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五面受敵,諸葛亮如何成功處理蜀漢的最大危機之一?

作者:由 正觀新聞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23

三國演義是怎樣滅亡的

安居平五路是諸葛亮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的“高光”時刻之一。原著第八十五回提道:劉備去世後,蜀漢震盪,人心思變。在司馬懿的建議下,曹丕聯絡五路大軍共五十萬,分別從東、南、北三個方向進攻蜀國。這五路分別是:

鮮卑大人軻比能,自遼東南下,直取西平關;蠻王孟獲,從南中引兵北上,攻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郡;降將孟達,自上庸郡西攻漢中;大魏吳王孫權,溯江而上,入三峽,徑取涪城;大都督曹真,從京兆而出,攻漢中要塞陽平關。

五面受敵,諸葛亮如何成功處理蜀漢的最大危機之一?

司馬懿向曹丕獻計,聯絡多方大軍。來源/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面對來勢洶洶的五路大軍,諸葛亮閒庭信步之間,就將其一一化解。馬超世居關隴,勇略俱全,深得羌、胡敬服,軻比能麾下十萬羌兵見狀,自然不戰而退;南蠻見利則進,有魏延佈防疑兵,便不敢繼續冒進;孟達得至交李嚴書信,稱病不出;曹真為趙雲所阻,短時間內亦不得寸進;孫權坐觀成敗,若曹魏四路皆失,他也不會再繼續出兵。至此,五路大軍迎刃而解。

五面受敵,諸葛亮如何成功處理蜀漢的最大危機之一?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來源/許盤清《三國地圖風雲說》

眼見諸葛亮輕描淡寫地化解了因“劉備去世”而帶來的重大危機,我們在長舒一口氣的同時又不禁想到:歷史上,曹魏政權有沒有在這個時候進攻蜀漢?倘若有,初掌軍事的諸葛亮又是如何成功處理這場蜀漢最大危機之一的?

出使東吳,重修孫劉聯盟

小說《三國演義》中,讓諸葛亮遲遲未下決定的,正是孫權這一路。這並非是諸葛亮對其無計可施,相反的是,他早早就做出決定,要與東吳重修舊好。可他卻不能直接這樣做。須知,劉備、關羽與張飛之死,都直接或間接與孫權有關,彼時劉備新喪,諸葛亮又怎麼會越俎代庖主動向孫權“求和”呢?

所以,為了維護諸葛亮的完美形象,作者先安排他稱病不出,然後又令“背鍋俠”劉禪主動上門問策。於是,諸葛亮才將自己的謀劃和盤托出,並強調:與孫吳重修舊好,是“安居平五路”的收尾工作,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蜀漢安危只在旦夕之間,劉禪當然會以“劉備之子、蜀漢皇帝”的身份為諸葛亮“背書”,於是,便有了鄧芝出使東吳這件事。

五面受敵,諸葛亮如何成功處理蜀漢的最大危機之一?

鄧芝出使吳國。來源/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歷史上,出使東吳的使臣確是鄧芝。不過,諸葛亮倒是不必擔心此舉會違背劉備的意願。據《三國志·鄧芝傳》記載:“先是,吳王孫權請和,先主累遣宋瑋、費禕等與相報答。”雖說東吳在夷陵之戰中取得勝利,但也是損失慘重;挑起戰鬥的蜀漢更慘,“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這樣的“雙輸”局面,讓吳蜀不得不放下仇隙,選擇重新聯合。

然而,這只是暫時的。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深慮權聞先主殂隕,恐有異計”,不得不令蜀漢嚴陣以待;曹魏政權平穩過渡,錯過夷陵之戰的曹丕,難免會蠢蠢欲動;於是,選擇權就來到了孫權這裡:是繼續與蜀漢聯盟,共同對抗曹魏,維持三足鼎立的局勢;還是冒著唇亡齒寒的風險,在曹丕來不及出兵之時,快速滅亡蜀國,實現“全據長江”的戰略規劃,進而與北方分庭抗禮?

