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當代散文|追逐文字的腳步

作者: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15

書籍裝幀包括哪幾方面

文/ 博華

當代散文|追逐文字的腳步

文字是用來讀的,不是用來看的。小時候喜歡讀書,卻無書可讀的我,對這句話幾乎沒有很深的理解。後來參加工作之後,讀書環境好了,選擇書籍的餘地大了,並伴隨著閱讀的深入,對這句話的理解才逐漸深刻了起來。現在讀書,我儘可能用經典的標準來苛求自己閱讀的內容,如果讀著彆扭,感覺不舒服,這樣的文章和書籍我總是會去主動放棄的。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書籍的印刷質量可以說是越來越高,書籍的裝幀也日顯豪華氣派。然而走進書店,隨意從書架上取下一本裝幀華美,氣度不凡的書來,翻開看上一兩頁,眼前黑壓壓一片,雖然都是整齊的方塊漢字,讀起來的感覺卻大不相同,不同的作者,文字之間的水平立判高下。有的文字內容與書籍的華美包裝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反差,給人以華而不實的感覺。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尚文的良好傳統,並形成了詩歌、散文、小說等各種文體。就詩歌而言,它不光是押韻,還要有韻律;就散文而言也講究節奏的快慢,或低沉壓抑,隱晦委婉,或如黃鐘大呂,迴腸蕩氣。這才是文字的真正魅力之所在。小時候,恰遇文革那個特殊的時代,在那個文化荒蕪的時代,自己也讀了不少書。那些帶有深刻時代烙印的書雖然滿足了我當年對於閱讀的渴望,但伴隨著那個時代的結束,一些曾經的禁書陸續走進了我的精神視野。唐詩宋詞,《詩經》、《論語》,《莊子》等書籍紛紛擺上書架,初接觸這些經典,有一種霧裡看花的感覺,朦朦朧朧,但那畢竟是花,文字所蘊含的美就像盛開的鮮花,不但呈現著美麗的芳姿,更是散發著迷人的花香,讓你有一種沉醉其中,樂而忘返的感覺。讀著讀著,就喜歡上這些經典書籍了。

正是伴隨著對這些經典的閱讀,自己的思想也緣著精神的小路,慢慢爬上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在這種攀爬的過程中,我對文字的閱讀變得也越來越挑剔。改變了原來像雜食動物那樣的習性,見書就讀的毛病,開始喜歡起經典閱讀來,特別是對哲學經典的閱讀。相對來說對於一些新書則讀得較少,原因很簡單就是新書的作者筆下的文字能引起我思想共鳴的不是太多。讀經典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這些書籍已經經過了時代風雨的洗禮和檢驗,其好處是不言而喻的。有時一時半會兒讀不出它的好來,但多讀幾遍,或者暫時放一下,等到某個機緣巧合的時候,再去讀,其效果便會呈現出來。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常念為經,常說為典。經典的東西經得起琢磨,並且越琢磨,越有味道;越琢磨,越放不下,並且像一粒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成為畢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

伴隨著閱讀的深入,自己也忍不住照貓畫虎地寫一些文字,一來打發無聊的時光,排遣內心的寂寞,二來抒發一下內心的閒愁。一下筆不要緊,平時閱讀過程中與文字打交道的那份生命快感全無,雖然內心激盪著無盡的感情潮水,但真要化作文字,來宣洩內心的情緒時,一是找不到感情宣洩的閘門,二是找不到恰當的文字,曾經無數次讓自己陷入一種尷尬的精神窘境。好在平時的閱讀積累讓自己形成了一定的精神儲備。那些藏在心靈深處的文字像塵封在泥壇裡的老酒,開始散發出迷人的精神芬芳,引領著我開始了內心世界的一次次精神突圍。在這一次次突圍中,我感受到了為文之難的艱苦歷程,同時也在不斷昇華著自己的情感。感覺自己像一個辛勤的園丁,用文字的犁鏵耕耘著一片屬於自己的心靈家園。雖然沒有培育出惹人眼球的名貴花木,但自己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化作一些接地氣的五穀雜糧,雖不美麗,但很適合大眾的口味。習慣了過一種與文字打交道的生活,每天與文字耳鬢廝磨在一起,自得其樂生活在精神的茅屋裡,守護著一片自己開墾的精神家園。

文字看似冰冷,背後其實是有溫度的。關鍵就看為文者行文時有沒有動情。唯有真情的投入,才會賦予文字精神的溫度,引起人們的共鳴。放眼當下的文壇,為文者內心不再淡定,被世俗的潮流裹挾著,為了俗名浮利,不惜賣弄文字技巧,寫一些溜鬚拍馬的應景之作,無病呻吟的思想閒文,不但於事無補,也引不起任何社會層面的精神反響,此風蔓延久已。自己是一個思想保守的人,不追時尚,更不肯隨波逐流,在一種淡泊的心境中,追隨文字的腳步,讀自己喜歡的書,寫一點流露真性情的文字,自娛自樂的同時,也讓自己的靈魂有一個棲身之所。人活在世上,世界之大,不必什麼事都知道,都去經歷,只要知道最好的,明白自己該做的事,就萬事大吉了。

壹點號當代散文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