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真的是無辜受害嗎?

作者:由 綠綠看歷史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06

只知生吞活剝地談外國生吞活剝指什麼

劉邦拱了一顆白菜,越拱越愛,愛到骨髓。

這顆白菜就是戚夫人。

劉邦愛戚夫人愛到什麼程度呢?

劉邦外出打仗的時候把她帶在身邊,連大白天上班時間,也把戚夫人抱在懷裡。

史書記載:有一天,御史大夫周昌有事上奏,看到劉邦正抱著戚夫人在調情,趕忙扭頭就走。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真的是無辜受害嗎?

周昌是大臣,不可能不知道禮義,決不會晚上跑去劉邦房間奏事,必然是在白天劉邦工作時間。誰知道大白天也會撞上這一幕。

劉邦愛戚夫已愛到形影不離的程度了。

而劉邦的原配夫人呂雉卻因此被受冷落。呂雉才三十來歲年紀,與劉邦分開七年再度相逢後再也沒有懷孕生下孩子,說明劉邦有了戚夫人以後,基本上就不碰呂雉了。

為什麼劉邦為如此喜愛戚夫呢?

年輕美貌當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劉邦是皇帝,天下美女還不任他挑,為何偏偏迷戀戚夫人呢?

常言說得好,美好的皮囊千遍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戚夫人不僅年輕美貌,她跳的翹袖折腰舞,無人能出其右,她是西漢第一個舞蹈家。

她不但唱歌動聽優美,還會創作歌詞,是西漢第一個歌唱家。不要以為劉邦是個無賴流氓,劉邦也喜歡唱歌,喜歡創作歌詞,而且寫出的歌詞,穿越歷史的天空,流傳至今。

劉邦還喜歡下圍棋,打仗之餘經常找人下下圍棋,而劉邦手下那幫兄弟又不諳此道。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真的是無辜受害嗎?

而戚夫人棋藝精湛,劉邦就經常和戚夫人下圍棋。西漢帝國一年一度的圍棋賽就是戚夫來主持的。她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第一個女圍棋手。

一個志趣如此高雅的美貌女子,讓劉邦如痴如醉,片刻不忍分離。

劉邦與戚夫人相愛,不僅是肉體的結合,而是靈魂的契合。

而他們倆人生的兒子劉如意,不僅長得像劉邦,而且聰明伶俐,性格也和劉邦也一樣,讓劉邦歡喜無比。

戚夫人不笨,她知道自己孃家沒有多大的權勢,現在唯一的依靠就是的劉邦。而劉邦百年之後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兒子了。

戚夫人日夜哭泣,希望劉邦封劉如意為太子,將來繼承皇位,自己就有依靠了。

作為母親,愛自己的兒子,依靠自己的兒子,出自一個母親的本性,戚夫人沒有錯。這事錯就錯在劉邦。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真的是無辜受害嗎?

因為劉邦早已立了正牌夫人呂雉的兒子劉盈為太子了。而劉盈本分仁厚,沒有犯任何過失。

一旦改立太子,必然引發矛盾,引起朝廷動盪。

呂雉與劉邦是患難夫妻,“佐高祖定天下”,有功於西漢帝國。

呂雉聽到劉邦要改立太子,立戚夫人的兒子為太子,心都碎了,自然會怨恨戚夫人。給戚夫人的悲慘結局種下禍根。

為了戚夫人好,劉邦應該拒絕戚夫人的要求,更不應該在朝堂上提出廢立太子。這樣就不會激化呂雉對戚夫人的怨恨,呂雉斷不會去殘害戚夫人,劉邦百年之後,戚夫人就可以到兒子的封國趙國,安享晚年。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真的是無辜受害嗎?

如果僅僅是因為愛屋及烏而改立太子,這樣看劉邦就未免過於薄了。

劉邦最大的擔心是太子劉盈性格軟弱,無法掌控朝政,而呂雉過於強勢,將來劉家天下,會落於呂氏手中,他才會一再提出要更換太子。

而劉邦沒有選擇換其它兒子當太子,而是選擇戚夫人的兒子,當然包含了對戚夫人的一份情義在其中。

劉邦在朝廷上提出要改立太子時,遭到眾大臣強烈反對。

再加上呂雉在背後運作,透過張良請出商山四皓為太子劉盈站臺後,劉邦才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頭。

還是張良最瞭解劉邦,他知道劉邦最大的擔心和憂慮是什麼。商山四皓是大能人,有了這四個人輔佐劉盈,劉邦就不會擔心劉家的江山會落於呂氏之手。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真的是無辜受害嗎?