面對孫權的舉棋不定,諸葛亮明白,他應該爭取這個“盟友”。所以在諸葛亮的本傳中,我們能看到:儘管“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但諸葛亮仍沒有選擇立即出兵,而是在第一時間內遣鄧芝出使東吳,成功穩住孫權。如此局面,鄧芝的口才固然重要,但也有一些現實原因,讓孫權不得不放棄進攻蜀國的打算。

小說中,孫權應當先攻兩川峽口,後徑取涪城。可惜這個想法雖好(劉備就是這麼入成都的),卻不適用於孫權。

歷史上,劉璋在益州時,未曾對永安多加重視,故而劉備召集後方援兵時,諸葛亮、張飛、趙雲能輕鬆透過峽口,“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實現了快速入蜀。深知永安縣為“益州福禍之門”的劉備,在夷陵兵敗後,也冒險坐鎮於此,屯兵佈防,將其打造成蜀漢的邊陲重鎮。

永安能成為蜀漢“東大門”,得益於其地理位置。其扼守三峽中的瞿塘峽,此地水流湍急,難以行舟,為“天下至險之處”。所以,大軍自秭歸西行,多登臨北岸,走相對平緩的陸路。劉備據守於此,修築路障,增強防衛;後續趕來的諸葛亮、李嚴,繼續在北岸佈防重重,並設有重兵把守。距離永安不遠的江州,亦設定督區,以隨時支援。有永安-江州防線的存在,東吳軍隊即便溯江而上,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突破峽口入川。

五面受敵,諸葛亮如何成功處理蜀漢的最大危機之一?

三國三峽地區形勢圖。來源/宋傑 《三國兵爭要地與攻守戰略研究》

對孫權而言,若東吳無法在短時間內滅亡蜀漢,就不能“全據長江”,與曹魏劃江而治;而且,這反而會讓曹丕抓住時機,趁勢出兵。一旦蜀漢無法抵抗,東吳不僅佔不到便宜,反而會陷入獨木難支的境地,唇亡齒寒之危,近在眼前。

平定南中,蜀漢的轉折點

諸葛亮擔心孫權攻蜀,並非沒有道理。別的不說,南中豪強、土著作亂期間,也曾與孫吳暗通曲款。

建安末,孫權攻殺關羽,得荊州,將劉璋遷至秭歸,令其遙領“益州牧”,鼓動益州舊人起兵。大約在夷陵之戰後,劉璋去世,孫權又加封劉璋次子劉闡為益州刺史……結果劉備兵敗後,永嘉太守黃元便匆匆起兵;益州豪強雍闓見狀,攛掇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叟王高定、蠻王孟獲一起作亂,殺蜀漢建寧太守正昂、越巂太守焦璜、益州從事常房(即常頎);就連剛上任的益州太守張裔,也被綁成粽子送給了孫權。

不難看出,包括蠻王孟獲在內的南中豪強,就算要趁機作亂,也應該選擇與孫權合作,而非小說中提到的曹丕。這或許是孫權打算攻蜀的一個前提。所以諸葛亮在穩住孫權後,就要儘快解決南中這個不穩定因素,此舉不僅能進一步打消孫權西進的野心,還能扭轉蜀漢政權的劣勢。

蜀國此時的劣勢在哪兒呢?

夷陵之戰大敗,蜀國的錢、糧、物資、軍隊以及一批青年將官,“一時略盡”。劉備去世後,各地人心惶惶;新君即位,又有新一波的利益糾紛隨之而來;南蠻作亂,亦再次加劇了這次惶恐感……因此,縱使諸葛亮在建興元年(223)便已經開府治事、執掌大權;但直到建興三年(225)春,他才親自率軍前往南中平叛。不是諸葛亮不想去,而是元氣大傷的蜀國真的折騰不起。《三國志·後主傳》雲“建興二年”事,亦只有八個字:“務農殖穀,閉關息民。”

經過一年多的修養,諸葛亮終於決定征討南中。只是,該採取怎樣的策略呢?

