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歷史上的中國,為何不熱衷於擴大疆土?皇帝靠什麼讓周邊服從

作者:由 廖哥給你們講歷史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22

姬昌被封神了嗎

大家好,歡迎來到

廖哥給你們講歷史,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援!

中國,在過去的歲月裡,真的很奇妙,因為中國是一個從古到今都沒有中斷的大國。然而,中國從未進行大規模的國土擴充套件。

縱觀整個世界,任何一個大國,無論是波斯帝國,還是亞歷山大帝國,又或者是奧斯曼、土耳其,都會積極開拓自己的領土,而中國卻幾乎不會。

歷史上的中國,為何不熱衷於擴大疆土?皇帝靠什麼讓周邊服從

(元)

中國的疆域,只有蒙元。但是蒙古人在中國的歷史上是沒有的。換句話說,在蒙古帝國的地盤上,中國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蒙古人佔領中國,建國之後,就再也沒有了繼續擴大的打算。

除此之外,還有大唐和大漢兩個國家。不過,這兩個國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像是一種“自衛反擊”。意思就是,突厥、匈奴等北方的少數民族,曾經數次入侵中原,受到了中原各國的報復。

再說了,就算是收回了這些地區,也會給他們更多的自由。在這些地區建立了一個都護,也可以冊封當地的土司為國王。它的領地,並不是大唐,也不是中原諸國的領地。

中國的遠古時代為何不急於擴張自己的領土?

歷史上的中國,為何不熱衷於擴大疆土?皇帝靠什麼讓周邊服從

(吳王之亂)

第一點,是因為它的文化。

在中國,孔子佔統治地位。釋家、道家、法家,這些東西,在一些古老的時代和王朝中都會出現,但儒學卻是他們的根本。哪怕是被其他國家侵略,建國之後,他們的文明也會被儒家“矯正”。

孔子重視“秩序性”和“包容性”的“一極牲”。

“一極性”是一種多層次的認識。一是以中國為天下,以帝王為核心,以帝王為核心;有了這裡,世界就會平靜下來。

確保中央的安全,與國土大小無關。相反,疆域越大,就越是難以保障。領地太大了,根本無法掌控。讓其他人來做,他也不會安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他,他的幾個孩子就會再一次的為他的統治而戰,讓整個世界陷入混亂之中。

所謂“秩序性”,便是要讓世人都能遵紀守法,禮賢下士,父母仁義。君、臣、父、子。在這種社會里,最容易出事。如果你想要入侵其他國家,那就等於給自己找麻煩了。

中國的帝王,最看重的就是用來統治其他國家。

憑啥?不用強,只用品德。最經典的是:商紂王出征,周武王攻下了商。為何後世會如此推崇周武王,而對商紂王卻如此輕視?也就是周武王用德治天下的說法。商紂王用暴力來征服,這是本質上的不同。

“包容性”指的是“躺在床上,讓別人睡覺。”趙匡胤曾經說過,“枕邊不能讓別人睡覺”,就是那些熟睡的人,要與自己競爭王位。若是不與他為敵,那便忍了。例如,趙匡胤從來沒有想過要攻打大理,也沒有想過要統一整個宋朝。這是一個沒有任何威脅的國家。你只要不是什麼危險的東西,你就能接受“一極”的中心政權,接受你的一切。

歷史上的中國,為何不熱衷於擴大疆土?皇帝靠什麼讓周邊服從

(唐太宗)

第二個方面是因為財務上的因素。

中國的古老農業是長期的農業,農業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必需品應有盡有,物資也相對充足。

中國周圍大部分都是貧瘠的土地。在這樣一個貧瘠的地方,去了又有何用?頂多也就是拿出幾件稀奇古怪的衣服,或者是稀罕的東西。那些稀罕的東西能給皇上帶來多少利益?無利不起早。在儒門中,有一句話叫做“玩物喪志”。

唐太宗正逗弄一隻小鳥,看到魏徵過來,他害怕地將鳥兒揣進懷中,不肯取出。魏徵不停地說話,最後把鳥兒憋在了袖中。為何唐太宗不能把它取出來?就是要在歷史上留名。想要揚名立萬,那就絕對不能再“玩物喪志”了。

中原各國,不僅無法在周圍打下的領土上得到更多的好處,還需要繼續付出代價。

中國自古就有這樣的賠錢買賣。要是國家財力雄厚,他們當然樂意幹這種賠錢的買賣。在中央政府沒有足夠的財力之前,這樣的交易是很難進行的。為何明代會與瓦剌發生“土木城之爭”?就連瓦剌王這個附庸國家,也是如此,一直要求大明,大明忍無可忍,不肯給,這就是戰爭。

中國的歷史很短,因為地理、政治等原因,但這兩個原因,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