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單身女孩獨處生活實錄

作者:由 懷左同學379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13

失業迷茫不知道做什麼

文/一個悅己

最近海娟送了我一本伍爾夫的書《一間只屬於自己的房間》,光是聽到書名就很戳中我,因為這是我上班以來最大的心願。

上週我過生日是開學以來的第一次直播,為什麼間隔了這麼久?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目前在學校住宿,沒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做很多事情都不是很方便,只能抽空找地方。

所以一間自己的房間成了我當下最大的需求。當然並不是說現在的我不能出去租房子,而是我期待真正意義上屬於自己的房間,屬於自己的安全感十足。

拿到這本書之後,我立馬讀起來。 下面這段內容就寫到了女性寫作的困境——沒有充足的時間,沒有獨立的空間。即使是現在,這樣的問題依舊存在。

單身女孩獨處生活實錄

這不禁讓我懷念起了我去年獨居的日子,那是我最自由創作的階段,也正是那段沒人打擾的時間,讓我寫出了到現在還覺得不錯的作品。

01

從內心空虛到內心豐富

去年因為不可抗的因素,我幾經折騰開始了一段獨居生活。一個人呆在公寓裡與外界的接觸非常有限,除了去學校寫論文和開會之外,我基本上都是一個人待著的狀態。

一開始獲得自由,感受到的都是無拘無束、隨心所欲,沒有人要求我一定要幾點吃飯,幾點打掃完衛生,也不會有人催我幾點睡覺熄燈。短時間的放縱確實自在,但時間一長內心就會充滿焦慮。

內心沒有定住的東西,人就很容易空虛。

所以短暫的自由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是孤獨、煩悶、焦灼的。

我記得很清楚,有一段時間我因為屋裡沒有人說話而感到害怕,嘗試了給不同的家人、朋友、同學打電話之後,我實在忍受不了嚇死人的安靜,就想了一招——在做任何事情時,都會開啟手機,放上音樂。

我一個音律不全的人,就是在那時,體會到了音樂的美妙。我不一定是欣賞,但它確實給了我足夠的溫暖與安全。

回想以前在家有父母,在學校有同學,在宿舍有舍友,出門有朋友。我的人生中幾乎沒有過獨處的時光,所以突然有一個很漫長的時間讓我自己真正去做些什麼的時候,我會手足無措。

可能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我們的生活中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群居的,很少有面對自己的時刻。一旦有自己待著的時候,恨不得把手機裡能聯絡的人都聯絡一下,約上幾個人趕緊逃離安靜的屋子。

但是逃離是有時間的,就像灰姑娘的南瓜車,時間一到就會回到現實,再美好的聚會,結束之後也是無盡面對自己的時刻。

後來我讀叔本華 ,他說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面對的是自己。你內心豐富,就可以自得其樂;內心空虛,就會陷入無聊。

這段話很觸動我,讓我開始去思考自己的問題——我什麼時候最快樂?真的是在人群中和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玩玩樂樂嗎?

不是。恰恰相反,最快樂的是我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做喜歡的事也不覺累的時刻。看書的時刻、寫作的時刻、直播的時刻、分享的時刻,這些才是在我真正存在的意義,是我區別於其他人的意義。

後來我嘗試靜下心來去做事——把書看好,把課程做好,把學員指導好,做成的每一件事都讓我的內心充實了很多,從自己的小世界跳出來看到更大的世界。

其實,所有的精彩的、振奮的、積極的生活只會是片刻而已,生活的常態就是獨處。成長就是讓我們獨立成完整的個體,和周圍的人保持聯絡,但不依賴。

02

從獨居到獨處

這裡我還要說一下,獨居不等於獨處。獨居是一個人居住,獨處是一個人面對自己的時刻。

很多人獨居是獨居了,但是很難和自己相處。我在獨居的過程中,學到的重要一課就是獨處。

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發現不能獨處是很多人的常態。

我曾聽過這樣的解釋:因為很多孩子被迫成為“留守”,年幼時父母上班,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帶上孩子,往往是直接把孩子扔在家裡,一鎖就是一整天。因此,童年時期就給孩子無形之中造成了強烈的不安全感,非常懼怕和人分離。

等他們成年之後,也會習慣性處於人群之中,掩飾自己的孤獨,如此他們才會覺得心安。也就是說,雖然他們已經成年,但是心理始終是孩童的狀態,害怕與人分離。

而現代社會往往是需要人的獨處能力。

下班之後做什麼?假期做什麼?一個人的時候做什麼?