東漢時,朝廷以武力手段強行鎮壓羌亂,羌人不服,百餘年間數次叛亂,硬生生把朝廷的徵西將軍、破羌將軍砸成了“鐵飯碗”。故有人認為,羌亂是導致東漢王朝傾頹的一個主要原因。有此前車之鑑,諸葛亮採取了馬謖提出的“攻心計”,在平定南中各郡後,他施恩於當地豪強,不僅沒有留兵南中,反而將孟獲、孟琰、爨習等南中豪強收為屬官,以增進他們對蜀漢政權的歸附與認同感。

這樣做的好處是,蜀漢不僅收穫了南中豪強的忠誠,也得到了大批資源與人口。據《資治通鑑·魏紀二》記載:“亮於是悉收其俊傑孟獲等以為官屬,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以給軍國之用。”又據《三國志·李恢傳》記載:“(亮)徙其豪帥於成都,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於時費用不乏。”

諸葛亮對南中的開發,有兩項收穫不容忽視。一是當地的銅、鐵礦資源。滇東北與川西南(即川滇銅礦帶)是中國著名的銅礦分佈帶之一,位於其下游的蜀國在平定南中後,取銅甚為方便。這是劉備執政時期沒法比擬的。

據《南齊書·崔祖思列傳》記載:“劉備取帳鉤銅鑄錢以充國用。”又據《中國鐵錢》引洪遵《泉志》記載:“直百五銖有鐵錢,重五銖四絫,輪郭重厚,文字湮晦。”

用帳鉤銅來鑄錢,仍是杯水車薪,故而劉備還鑄造了“直百五銖”鐵錢。這兩則材料均反映出了蜀國銅料不足的窘境。這是因為,三國以前,巴蜀乃至南中地區皆有非常豐富的銅礦資源。著名的三星堆、金沙等古蜀遺址中,便有大量青銅器出土。西漢時,巴蜀因“家有鹽銅之利”,成為漢朝兩大產銅地之一。漢文帝就曾賜給寵臣鄧通一座嚴道銅山,使其自行鑄幣。

但銅礦畢竟是不可再生資源。隨著漢朝對巴蜀銅礦的持續開採,其總量日益減少,東漢班固所作《漢書·地理傳》中,甚至已不見蜀地產銅的記載。反觀被羌、蠻佔據的南中,仍有大量鐵、銅礦有待開發。如越雟、俞元、來唯、朱提、堂琅等地,後世皆以產銅而著稱。蜀漢的經濟體系依託於大面值銅幣(如“直五百銖”“太平百錢”與“定平一百”等),輔之以蜀錦。諸葛亮平定南中,解決了銅料不足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蜀國搖搖欲墜的經濟體系。

除銅礦資源外,諸葛亮在南中的另一項重大收穫,就是“勁卒”。南中豪強歸心後,諸葛亮便“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組建了大名鼎鼎的無當飛軍。南中多險阻,羌、蠻世代居於此,極為擅長山地作戰。在這種環境下,人人都是猿臂善射之輩,同時代聞名天下的丹陽兵、泰山兵、青徐兵,也是這般成長起來的。

解決了經濟問題,又訓練出了一批精兵。蜀漢因“劉備去世”而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至此已消弭於無形。經過休養生息的蜀國,經濟走上正軌、軍隊得到補充,逐漸有了中興氣象。這倒是令人好奇:在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時,曹丕為什麼沒有對蜀漢出手呢?

吳魏之爭,蜀漢平穩過渡

如上所述,小說提到的五路大軍中,孫權與南蠻不會與曹丕合作。對南中豪族、蠻人而言,能配合到他們的東吳,才是好的合作物件;而問題的關鍵是,孫吳也選擇與蜀漢握手言和了。唇亡齒寒的道理,毋庸贅言;需要補充的是,孫權之所以答應與蜀漢重修舊好,恐怕也是因為,他早已料到曹丕有一天會跟他翻臉。

魏文帝曹丕,是個愛翻舊賬的人。曹洪、于禁、張繡等人早年得罪他後,都遭到過報復。夷陵之戰前,孫權為了自保,不惜向曹丕稱藩,成了大魏吳王。按照慣例,孫權要把自己的繼承人送到洛陽為質。可太子孫登是孫權精心培養的接班人,他又怎會捨得將其交出?

