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靜太妃養育咸豐帝15年,一言不慎生芥蒂,太后被降格的背後

作者:由 春秋硯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12-06

汝何博爾而好修兮怎麼讀

道光二十年(1840年)四月二十五日,對於靜貴妃博爾濟吉特氏是個特別值得紀念的日子,

她被晉封為皇貴妃

。早些時候,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病逝,後宮無主,道光帝冊封其為皇貴妃,總攝後宮。同時,皇帝將先皇后的兒子奕詝交給她撫養,加上自己的孩子奕訢,膝下一下子就有了2個皇子,這一年,博爾濟吉特氏28歲。

靜太妃養育咸豐帝15年,一言不慎生芥蒂,太后被降格的背後

皇貴妃相當於副後

一、可望不可及的後位

前皇后鈕祜祿氏是博爾濟吉特氏的榜樣,但又是難以企及的模板。她在心中也曾與先皇后比較:

1、起點低一級

鈕祜祿氏的父親頤齡是蘇州府駐防將軍,從一品,她一進宮就封為全嬪。博爾濟吉特氏的父親是刑部員外郎花良阿,從五品,進宮時被封靜貴人。應該說靜貴人的起點已經很高了,

全嬪則應是例外,那是被道光帝一見鍾情的加持

2、升速對比

入宮後,全嬪第2年升妃,第3年升貴妃;靜貴人稍遜一籌,第2年升嬪、第3年升妃,第8年升貴妃。貴妃是正常狀態可能升遷的最高階了,從入宮到升為貴妃,鈕祜祿氏用時3年,博爾濟吉特氏用時8年,雖然不如前者,但其

升遷之快

,在後宮中不知要羨慕死多少人。潛邸時就是側福晉的那拉氏,最高的封號是和妃,同樣是潛邸舊人的富察氏,一輩子只熬成恬嬪。

靜太妃養育咸豐帝15年,一言不慎生芥蒂,太后被降格的背後

奕詝交給皇貴妃撫養

3、皇貴妃的前面是皇后

按清朝的慣例,皇后健在時一般不立皇貴妃。

皇貴妃的地位相當於副後

,距離皇后寶座只差一步,而那個位置無疑是後宮女子夢寐以求的。

1833年,孝慎成皇后佟佳氏病逝,全貴妃晉封皇貴妃,攝六宮事。

僅過一年

就被冊封為皇后。

1840年,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病故,靜貴妃晉封皇貴妃,掌管六宮。她將後宮打理的井井有條,盡心地撫養先皇后的兒子,與自己的兒子同樣的盡心,甚至外人看來,對奕詝的關愛還要超過了奕訢。

過了一年,道光帝沒有封后,她耐心地等待。又過了一年,再過一年……,

她不敢對皇帝提起,生怕打碎了觸手可及的希望

二、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皇帝不提封后之事,博爾濟吉特氏的希望只能寄託在了兒子身上。當道光65歲謀立太子時,可能的人選只有皇貴妃撫養的奕詝、奕訢,其他的皇子年幼,自動退出了競爭。而

親兒子奕訢明顯勝出奕詝一籌

1、身體上

,奕詝體弱多病,靜皇貴妃因而要花很大的精力盡心照料,當然,這也拉近了她與奕詝的感情;而奕訢則相貌堂堂、身體健碩。

靜太妃養育咸豐帝15年,一言不慎生芥蒂,太后被降格的背後

奕訢文武雙全,卻在皇位競爭中失敗

2、知識上

,奕詝兢兢業業跟隨師傅杜受田學習,但同奕訢相比,後者天資聰穎,頗有才氣,書文俱佳。

3、武功上

,奕訢的武藝、騎射更是奕詝無法比擬的。

正因為皇貴妃的親兒子奕訢表現出來的素質明顯超過奕詝,又深受道光帝的喜愛,博爾濟吉特氏很沉得住氣。畢竟如果奕訢即位,跑不了母親的太后之位。

三、虛無縹緲的榮升路

1850年,道光去世。此時的博爾濟吉特氏當皇貴妃已經10年了,但就是沒能更進一步。更出乎預料的是,不被其看好的奕詝被道光帝選中,成為了皇帝。至此,

皇貴妃榮升為太后的兩條路都中斷了

新登基的咸豐帝,沒有忘記自己的養母,對15年的養育之情他是很感恩的。

奕詝尊博爾濟吉特氏為康慈皇貴太妃,並將其奉養於綺春園。

綺春園是先帝奉養皇太后的居所,咸豐以對待皇太后的禮節侍奉皇太妃,實際上已將其視作太后,只是在名份上差了一級。

靜太妃養育咸豐帝15年,一言不慎生芥蒂,太后被降格的背後

皇貴妃沒等來冊封皇后

之所以不能給皇貴太妃以太后之名,很大程度上有兩個原因:

