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子路②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作者:由 虛空濟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12-09

爾可以造什麼句

子路第十三②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子路②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

仲弓,冉雍。孔門十哲,以德行著稱的。冉雍曾經為季氏宰,只做了三個月。為什麼做三個月呢?言不能盡聽,諫不能盡行,這是他不做的原因。我的諫言,我的理想,我的想法,季氏不能盡聽盡行,冉雍就選擇不做了。

所以冉雍和冉求為人是不同的,冉求是以政事著稱,他的技能、才能更好。但冉雍不是,冉雍是他的德行更好,冉雍主張以德化民,居敬以行簡。我做任何事情,心中都要懷著敬意,懷著敬畏之心,我如何去管理民眾呢?是以德化人的,我不提倡管。但是我要以德行去做事情,去化育百姓,化育人民。所以從他的出發點,他的行為都是以德為根基的,故而以德行著稱。

“仲弓為季氏宰”,這個時候他還在為季氏宰的時候,問了孔夫子一個問題,“問政”,如何去治理政事?孔夫子在這裡講了九個字,這九個字呢,三個方法,也是一個次第,一個順序。

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第一個步驟尤為重要:先有司,何為司呢?崗位、職務、分工、制度都稱為司。

“先有司”,先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要有崗位分配,要有分工的流程。

《中庸》講:“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天地各遵其位,萬物自然生育,自然發育,自然成長,天該颳風的時候颳風,該下雨的時候下雨,該出太陽的時候出太陽,該出月亮的時候出月亮。

如果該颳風的時候不颳風,萬物不生。如果該下雨的時候不下雨,莊稼就會枯萎。如果該出太陽的時候不出太陽,萬物沒有光照,也無法生長。如果沒有黑夜,沒有月亮的出現,一直有光照,人和作物、萬物都會變得枯死。我們晚上是用來休養生息的。所以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天地各遵其位,各行其道,萬物自然發育成長。

那我們看“先有司”,是不是一樣的,我們說一個團隊,一個企業,先有司,各行其位,自行運轉,它是一個良性發展的。

那你再看一個家庭也是一樣的,做丈夫的有做丈夫的位置和樣子,做妻子的有妻子的位置和樣子,做老人的有老人的位置,做孩子的有孩子的位置。這個時候一個家庭才是和睦美滿的,如果我們都越了位,不懂得做自己位置該做的事情,就會出現一片混亂,沒有秩序。

我們在一個企業當中,總經理做總經理的事情,高管做高管的事情,主管做主管的事情,員工做員工的事情,銷售做銷售的事情,財務做財務的事情,這個就叫司。這個“司”包含了很多的範疇,崗位的制定,崗位的分配,人員的分工,每個位置的制定,這個司它是一個概念。

那崗位是如何制定出來的呢?按照當下,按照不同階段的需求,所制定出來的。比如說我們一開始幾個人的團隊,沒有那麼多的崗位,但是隨著發展壯大的不斷的需要,就有了更多的崗位,更多的位置,更多的分工,更多的人員和物資的調配,這都是司。

那我們回頭再來看孔夫子和冉雍的對話。冉雍說如何為政?孔夫子說:“先有司”,先

到那個

地方,根據那裡的情況和需求,制定崗位責任和人員的分配。當有了一套完整的系統,就會有秩序,自然會自己運轉。

就像我們國家同樣的一個道理。做醫生的去做醫生該做的事情;做老師的去教育學生;做商業的去創造價值;做工人的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每個人都做好自己本位該做的事情,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就是自然運轉的。它有次第,它有順序。

所以講“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那我們需要做的是讓每個人,每個萬物,安住在自己的

那個位置

當中。那麼如何才能安住在那個位置上呢?就需要領導者去

制定位置

,也就是這裡的先有司。

“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有了制度,有了分配,有了秩序,那接下來就是如何去管理,如何去運營的過程。“赦小過”,小的過錯我們要懂得赦免,不要去在意小的過錯。如果一個從政者,一個領導者,每天盯著都是小的過錯,這個時候難以服眾。

何為小的過錯呢?我們來舉幾個例子,比如說一個員工他某一件事情沒做好,這是技能問題,這是你能力問題,這都是小過。

那什麼是大過呢?我們學習儒家的文化,儒家以仁德為根基,以忠信為根基,如果沒有仁,沒有德,他是有惡念的,這是大過,這是原則性問題,絕不允許。所以我們要正一個人的心,修一個人的身,這是大的問題,除了這些大的問題以外,他可以犯錯誤,可以有技能上的不足,這都是小過,我們可以去赦免,可以去引導。

那我們再看一個家庭當中,是不是一樣的,要懂得赦小過。如果不是大的原則性的問題,不值得爭吵,不要去盯著一些小的事情,而在生活當中我們恰恰相反,總是盯著愛人、盯著孩子小的過錯不放。

比如說今天他說的話語氣不好聽了,今天晚回家,今天作業沒寫好,今天調皮了,那我們爭的都是這些小過,這些小過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生怨恨之心。

所以無論在生活當中,或者在管理一個企業,帶領一個團隊,我們都要明白這個道理,不要去在意那些小的過錯,我們要懂得以德服人,我們去在意那些重要的原則性的問題,至於那些小的過錯,得過且過。

