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秦國與楚國大戰,三晉為什麼會站在秦國一邊?

作者:由 顧道驚城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22

楚國有什麼大戰

當張儀把楚國反反覆覆地耍了好幾遍之後,楚懷王忍無可忍,決定對秦國用兵。

對於楚懷王的這個決定,楚國國內有不少人表示反對,認為楚國打不過秦國,貿然出兵只能是自取其辱。

秦國與楚國大戰,三晉為什麼會站在秦國一邊?

從歷史關係上來說,由於晉國和魏國的存在,秦國和楚國的關係一直都很好。

但在楚懷王時代,晉國早已煙消雲散,魏國則是苟延殘喘,秦國和楚國只是維持著表面友好,地緣矛盾早就處於被引爆的邊緣了。

於是楚懷王決定順勢而為,倒也可以理解。

但問題就在於,楚國想要真正威脅到秦國,需要一點運氣。

秦國最重要的兩大經濟區——關中經濟區和成都經濟區的確都在楚國的威脅之下,但如果對手只是楚國,那麼秦國防守起來會相對簡單。

因為秦國的防守區域位於上游,楚國想要威脅這兩大區域,就必須逆流而上。

因此在楚國這方面看來,最好的結果是楚國逆流而上,三晉猛攻函谷關,這會導致秦國首尾難顧,從而一戰定勝負。

然而等戰爭打起來之後,三晉不但沒有猛攻函谷關,反而站在秦國一邊幫著打楚國。

這下子,楚國徹底失去了戰略主動權,被秦國打得悽悽慘慘慼戚。

楚王悉發國內兵以復襲秦,戰於藍田,楚師大敗。韓、魏聞楚之困,南襲楚,至鄧。楚人聞之,乃引兵歸,割兩城以請平於秦。

訊息傳回國內,楚懷王一直難以釋懷,他認為三晉短視,放任眼前的大威脅秦國於不顧,反而幫著秦國打自己。

可如果我們不開上帝視角,不知道秦國將來會一統天下,自然就會得出結論:幫著秦國一起收拾楚國,一點毛病都沒有。

秦國與楚國大戰,三晉為什麼會站在秦國一邊?

戰國時期的格局,很像我們打麻將,楚國是上家,秦國是對家。

秦國如果胡牌,我是需要付錢的;可如果讓楚國胡牌,我也需要付錢啊。

因此,對於我來說,秦國固然是對手,楚國也不會是朋友。

想要從這個牌局中脫身,甚至從中賺到錢,唯一的辦法就是保佑自己摸到好牌,在他們胡牌之前搶先胡牌。

換言之,當秦國和楚國掐起來之後,我們只需要考慮,幫誰能夠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站在楚國一邊打秦國,如果真能把秦國滅了,得到最大好處的自然是楚國和魏國,可秦國既是長江上游,又有天險阻礙,哪是那麼好滅的?

站在秦國一邊打楚國,那利益簡直肉眼可見。

楚國邊境線極長,隨便從什麼地方插進去,都能挖到一塊肉吃,不存在什麼難以攻克的天險。

如果能夠和秦國一起瓜分楚國,三晉的力量也會獲得增長,即使將來再跟秦國對壘,底氣也要足一些。

與其把命運寄託在別人手裡,不如抓在自己手裡,三晉這賬算得明明白白毫無問題。

秦國與楚國大戰,三晉為什麼會站在秦國一邊?

這是最赤裸的利益計算,但張嘴說話的時候得說大道理。

於是就有了這樣一種說法:齊國原本和楚國關係很好,可楚懷王就是貪圖張儀許諾的六百里土地,於是悍然與齊國斷交。這樣反覆無常的小人國家,根本就不值得相信。

其實哪有那回事呢?要說反覆無常,要說背信棄義,秦國才是當之無愧的NO。1。

可那些逼著眼睛欺騙自己,每天努力向秦國朝拜的國家,卻對這個事實視而不見。

楚國和楚懷王最大的問題,不過是他們失敗了,後人居高臨下地看著,給出了各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結論。

擊敗楚國之後,秦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把自己打扮成了一隻小白羊。

為什麼要奪魏國的河西之地呢?因為這地方本來就是我老秦人的,只是物歸原主而已;

為什麼要打楚國呢?因為楚國仗著武力,隨時會威脅我們秦國的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我們只是自衛反擊而已;

為什麼要侵佔蜀國呢?因為蜀地落後,嚮往著被秦國統治,從此過上好生活而已。

如果不是因為這些迫不得已的原因,各國政要又憑什麼會爭先恐後地給我們秦國當帶路黨呢?

由此可見,天下由秦統一,是所有人的共識啊。

所謂“成王敗寇”、“謊言千遍即成真理”,不外如是。

秦國最喜歡做的,就是獲得一定的勝利果實之後,立刻閉門消化,完全消化之後,再出門搶一點果實回來繼續消化。

等秦國將優勢積累得足夠龐大之後,席捲天下就變成了一種流程,按部就班地走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