取代了乾清宮,香山、玉泉山、萬壽山,圓明園、清漪園(頤和園)、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取代了紫禁城。

客觀來說,三山五園的藝術水平已經登峰造極,尤其是“萬園之園”圓明園,平地起園,水網漣漪,借西山成景,詩意盎然。

時至今日,無論是翻開清代的《圓明園四十景圖》,還是去觀看紀錄片《圓明園》或清規院復原的圓明園3D效果圖,哪怕只是去圓明園遺址公園看一下復原沙盤,都會被那雄偉壯麗與詩情畫意震撼。

1861年11月25日,雨果曾寫道:

請您用大理石、漢白玉、青銅和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綢緞,綴滿寶石。

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後宮,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黃金,施以脂粉。

請詩人出身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

請您想象一個人類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宮殿,是神廟。

今日的圓明園遺址只有三座園子,而圓明園全盛時期卻有五座。沒有人知道,清朝皇帝修建和維護這些園子,一共花了多少銀子,用了多少人力物力。

乾隆十二年(1747),皇帝從傳教士帶來的西洋畫冊中,看到了西方的噴泉(水法),大為喜愛,於是命法國傳教士蔣友仁在圓明園中仿建,這就是現在以“大水法”聞名的西洋樓景區。

西洋樓裡規模最大的是海晏堂,樓前建有一座精巧的“水鍾”。水鍾由十二生肖動物組成,代表12個時辰。著名的十二獸首銅像其實就是水鐘的12個噴嘴。每個時辰,相對應的動物都會自動噴水。正午時分,12只動物則會同時噴水。

這些噴泉有一套複雜的水動力系統。其實早在明末,這套機械技術就經義大利傳教士熊三拔口述,由徐光啟記錄在《泰西水法》一書中,其中大部分又被徐光啟收入了《農政全書》,乾隆時期又被收入了《四庫全書》。可惜,這些內容鮮有人問津。乾隆三十九年(1774),蔣友仁去世。大清朝再無人會操作龍尾車。每逢皇帝遊園開放噴泉時,只能靠人工提水向蓄水池內注水。

從相容幷包到至高無上,這座城市就是一部帝國史

圓明園海晏堂

皇帝並不排斥享受西方文化,只排斥其對皇權的威脅

與宮牆高築的圓明園不同,頤和園的前身清漪園三面不設圍牆。這並不是什麼與民同樂的舉措,而只是為了帝王欣賞美景。拆牆拆掉的並不是皇權,而是阻擋皇權肆虐的最後屏障。據《清宮頤和園檔案》記載,乾隆四十五年(1780)有個叫侯義公的老百姓喝高了,誤闖清漪園。乾隆皇帝大發雷霆,勒令有關部門嚴加審訊。侯義公被嚴刑拷打,最後發配黑龍江為奴。

估計乾隆皇帝刻意忘記了,建清漪園的銀子是從哪兒來的。

這也就難怪,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一幫麻木的老百姓會當帶路黨;也難怪清末民初的圓明園廢墟,會遭到上至官員、下至百姓的哄搶。

他們不過是拿回他們應得的。

1914年,頤和園開始對社會開放。

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並對社會開放。

1976年,圓明園管理處成立,遺址保護工作走上正軌。

北京城,翻開了新的一頁。

參考文獻

王光鎬:《人類文明的聖殿:北京》(上冊)。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4。9

曹子西 主編:《北京通史·遠古至魏晉北朝卷》。 北京:中國書店,1994。10

彭華:《燕國八百年》。 北京:中華書局,2018。7

神穆德 撰;釋義庵 續撰:《潭柘山岫雲寺志》。// 杜潔祥 主編《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第44-1冊)。臺北:明文書局,1980。1

施和金:《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4

陸冰:《唐代留守研究》。 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5

周勳初:《李白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10

瞿蛻園 朱金城 校注:《李白集校注》(全四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

陳磊:《李白的家世與幽州之行》。// 達力扎布 主編《中國邊疆民族研究》(第四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1

餘蔚:《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遼金卷》。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5

曹子西 主編:《北京通史·元代卷》。 北京:中國書店,1994。10

中國圓明園學會 主編:《圓明園》(全五冊)。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10

趙微 主編;金明哲 副主編:《頤和園》。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1。1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