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為什麼“社群團購”做不下去了?

作者:由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12-11

怎樣做社群團夠

京喜拼拼、橙心優選等社群團購平臺的關閉,也預示著“熱鬧一時”的社群團購基本“告一段落”。那麼,為什麼“社群團購”做不下去了?對此,本文總結了“社群團購”失敗的三個原因,推薦對社群團購感興趣的小夥伴閱讀。

為什麼“社群團購”做不下去了?

隨著京喜拼拼、橙心優選等平臺的關閉,“熱鬧一時”的社群團購基本“告一段落”。

為什麼社群團購做不下去了?

為什麼曾經的“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投入了那麼大的資源最終還是沒有做成?

為什麼燒掉了那麼多的錢,最終還是沒有成功?

為什麼曾經做到了幾億的使用者,GMV也曾經做到了幾十億、甚至百億的規模還是做不下去了?

失敗了,關鍵是要回過頭來好好總結一下失敗的原因,避免以後再犯相同的錯誤。

看看這幾年一些平臺、一些企業,特別是一些打著網際網路基因的企業,所做的零售創新失敗的太多了:無人店、無人架,B2B,社群拼團等等等等。

有些失敗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比如像無人架,這個東西如果有一點零售經驗,是完全可以去避免犯這樣的低階錯誤的。

一個架可以賣貨,但是這樣的一個“簡單”的架,一個點位的銷售產出能有多少?每日幾十元、上百元?這麼低的點位產出所產生的的點位收益,如何能夠維持對這個點位的運維成本?

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的初級錯誤。我們來總結一下“社群團購”的失敗原因。

一、從手段角度看社群團購

首先,我們先從手段這個角度看一下社群團購:

社群團購可以成為一個賣貨的手段。

我們知道,有人的地方就可以賣貨。在早的時候,集市可以賣貨,走街串巷、提籃小賣可以賣貨;再以後在有人的地方開一個店、開個超市可以賣貨;再以後有了網際網路,玩網際網路的人越來越多,就有了電商可以賣貨。

這幾年,有了微信這樣的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社交平臺,並且玩微信這樣的移動社交平臺方式的人越來越多,因此,基於微信這樣的社群零售就產生了。最早是微商,這幾年產生了社群團購等一些社群零售形式。

所以,基於移動社交方式的發展,產生一種對應傳統到店零售、電商零售的新零售形式–社群零售,這是一種環境發展的必然。

那麼,這種社群零售形式他到底會有多大的市場發展價值與商業空間?關鍵要看人們對這種移動社群社交方式的依賴程度。如果人們高度依賴這種移動社群社交方式,那他必然會有極高的商業價值和零售空間,如果他是人們日常線下社交的一種補充,那他只會具備一定的零售商業價值。

目前看,這種移動社交方式,他只是人們整個社交的組成部分之一,不會成為人們社交的全部。因此,基於移動社交產生的社群零售他只是會具備“一定”的商業價值。

我們把他放到整個零售市場當中看。現階段,整個的零售市場已經形成到店零售、電商零售、社群零售三個領域。但是,整個零售市場的主體是前兩者,社群零售在目前時期,只能是整個零售市場的一種補充形式。

雖然只是一種補充形式,那麼社群零售到底應該不應該做?應該誰來做?應該怎麼做?

答案是——應該做!應該是目前已經具備一定商業零售條件基礎,然後藉助這種新的社群零售形式做一些新的市場拓展,做一點新的市場增量的主體來做,是比較合適的。

譬如現在做零售店的人,做經銷商的等等。因為這些市場主體他具有現成的一些商業資源,譬如商品,他可以用社群方式去做更好的顧客連結、產品推廣,去更方便的便利顧客購買。

最佳的做社群零售的方式是+,店+群、經銷商+群等。所以,前幾年一直的積極推動店+群,經銷商+群等等。今天,還是要積極的推動零售店要+群,經銷商要+群。這會給你帶來一定的市場增量。

二、平臺和企業在社群團購上為什麼做不下去、燒不下去?