1、就是先皇的意願不能冒然忤逆

。道光沒有再立皇后,極大的可能是對其生母前皇后的感情不能忘懷,所以才會多年來虛位以待,聊作慰藉。才一登基就不顧已故父皇的執念,未免有損孝道。

2、則是那個能幹的弟弟奕訢

、大名鼎鼎的恭親王。咸豐不能不防備奕訢做大,雖然曾經是好兄弟,但面對皇權保持一定的警惕,也是必要的長久之道。

四、一言不慎生芥蒂

咸豐將康慈皇貴太妃的生辰定名為“

慈壽節

”,年年慶祝;一旦皇貴太妃身體不佳,必探病問安。他曾在上諭中提起:“

朕在沖齡,仰蒙康慈皇貴太妃撫育深恩

”。但是,一次意外的經歷,讓咸豐的心裡蒙上了些許陰影。

晚清名士王闓運《祺祥故事》曾記載:一天恭親王探望皇貴太妃離開後,咸豐帝緊接著前來問安。恰逢太妃休息,咸豐怕吵醒太妃,沒讓宮人通報。

太妃面向內躺在床上,看到床前人影,以為恭親王還未離開,就開口說道:“汝何尚在此?我所有盡與汝矣!他性情不易知,勿生嫌疑也。”

當皇貴太妃發現是皇帝時,話已出口收不回來了。

咸豐由此認知,自己畢竟比不得恭親王,不是親生的。

只是身在皇家,誰又能不自覺地遵守某些約定俗成的慣例呢。尋常人心尚不可考驗,更何況是帝王之心?

咸豐在感慨親疏有別之餘,也應該感受到了養母的體貼之意吧

靜太妃養育咸豐帝15年,一言不慎生芥蒂,太后被降格的背後

咸豐感到了傷害,但並未遷怒

五、有些點貓膩的“太后”

太后的封號還有望麼?這一問號壓在皇貴太妃心裡,

漸成心病

,身體也開始亮起了黃燈。咸豐5年(1855年),皇貴太妃病重。咸豐當然也知道養母的心事,為了沖喜,

七月初一,咸豐帝尊康慈皇貴太妃為康慈皇太后。

當太后得知訊息的時候,應該是感覺到了圓滿的滿足。她得到了太后的身份,家族也因而抬旗,成為八旗正黃旗。

七月初九,太后薨

。從皇貴妃到皇太后,

15年的追夢歷程,9天的心想事成。

最值得她欣慰的是,曾經以為的芥蒂沒有使母子離心,他終究是記得那些年的真心厚意。

不過,

咸豐帝給她身後的規格降了級。

在她的諡號“孝靜康慈弼天撫聖皇后”中,沒有先皇的“成”字,且神位不祔太廟;她的陵寢上也沒按祖制單建後陵,而是改建了慕陵妃園寢,在妃寢中獨立出一塊安葬康慈皇太后。

沒有正常太后的待遇,這件事情也不能怪皇帝。

咸豐應是在按先父遺願行事。

道光帝生前不立靜皇貴妃為後,而且,特意在妃寢中為皇貴妃單獨設計、建造了墓穴。博爾濟吉特氏死後將入妃寢,道光帝處處明確了不立其為後的態度。

咸豐的做法,是

在父親的決定與養母的願望上做了折中

:即使道光帝的意願得到貫徹,葬於妃園,也使養母願望得以實現,成為皇后。

靜太妃養育咸豐帝15年,一言不慎生芥蒂,太后被降格的背後

皇太妃得償所願

結語:

當為皇貴妃時,博爾濟吉特氏掌握後宮,有皇后之實而無皇后之名;等到了皇太貴妃,她又是有太后之實而無太后之名。

她多麼想跨過這一步

,偏偏自己什麼都不能做,也什麼都做不了!

咸豐帝在整個事情上,既要孝順亡父,又要成全養母,還要防備弟弟恭親王,因而折中出“康慈皇太后”,原妃陵的綠琉璃瓦改為黃琉璃瓦、加建神廚庫,妃園寢改名為慕東陵。

咸豐得以既遵從了父皇的意願,又成全了養母的心願。

解決方案堪稱完美!後續還有個收尾:太后的葬禮剛辦完,恭親王立刻被剝奪了實權。同治元年(1862年),慈禧太后當政初期,為了拉攏恭親王,其被降格的太后母親在離世7年後,

終於完成了太后之路

,諡號完善為“孝靜康慈懿昭端惠弼天撫聖成皇后”,神位升祔太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