於是,孫權一邊採取“拖字訣”忽悠曹丕,一邊又透過高超演技騙過前來出使的魏臣浩周,使後者不惜以全家老小的性命為孫權作擔保。等曹丕回過神來,孫權早已秘密派遣太中大夫鄭泉“聘於漢”,暫時解決了蜀漢這個後顧之憂。如此,他也就不怕曹丕了。

公元222年,孫權復叛,曹丕大怒,自許昌南征,攻之,大破東吳將領呂範、孫盛、諸葛瑾等人,後因疫疾而退去。此後數年中,曹丕兩攻廣陵,魏吳之間摩擦不斷,各自陳兵江岸。曹丕繼位之初,青州兵曾產生譁變,“擅擊鼓相引去”。故田餘慶先生認為:曹丕在公元224年發動的廣陵之役,只是以徵吳為名,以達到奪臧霸兵、整肅青徐兵的政治目的。

不管是哪種可能,曹丕進行大動作時,恰好是蜀漢“務農殖穀,閉關息民”的這一年。可見魏吳之間的摩擦不斷,反倒讓蜀漢有了安穩發展的機會。至225年10月,曹丕“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後因天寒舟不能行而返。次年6月,帝崩於洛陽,明帝曹叡即位。不久後,諸葛亮引軍坐鎮漢中,開始了他的北伐大業……

坐鎮漢中,打造軍事基地

曹丕當了七年皇帝,對內進行一系列改革,消除不穩定因素;對外征討東吳、北疆,鞏固了曹魏基本盤,算是小有作為。其在任期間未曾進攻蜀漢,小說中的“安居平五路”也就不復存在,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的假設:除東吳、南蠻外,北方的三路大軍是否有進攻蜀漢的可能呢?

五面受敵,諸葛亮如何成功處理蜀漢的最大危機之一?

三國漢中地區形勢圖。來源/宋傑《三國兵爭要地與攻守戰略研究》

先看曹真這一路,他欲從京兆出發,自陽平關攻取漢中。首先,這條行軍路線就有很大問題。如上圖所示,距離京兆最近的是子午道,而非褒斜道;歷史上,曹真自長安攻漢中,走的也是子午道。但選擇這條路線,就很難翻山越嶺抵達陽平關;更何況,他也不會做這種舍近而求遠的事。

五面受敵,諸葛亮如何成功處理蜀漢的最大危機之一?

古代蜀道示意圖。來源/王蓬《中國蜀道》

其次,魏軍以陽平關為突破口,殊為不智。一方面,曹魏軍隊想要跨越秦嶺抵達陽平關,就需要走褒斜道,可這條路線上的多處路段都需要人沿著河谷的絕壁之處攀緣而行,可謂“難於上青天”。如此崎嶇蜀道,就算曹魏派出大軍,也只能沿著險道走成一條“細線”,無法鋪開兵馬,形成較大規模的攻勢。

另一方面,就算曹真能帶軍來到陽平關下,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攻克此地。漢末時,陽平關就是爭奪漢中的關鍵之地,曹操攻張魯時,“張魯使弟衛與將楊昂等據陽平關,橫山築城十餘里”,曹操“攻之不能拔,乃引軍還”。劉備攻漢中,亦在陽平關與夏侯淵、張郃相拒,後於此地與曹軍決戰,大勝之。蜀建興五年(227),諸葛亮至漢中,也曾“營沔北陽平、石馬”,對陽平關十分重視;距離此地不遠處的黃沙,後來還成了蜀漢大規模屯田之地。

要之,褒斜道險峻難行、陽平關易守難攻、蜀漢對此地的經營,都表明了:曹真想要從陽平關進軍,是難以成功的。那麼,若曹魏從孟達這裡進軍,又當如何呢?

策反孟達,北伐的探路石

孟達是個降將,還是個反覆無常的降將。其所在東三郡(曹丕後來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為新城,以孟達為新城太守),又恰好位於魏、蜀、吳三國交界之處,這足以讓他遊走於三方之間,待價而沽。而這樣的“中間地帶”,之所以能在亂世中夾縫生存,一個主要原因是:大國若對其派兵征討,費時費力不說,還容易將其推給對方;因此,不如以利誘之,使其成為自身臂助。南北朝時期的仇池古國能在數百年間屹立不倒,便得益於此。

五面受敵,諸葛亮如何成功處理蜀漢的最大危機之一?

