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唐詩中的冬夜,不合常理,卻給後人留下了一幅金戈雪夜的歷史畫卷

作者:由 琴棋書畫詩酒花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9-30

欲將輕騎逐中的逐指什麼

1966年,中國科學院有人問華羅庚:“有些方法,外國有人說它對,中國就有人跟著說對,你為什麼能看出他的毛病呢?”華羅庚便寫下了《塞下曲質疑》一詩作為回答:

北方大雪時,群雁已南歸。

月黑天高處,怎得見雁飛?

唐詩中的冬夜,不合常理,卻給後人留下了一幅金戈雪夜的歷史畫卷

有人說,華羅庚對《塞下曲》提出自己的質疑,動搖了盧綸《塞下曲》這首詩流傳千年的基礎。

實則不然,這首詩只有短短20個字,卻飽含了大量的資訊,激發讀者產生無窮的想象。作者並沒有直接描寫戰鬥的場面,但透過讀詩,完全可以透過領悟詩意和豐富想象,繪出一幅金戈鐵馬的戰爭畫圖來。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氛圍。

也就是說,這首詩勝在意境,而非對客觀事物的描繪。那麼盧綸的原詩怎麼寫的呢?請看: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唐詩中的冬夜,不合常理,卻給後人留下了一幅金戈雪夜的歷史畫卷

那是一個怎樣的冬夜呢?漆黑的夜空中飄灑著漫天的大雪,亮晃晃的鋼刀伴著雪花飛舞,馬蹄在雪地中急馳,西風裹夾著雪花在夜空中長嘯不已,驚鴻一瞥的大雁似乎是倒掛在夜空中的剪影…

這是一幅非常動人的畫圖:在靜謐中蘊藏著吶喊,在昏暗中醞釀著閃電。雖然是在漆黑的夜間,勇士們被白雪勾畫出的英姿仍然是“煥爾觸目”。從這首詩看來,盧綸是很善於捕捉形象、捕捉時機的。他不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藝術效果的時刻加以表現。詩人不寫軍隊如何出擊,也不告訴讀者追上敵人沒有,他只描繪一個準備追擊的場面,就把當時的氣氛情緒有力地烘托出來了。“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並不是戰鬥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時刻。這個時刻,猶如箭在弦上,將發未發,最有吸引人的力量。雖然沒有把結果交代出來,但唯其如此,才更富有啟發性,更能引逗讀者的聯想和想象,

唐詩中的冬夜,不合常理,卻給後人留下了一幅金戈雪夜的歷史畫卷

那一夜,彰顯了冬花雪夜的壯美,那一夜,給後人留下了一幅金戈雪夜的歷史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