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關羽本來有機會逃走,奈何犯了兩個錯誤卻命喪荊州

作者:由 鍋鍋說歷史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2-03

關於奈何的成語

導語

:按照《

三國演義

》中的情節,關羽在樊城戰場上知道了呂蒙拿下了荊州,帶領手下返回,想重新奪回荊州。可是關羽南下還沒有多長時間,東吳大軍就開始圍攻他。這個時候,關羽底下的將士也知道了荊州丟失的明確訊息,瞬間沒了鬥志,很快東吳大軍就打敗了他們。沒有辦法,關羽只好跑到了

麥城

守護,而且還讓遣廖化趕往上庸求救。可是待在上庸的孟達和劉封不想出兵,關羽沒有辦法了,沒過多久他在突圍的時候被俘,最後死在了東吳。

關羽本來有機會逃走,奈何犯了兩個錯誤卻命喪荊州

在這我們要說一個成語,這個成語起源於東吳大軍攻打關羽時的樣子,這個成語就是

“鼓角喧天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鼓聲和號角聲響徹雲霄。小說裡講這段關於關羽敗走麥城的故事,和真正的歷史還是差距比較大的。按照小說的說法,關羽確認呂蒙佔領了荊州後,非常生氣,帶兵南下,東吳大軍就在關羽回到荊州的途中開始圍攻,這就讓關羽只好退回麥城。可是,真正的歷史中故事

不是這麼發展的

關羽本來有機會逃走,奈何犯了兩個錯誤卻命喪荊州

根據《

三國志呂蒙傳

》所講的:“關羽回去後,在路上,好幾次讓人跟呂蒙聯絡,呂蒙也後待來使,在城裡轉悠,挨家挨戶打招呼。關羽回來之後,知道了訊息,都知道了家裡人沒事,待遇很平常一樣,所以關羽的將士不想奮鬥了。恰逢權尋到了,關羽知道自己孤苦無依,就去了麥城,向西到了漳鄉,大家都聽關羽的安排。”這恰恰證明了兩件事,第一這個時候呂蒙還沒有開始進攻關羽,還有關羽前去麥城跟東吳的軍隊

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他就是暫時待在麥城的。

關羽本來有機會逃走,奈何犯了兩個錯誤卻命喪荊州

到了這個時候,東吳才正式開始對關羽

開始包圍

,可是他們一開始用的根本不是武力進攻的計策。《三國志吳主傳》是這麼說的:“孫權誘導他。關羽假裝投降,在城牆上立幡旗。”《三國志吳範傳》對這件事也有記載,這恰恰證明了孫權一開始是想著勸降來著。那個時候關羽也

同意投降。

關羽本來有機會逃走,奈何犯了兩個錯誤卻命喪荊州

可是,關羽的投降根本不是真降,而是

假降

,想用這個迷惑孫權,找到機會逃回益州。可是,孫權一直對關羽的投降表示懷疑,所以去找了術士吳範。吳範用八個字回答他:“彼有走氣,言降詐耳。”話說得神乎其神,可是他表達的很清楚:關羽是假降。所以,孫權讓朱然和潘璋阻止了關羽跑到益州。後來潘璋還在漳鄉

抓住了關羽。

關羽本來有機會逃走,奈何犯了兩個錯誤卻命喪荊州

這裡我們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關羽向南撤兵之後是不是真的

無路可走

了呢?其實並不是這樣,只不過關羽犯了兩個很大的錯誤要了他的命。他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

三國志

》裡記載的他跟呂蒙的故事,雖然說那個時候關羽這麼做是想了解江陵還有公安的真實情況,可是同時這樣自己的行蹤敵人都知道了,呂蒙可以很容易的就知道關羽的動向,然後很快制訂圍殲計劃。從後來事情的程序來說,呂蒙可以很快殲滅關羽,就是因為關羽去哪他都知道才導致的。

關羽本來有機會逃走,奈何犯了兩個錯誤卻命喪荊州

關羽所犯的第二個錯誤同樣出現在《

三國志呂蒙傳

》中,這個錯誤就是“乃走麥城,西至漳鄉”。這個時候他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跑去宜都從那個地方路過回到益州,可是他卻選擇去往麥城和漳鄉那一塊地區。說到底他還是想找到機會拿下荊州。這個錯誤的決定反而給了東吳大軍

攻打關羽的良機

關羽本來有機會逃走,奈何犯了兩個錯誤卻命喪荊州

結語

:《三國志陸遜傳》對這件事進行了

詳細講解

,陸遜這麼做就相當於斷絕了關羽透過水路跑到益州的路。而《三國志潘璋傳》裡又說:“權先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潘璋這麼做,又把關羽從西北跑到上庸的路斷了。這麼看起來,關羽可以退的路都被吳軍封

死死的,他可以說是插翅難飛了他,被俘最後被殺死也就

不覺得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