得過且過之後怎麼辦呢?並不是不管,孔夫子講的第三個步驟:“舉賢才”。也就是我們每天講的,“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有一些人有小過錯怎麼辦呢?很簡單,我們舉直,舉那些賢德的人,舉那些中正之人,舉那些忠信之人,舉那些在做事情積極向上的陽光之人。

這個時候,我們舉賢才,舉正直的人,有小過錯的人,自然就會跟著學習,跟著效仿,君子有絜矩之道。當我們在舉直,別人就會效仿,“君子之德如風,小人之德如草”,草是隨風動的。所以只要懂得舉賢才,舉正直的人,坐在該做的位置上,有小過的人,自然就會去改正。

那我們看看在生活當中,是不是一樣的道理,比如說孩子有一些小的過錯,我們要懂得舉直,我們舉正確的文化,舉正確的教育方式,我們自己以身作則,這都是在舉直,他這些小的過錯,自然就會被改變。所以我們很輕易的就可以化解一個團隊,和一個家庭當中的問題。

曰:焉知賢才而舉之,

這個時候冉雍聽明白了,我知道老師所講的意思了,我怎麼能知道什麼樣的人是賢才呢?我要如何去舉賢才啊。

曰,舉爾所知,

爾,是你的意思。孔夫子說了,舉你所知道的就可以了。那我們就來思考這句話,一個人去從政,或者說到了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我們做事情,我們帶領一個團隊,如何舉賢才啊?舉我們自己知道的。

我們再來體會,

什麼叫做自己知道的呢?就是他的才能已經顯現出來的,我們自然知道誰有才能去舉他。那有沒

有可能說,這個人有才能沒有顯現出來呢,有可能。還沒有顯現出來,就說明還不到舉賢才的時候。我們只舉那些,當下已經看到的就可以了。

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至於那些你還不知道的人才,別人也不會埋沒了他的。一個人如果有才華,如果有才能,在一個團隊當中,甚至在一個社會,在一個國家當中,一定不會被埋沒,必然會被人看到的,只不過我們當下有可能沒看到而已,但不代表未來他還會依然被埋沒。

所以舉賢才這件事情很簡單,孔夫子給了我們兩句話:第一句話,舉你現在所能看到的人才就可以了。第二句話:他的才能,如果還沒有被髮掘,只要他是真的有才能,一定會被其他人看到,也必然會被我們看到,那個時候再舉也不遲。

那這裡我們要延伸出來兩個角度,第一個角度:我們學習了儒家文化,我們要懂得舉賢才,要有識人之能,要有識人之智,要有識人的思維,我們要懂得主動去發現人才。看看哪些人是賢德的,看看哪些人身上是有什麼樣的優點的,我們可以舉薦給公司,舉薦給我們的團隊,舉薦給我們身邊的人,讓他自己得以發揮,這也是在明德和親民。

我們“舉賢才”的時候,就是在親民,在幫助這個人,同時也是在明我們自己的德,一個人是有德行的,是有包容之心的,才可能去舉賢才,所以我們懂得修身,你舉賢才就是在明德和親民,就是在止於至善。

我們再講第二個角度:如果我們自身是有某些優點,某些長處,是有才華的,我們自己要懂顯現自己。那麼如何去顯現自己呢?無需刻意去彰顯,行之以忠就可以了。

比如說我們在一個團隊當中,做一件事情,就這四個字,“行之以忠”,我認真盡心盡

力的做

好當下這件事情,只要你行之以忠做好當下的任何一件事情,一定會被別人看到你的才華,看到你的賢能,自然也就會被推舉。

所以我們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彰顯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我們只要踏踏實實的行之以忠,把手裡的任意一件事情做好,一定會被發現。

這一講我們再來做個總結:冉雍問政。孔夫子講了九個字:“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重點又講到了舉賢才,如何去舉賢才呢?其實很簡單,我們只要有舉賢才的意識,就可以了。我們有這樣的想法,懂得去舉賢才,舉直的重要性,懂得嘉善的重要性。

當我們有了這樣的思維,就會舉我們自己看到的,所知道的賢才。至於那些不知道的賢才,也很簡單,因為我沒有這樣的思維,就會帶動這樣的風氣,自然有一些賢能的人,就會顯露他自己的才華,如此就可以做到舉賢才。

當我們舉賢才,這就是在身教,我們舉的那些人,他是直的,他是賢能的,是有才華的,自然地

去影響那些有小過之人,影響那些做事情不積極的人。所以我們要懂得,這裡舉的重要性,舉是有主動性的,是我們主動

積極地想要去做這件事情的。

那這個舉字再延伸到生活當中,也是一樣的。比如說我們教育孩子,要注重這一個舉字,我們想培養孩子哪方面的能力,我們就要去舉這方面的知識、文化和道理。

我們想要舉和愛人之間的某種關係和情感,那這個時候我們就要主動地,積極地去經營和創造。那我們自己想要學習哪方面的知識,我們也要主動地舉,主動地去尋求,主動地去尋找。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整個是積極面對問題的,積極向上的,這一個“舉”字,可以在我們生活當中處處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