劉邦把不能改立太子的情況告訴戚夫人後,戚夫人傷心落淚不止。

為了安慰戚夫人,劉邦說你來跳舞,我來唱首歌給你伴舞吧。

戚夫人翩翩起舞,劉邦引吭高歌: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羽翮已成,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

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意思就是:

鴻雁已高高飛起,

一飛就是一千里,

羽翼已長成,翱翔於四海。

翱翔於四海,誰還能奈何它?

雖然有鋒利的弓箭,

又怎麼可將它射落呢?

這首詩歌絕對是劉邦的原創,沒有劉邦當時所經歷的事情和心境,任何人都寫不出來。

劉邦把太子劉盈比喻成鴻雁,把商山四皓比喻為鴻雁的羽毛,把呂雉的勢力比喻成鋒利的箭矢。

一句話就是,太子因為有了商山四皓的輔佐,就像一隻羽翼已豐的鴻雁,高翔於天際,誰也奈何不了他了。劉邦不再擔心劉氏江山會落於他人之手。

《鴻鵠歌》表達了劉邦的欣喜之情,同時也委婉地告訴戚夫人,事已成定局,別想那麼多了,免得徒喚傷感。

戚夫人也乖巧,從此不再提立自己兒子為太子的事。

劉邦駕崩後,劉盈當了皇帝。呂雉出於女性妒忌報復心理,將之前劉邦寵愛過的姬妾,統統關了起來,只把被劉邦冷落的簿姬放了出來。

因為呂雉是受劉邦長期冷落的人,而被劉邦寵愛的女人自然得受點罪了,這樣呂雉的心裡才會平衡。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真的是無辜受害嗎?

戚夫人被關進永巷舂米,心裡非常失落和絕望,邊舂米邊唱歌:

子為王,母為虜。

終日舂薄暮,

常與死為伍。

相離三千里,

誰使告汝。

翻譯成現代白話,意思就是:

兒啊兒,你現在為趙王,而老媽卻成為階下囚。

天天在舂米,每天舂到日落西山。

死亡的身影,時時伴隨著我。

我和你,相隔遙遙三千里。

有誰能為我送信給你,告訴你。

這首詩歌絕對是戚夫人的原創,她把自己失落的心情,不平衡的心情,怨憤的心情,想念兒子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情感真摯,毫不掩飾。

而正是這首情感自然流露的詩歌給她和兒子帶來了滅頂之災。

呂雉極為敏感,聽了這首歌后,冷哼一聲:

你還想依靠兒子來翻盤,沒門。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真的是無辜受害嗎?

呂雉將趙王劉如意召回京城毒殺了,將戚夫人兩手兩腳砍斷,兩眼挖了,耳朵灌了銅水,逼她吞下啞藥,將戚夫人做成“人彘”,丟進廁所,讓她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如果戚夫人不唱這首怨歌,老老實實在永巷進行勞動改造,呂雉決計是不會殺她兒子,也不會把她弄成“人彘”,說不定過了一段時間,呂雉心情平復了,還會把她放出來,讓她去趙國和兒子團聚。

戚夫人錯就錯在感情用事,腦子太過單純,心裡藏不住事,觸動了呂雉敏感的神經。

既然自己最大的依靠劉邦不在了,沒有人呵護了,就應該低調,隱忍。千不該萬不該,還任由自己的失落怨氣散發出來,為自己和兒子招來禍端。

梳理一下前因後果:

1。劉邦專寵戚夫人,冷落呂雉,導致呂雉心生怨恨。

2。劉邦看到呂雉權勢日大,而太子劉盈性格懦弱,擔心劉氏江山旁落,起意要更換太子。而劉邦因為特別寵愛戚夫人,加上戚夫人的兒聰明伶俐,把太子換成戚夫人的兒子,是劉邦的首選。這導致了呂雉對戚夫怨恨加劇,引發了兩人的矛盾。

3。戚夫人恃寵而驕,日夜啼哭,要求立她的兒子為太子,加強劉邦換太子的決心,呂雉為此狠不得把戚夫人生吞活剝。

4、戚夫人是個依賴心理極強的女人,獨立性差。劉邦在世時,一昧依賴劉邦,從來沒有和其他大臣溝通,以取得他們的支援。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真的是無辜受害嗎?

劉邦死後,她就把希望依託在兒子身上,而不是去考慮自己該如何面對現實,然後想辦法取得呂雉的諒解,以保全自己和兒子。

明知道自己身處危險之境,還去唱什麼怨歌來發洩心中的不滿,這是因戚夫人完全是個才女型的任性女人,沒有絲毫的政治鬥爭經驗所致。

從一個母親的角度來說,戚夫人是無辜的。她心地純良,愛丈夫,愛兒子,這本沒有錯,不應該遭受“人彘”的酷刑。到但她被捲入權力鬥爭的漩渦後,卻不知進退,依然任性,才導致了自己悲催結局,還連累了自己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