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李清照大俗大雅之詞,卻滿含大悲大痛,成《宋詞三百首》壓軸之作

作者:由 解憂文史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25

中州盛日是什麼日子

李清照大俗大雅之詞,卻滿含大悲大痛,成《宋詞三百首》壓軸之作

李清照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前半生泛舟歌舞,“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後半生浮萍漂泊,“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是一種不幸,也是一種幸運,倘若李清照沒有經歷如此人間困頓,我們又怎能聽聞這般靈魂搗詞?

宋廷偏安、國土罹難,這已夠在她細膩的心海里掀起巨濤波瀾,可偏偏這時候丈夫又無恥做了逃兵,頓時她心中的山河也隨著大宋一起崩塌了。

李清照決定各奔東西,她跟隨遷移大軍一路向南,受盡了坎坷,最終才得以在臨安暫時歇腳。公元1150年的元宵佳節,李清照是在異鄉異地獨自一人度過的,就在這一天她寫下了人生最為大俗大雅的一首詞。

李清照大俗大雅之詞,卻滿含大悲大痛,成《宋詞三百首》壓軸之作

《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這首詞被不少文人稱一讀便“為之涕下”,其傷今追昔的感傷力度決不亞於任何一首李詞。此詞很有特點,全篇用語極為平易,無複雜的手法或技巧,但卻是大俗大雅,甚至於化俗為雅,沒有一字說哀但哀情卻溢於言表,以此展開了一場大悲大痛。下面我們就一起欣賞這一首詞壇的大手筆之作。

李清照大俗大雅之詞,卻滿含大悲大痛,成《宋詞三百首》壓軸之作

李清照起篇就接連來了三個問句,第一問:人在何處?第二問:春意知幾許?第三問:次第豈無風雨?這在同類作品中是很少見的。這三個疑問與“謝他酒朋詩侶”構成了上片的四處轉折,即每一個轉折的前兩句都是寫臨安之盛,而轉折則帶有李清照個人強烈的悲傷色彩。

上片12句,每三句為一段,每一段的格式是:兩句喜,一句悲。比如,“落日熔金,暮雲合璧”,是說陽光晝如金、早月映晚霞,這本該是極其壯麗的景象,而李清照卻以“人在何處”結尾,點明自己不屬於這裡,這裡的一切喧囂都彷彿與之絕緣。所以即便是有人駕著“香車寶馬”來招呼她同玩,她也是不肯前往。

李清照大俗大雅之詞,卻滿含大悲大痛,成《宋詞三百首》壓軸之作

嗜玩如命的李易安居然謝絕了這種邀請,就好比餓了幾天的獅子拒絕送到嘴邊的美餐一樣,要知道以前的她可是“沉醉不知歸路”的傢伙,有酒必喝、有場必到,可如今她再也沒有心情。

兩句喜跟一句悲的寫作方式有一大好處,那就是能以臨安客觀的現實的熱鬧,對比李清照心中主觀的思想的淒涼。四處轉折最為生動的是第三段,李清照雖然親眼看見了元宵節是“融和天氣”,可她卻淡淡一轉:難道轉眼間就不會驟降風雨嗎?

我們自然清楚她所隱喻的是什麼,是她跌宕起伏的人生,是那大宋王朝的命運,正如她筆下的元宵佳節一樣,說不定突然就大變天,國破家亡,物是人非。

李清照大俗大雅之詞,卻滿含大悲大痛,成《宋詞三百首》壓軸之作

上片中李清照用客觀與主觀對比,下片中她用舊都汴梁與今都臨安對比。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中州即汴京,“三五”即正月十五元宵節,李清照回憶起往昔,猶記得與閨門女子共耍閒暇遊戲的歡快。那時的自己確是萬般迷人,“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翠鳥羽帽,金絲雪柳,爭濟翹楚,那叫一個意氣風發!

可如今,如今……“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人已憔悴,也懶得裝扮,只好夜間出門,不讓人看到此等狼狽模樣。最好是連門都不要出,“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李清照大俗大雅之詞,卻滿含大悲大痛,成《宋詞三百首》壓軸之作

最後一句看似輕鬆,卻又陡生波瀾,這表明李清照一方面希望參與進這場盛世狂歡之中,去享受元宵盛況帶來的慰藉,可另一方面她又害怕觸景傷情,又想起往日的事情。對此她十分矛盾,只好採取折中之策,即自己不參與,而透過他人的歡愉悄悄地汲取來之不易的快樂。

這首詞使用了當時大量的俗語,所以可稱之為大俗,但其所呈現出的高雅意境卻非尋常雅語可比,而其大悲大痛之處則不用小解明言了。或許正是出於對這方面的考量,《宋詞三百首》將其收錄為最後一首,成為壓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