接下來,我們重點來分析一下,這些平臺,這些想把社群團購做“大”夢想的企業,為什麼做不下去了?為什麼燒不下去了?

我的分析是主要有兩個原因:

從前面所分析到的,目前看,社群零售它只能是整個三大零售形式中的一種補充零售形式,想“抬高”他,想用社群零售去打敗、替代、衝擊前面的兩大零售形式,那就有點“自不量力”,最起碼目前時期,社群零售完全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更主要的原因:你想做零售,必須要懂零售,你想用社群零售的手段做成一個大的零售體系,必須要按照零售的系統來做。如果不懂零售,不懂零售的基本規則,如果只是簡單的所謂網際網路思維,那是肯定做不好的,最終的失敗是必然的。

社群團購,他應該歸類於社群零售,也就是屬於零售的範疇。

要想做好社群團購,要想做好社群零售,必須要懂零售!並且不能是隻懂一點零售的“皮毛”,還要懂零售的本質與原理。

要想做好一個零售體系,在現在的中國零售市場環境下,必須要建立起三大體系:

在這當中,差異化的商品體系是做好一個零售系統最重要的基礎。特別是在當前的中國消費市場環境下,商品極大豐富、零售市場高度競爭。你只是想做一個所謂的叫“社群拼團”的新名字的東西,就能把顧客從其他的零售平臺、零售店中搶過來,靠什麼?只有靠差異化的商品。

沒有差異化的商品優勢,那是很難做得到的。甚至是你只靠補貼那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這一方面,盒馬、拼多多的成功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在差異化的商品體系搭建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

三、做好零售模式需要商品組合策略體系

再一個關鍵的方面是,一個零售模式怎麼才能夠賺到錢,關鍵靠商品的組合策略與藝術。

要想做好一個零售模式,必須要靠一套商品組合策略體系。在整個的商品組合體系中,要有高頻商品、低頻商品,要有主力商品、補充商品,要有流量商品、盈利商品等等。

如果像現在的一些社群拼團平臺連一個最基本的商品體系都沒有建立起來,就想做成一個零售商業體系,那屬於“天方夜譚”。

穩定的顧客體系是做好一個零售商業模式成功的核心。因為現在顧客是面對N多購買渠道選擇的時代,現在是面對N多企業、平臺都在搶顧客的時代。

現實是已經沒有那麼多的流量、顧客供你搶了。

即便是你今天靠補貼把顧客搶來了,完成了註冊,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顧客運營體系,顧客流失是很快的,並且即便是你完成註冊的顧客再多,如果沒有活躍顧客、價值顧客的支撐,企業、平臺的經營是很難持續的。

高效的企業運營體系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證。目標是效率高、成本低。

企業確實需要這樣的一套運營體系。從基本規則來講,企業執行就是要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就像社群拼團企業所講的:我是小區交付,交付成本更低。也包括像某些前置倉企業所講的:我是做的倉,倉的成本要比店低。

但是,一定要明白一點:企業的執行,企業的成本控制,永遠都是圍繞企業的最主要目標:營收、利潤去設計。永遠不是最低的成本是最優的。

小區交付來講,前置倉來講,關鍵要看顧客的接受程度,顧客能很好的接受才是硬道理。如果不能得到顧客的接受,即便是再低的運營成本也是“毫無意義”的。

現在看,一些社群拼團平臺基本是犯了這樣的錯誤。一個自提點訂單合併後,大倉發貨,到了自提點後,在一個“亂哄哄”的環境下完成對顧客的分揀,完全實現不了一個好的顧客購買體驗。這樣的成本低失去了價值與意義。

所以,如果涉及到一個零售商業模式最關鍵的三大體系建立不好,這個零售商業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即便是再燒錢、再補貼那也是不行的。

總之,零售需要創新,但是任何的零售創新一定要收遵循基本的零售規則。不要再犯盲目創新、胡亂燒錢的錯誤了!!!

專欄作家

鮑躍忠,公眾號:鮑躍忠新零售論壇,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快消品新零售專家,專注於新零售領域。

本文由@鮑躍忠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資訊儲存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