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知識是一種約束嗎?生活中,究竟是無知者無畏,還是有知者無畏?

作者:由 夜坑之戀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06

盡知者亦無畏什麼意思

某天,一朋友接到父母從老家來的電話,說今年老家蓋房子在趕工程進度,還特別急切地強調一定要趕在今年年底前把大門給安裝好,理由是2019年為“寡婦年”,全年沒有“良辰吉日”可選。顯然,朋友父母所指年份是農曆的2019年,因為2019年的立春節氣剛好在農曆2018年臘月三十日,即與除夕同一天,這樣,農曆2019年全年則成了沒有立春年份的“無春年”,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寡婦年”。所以,任憑朋友如何勸導他們不用著急,其父母都固執己見,堅持要提前安裝好新房子的大門。朋友只能妥協,並感嘆:有時候,真是懂得越多,約束越多,害處越大。就是說,要是其父母不懂老皇曆,就不會信這些禁忌。

的確,在我國很多地方,“寡婦年”都有許多禁忌,特別是流行不宜婚嫁的民俗。比如民間“流年無春,不能結婚”的說法,雖然此言無任何科學依據,但卻在不同程度上成了許多人婚嫁與否的生活依據。順著這一生活邏輯,民間對“寡婦年”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出更多的禁忌,嚴重者甚至把“寡婦年”與“諸事不宜”聯絡在一起。如果誰不遵從這些禁忌,誰要衝破這些習俗,在當地就一定會落下個“無知者無畏”或“不懂規矩”等罵名,“當事人”的長輩們也會受到不少牽連,揹負沉重的心理負擔並因此常年鬱鬱寡歡。

知識是一種約束嗎?生活中,究竟是無知者無畏,還是有知者無畏?

在此,我們就來說說“無知者無畏”中的“知”的問題。這裡的“知”毫無疑問也是一種知識,即對民俗及其禁忌的瞭解、知曉、認識、掌握、遵從與應用。“無知者無畏”指的是不瞭解情況的人對那些習俗缺乏敬畏之心,所以,他們極其容易衝撞當地傳統習俗,因而犯忌,遭人嫌棄。可是,實際上,並非所有衝撞或犯忌者都是對當地習俗的“無知”,相反,很多人正是因為發現這些習俗缺乏科學依據,認為那些禁忌是迷信,年份也只是一個計時方法,與人生吉凶無關,它無所謂好與壞,所以,他們才不遵從,才對這些禁忌持無所謂態度,才敢犯忌。這樣,從結果上看,犯忌既可能是“無知者無畏”,也可能是“有知者無畏”所致。

既然無知與有知均可使人犯忌,這就說明,要麼是禁忌有問題,要麼是知識本身有問題。比如,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禁忌,有的地方送禮物忌諱送“傘”和“鍾”(分別與“送喪”、“送終”諧音),但有的地方卻偏偏愛給人送“傘”和“鍾”(傘表示遮風擋雨,“鍾”在某些方言裡讀“金”),還有的地方不能給人送“鞋”(因為“鞋”與“邪”諧音)等。可見,這些禁忌的根源在於各地對這“傘”、“鍾”、“鞋”的發音不同,它們的諧音和寓意不一樣,人們的理解與禁忌就不一樣。各地禁忌千差萬別,千姿百態,還有很多禁忌與不同的宗教信仰直接相關,無人能在短時間裡知曉天下所有的禁忌,每個人一不留神都容易犯忌。因此,入鄉隨俗說來容易,真正完全做到則難上加難。眾所周知,禁忌問題可以透過科學和邏輯的手段來解釋與檢測,但知識的問題只能透過知識本身來分析與解決。

知識是一種約束嗎?生活中,究竟是無知者無畏,還是有知者無畏?

不容否認的事實是,知識對人的影響總是具有兩面性。一方面,知識是對人的一份約束,因為很多情況下,掌握的知識越多,知識對人的約束力就越大,比如知識越豐富越廣博的人,他們說話做事都更謹小慎微甚至給人留下束手束腳的印象;另一方面,知識又是人獲得相對自由的前提,因為掌握的知識越多,人們就越知道哪些方面可為與不可為及其如何為,工作與生活起來就越不容易莽撞,解決問題的思路就更多更廣,就越可以避免碰壁,從而獲得遊刃有餘的自由空間就越多越大。

此外,因為知識有真假、深淺之分,人的行為也就有了是非、對錯、成敗之別。真知識指的是科學知識,是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 ;假知識指的是偽科學知識,是錯誤的認識;有深度的知識是透過現象揭示本質的認識,膚淺的知識是指只看現象不看本質、只見樹葉不見森林的認識等。真知識指導人們正確地行動,假知識則通常誤導人們的行為;有深度的知識不僅讓人們對世界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膚淺的知識導致人們淺嘗輒止,自以為是。可見,真知識、深知識給人帶來真自由與幸福,假知識、淺知識才給人造成約束與壓抑。

面對未知的世界,人們在不停地探索,以求得真知;面對已知的世界,人們需要達成共識,以促成和諧。然而,面對各種習俗與禁忌,人們更多的時候就不該停留於是非對錯、真假深淺知識之爭,而應該相互給予更多的尊重與包容,這也是一份真知灼見。為此,我們在提倡追求真知的同時,“不知者不為過”不失為大度包容的一種好態度、好風範,也是原諒他人、幸福自我的一道心靈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