不同的選擇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

我見過獨處能力最強的人就是學長,他研究生畢業之後就堅定選擇了自由職業。這份工作聽起來自由,但是真正怎麼樣,只有本人最清楚。

今年我們面基的時候,我就曾親眼目睹了他的工作狀態,他講書的時候直接把手機設定成了飛航模式,自己侃侃而談,不受任何人影響。

在沒有人要求的狀態下,他給自己制定了上班時間表,早起讀書、社群分享、寫文章、指導私教學員文章、星球互動、回答問題、錄音頻、再看書、散步運動……

他的狀態真的活成了不自由中的自由。

我在聽他講的時候,才知道他也不是早就能夠保持這個狀態的,而是透過這幾年的修煉,慢慢習慣自己一個人的狀態,規劃好自己的工作任務,不斷用自己的工作填充自己的生活,減少了別人的支撐和情緒的消耗。

一個人的時候,最容易瞎想,由此及彼無限展開,思維就會被束縛住,情緒也會奔湧而來。這時候不去作為,而是選擇放一放情緒,優先去做自己規劃好的事情、更重要的事情,情緒也就慢慢消散了,隨之而來填充的都是自己把事做成的愉悅與滿足。

薩特曾經提出過一個重要的觀點:

他人即地獄。

當我們遇事心煩氣躁時 ,為了驅除這些負面情緒,會強制自己走入人群,而在那裡只會感覺到更大的後悔。

但相反的,如果能習慣獨處,喜歡上孤獨,那麼他人對你的影響就會漸漸淡化,你就可以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這樣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獨立地生活下去,保全身體和靈魂的自由。

“如果一個人無法獨處,認為這是一種痛苦,那麼他就會用另外一種略輕一點的痛苦來替換。

從一種痛苦到另一種痛苦,中間根本就沒有快樂。”

這才是最大的悲哀。

03

獨處之後的一些思考

當我經歷過真正的獨居狀態,開始慢慢找到獨處的狀態時,開始接受獨處是生活的常態之後,終於開始思考那個正確的問題:我應該在獨處的時候做點什麼?

為什麼要做點什麼?因為人的本質需求就是

自我實現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做事的意義感,就能夠自覺去填充我們的獨處時間。

做事,會讓時間變快

。原因在於能夠找到為自己提供意義感的事物,始終有一個目標和依靠,我們就可以不斷進行自我突破,不會向外在去求索,專注自身的時候,是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的。

就像孫少平,他的世界中有更有意義的事情——讀書,透過不斷地閱讀,增長自己的見識,他的感性煩惱很少,相比較周圍人的計較,他更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找到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也就有了不竭的動力。

另外,所有的生活方式,都是人為賦予的意義。

為什麼有的人很容易快樂?就是因為他會對自己的生活方式賦予積極的意義。休息可以快樂,逛公園可以快樂,做飯可以快樂,浪費時間也可以快樂。

獨處的時候,並不是沒有可做的事情,而是可做的事情太多,可很多人想不到,不願想,也不願意去花費時間。

但時間最有意義的時候,恰恰是在體驗中。體驗成功與失敗,體驗喜悅與挫敗,體驗未知的一切變成已知。

如果一個人在獨處時找尋不到意義,那麼在別處就更不可能找到,空虛、無聊、寂寞遲早就會找上門來。

而早早學會用「積極的視角」思考、行動,周圍的一切也就真的好起來了。

【小結】

現在的我還是很感謝自己曾經的獨居生活,很懷念那時候自己規劃的生活。那段經驗豐富了我的人生體驗,讓我覺得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很酷,也可以很有意義。

也讓我在面對很多困難的時候,有了一種【靜觀萬物】的平和與溫柔,雖然在很多問題上,我還會偶爾暴躁,但是思考的快樂已經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一個人若能和自己安靜做朋友,也就有了和任何人做朋友的能力。

你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