上庸郡與三國位置關係。來源/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標註/瀛洲海客

孟達在投降後,仍鎮守東三郡,保持著相對獨立的地位。這並不奇怪。建安初,臧霸率泰山諸將來降,曹操“割青、徐二州,委之於霸”。兗州之亂時,泰山將徐翕、毛暉叛亂,後為臧霸庇護,曹操令劉備前去討要,反而被他拒絕。即便如此,曹操也沒有立即發作。直到建安中,曹操破袁紹,臧霸等泰山諸將才遣子為質;曹丕即位後,以徵吳為由奪臧霸兵,青徐兵這才被牢牢掌控起來。

可見,曹魏在對待這些手握重兵的軍閥時,態度十分謹慎;且與位於中原腹地的臧霸相比,駐守上庸郡的孟達也相對更自由一些。如此一來,曹魏便不太可能從孟達這裡借道,畢竟曹操當年逼反馬超時,就使用了一招“假道伐虢”之計;以孟達之反覆,一旦他感受到威脅,就會選擇再次“跳槽”。

據《華陽國志·漢中志》記載:“後蜀丞相諸葛亮將北伐,招達為外援,故貽書曰:‘嗟乎孟子度!邇者劉封侵凌足下,以傷先帝待士之望,慨然永嘆。每存足下平素之志,豈虛託名榮者哉!’都護李嚴亦與書曰:‘吾與孔明並受遺詔,思得良伴。’吳主孫權亦招之。達遂背魏通吳、蜀,表請馬弩於文帝。”

曹丕去世後,孟達在朝中孤立無援,心生叛意,於是頻繁與東吳、蜀漢通訊。是以,小說中稱李嚴一封手書能令孟達退兵,的確是有可能的。據《太平御覽》引司馬彪《戰略》記載:諸葛亮與孟達早已暗通書信,約定共同起兵。顯然,諸葛亮把孟達當成了探路石,用以掩護其接下來的北伐。只可惜,孟達行事不密,提前走漏風聲,最終身死族滅。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孟達事洩系諸葛亮所為,這就見仁見智了。

合縱連橫,軻比能的野望

曹魏勢大,一家不可敵,須聯合對抗,這幾乎是除曹魏之外所有勢力的共同認知。除了蜀漢與東吳之外,也包括草原上的鮮卑部落。小說中,曹丕驅使鮮卑首領軻比能南下攻蜀,也不可能實現。

歷史上的軻比能,曾得到鮮卑各部的一致認可,被推舉為盟主。草原部落尊奉強者,“以力為雄”,因而軻比能想要更進一步,成為匈奴冒頓、鮮卑檀石槐這樣的雄主,就要統一鮮卑各部、並正面擊敗中原政權。所以,軻比能能暫時向曹魏低頭,乃至受其驅使;但只要一有機會,他同樣會選擇反攻曹魏。

劉備去世時,軻比能正被曹魏“暴揍”。為避免草原一統,田豫、牽招、梁習這些地方鎮守,輪番出手,強行干預鮮卑內鬥,軻比能每次快要冒頭時,都會被他們像“打地鼠”一樣給敲回去。直到諸葛亮北伐,軻比能才再次看到了機會。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記載:“亮圍祁山,招鮮卑軻比能,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應亮。”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軻比能在石城與之遙相呼應;而就在前不久(230年),孫權也曾出兵征討合肥。儘管曹魏實力雄厚,但同時面對東、西、北三個方向的進攻,也是較為勉強。故而對軻比能的存在,曹魏邊將一直十分忌憚。

不久後,軻比能擊敗宿敵步度根,破壞了鮮卑內部的平衡。幽州刺史王雄見狀,不惜採取暗殺的手段將其擊斃。軻比能死後,原本快要被統一的鮮卑各部,頓時亂作一盤散沙,曹魏北境的壓力也就不復存在了。

參考資料:

1、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7

2、常璩撰,劉琳校注《華陽國志校注 修訂版》,成都:成都時代出版社,2007。6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作者:瀛洲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