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鬧災荒時百姓想了一辦法,到此人家蹭吃蹭喝,乞討的碗比臉盆都

作者:由 奇趣談史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2-04

什麼叫做含義

明末書法大家王鐸被世人稱為“神筆王鐸”,吸取百家之長,下筆張弛有度,大氣磅礴,留下來的作品非常多,日本、東南亞等地也深受歡迎,繪畫方面吸取前人經驗,以水墨畫為主,尤其擅長繪製名山大川,許多作品被列為國家級文物。

王鐸身上還曾有過許多趣事,尤其是“王鐸舍飯”的故事,崇禎末年天下大亂,不幸趕上災荒,到處都是蝗蟲飛舞,尤其是孟津地區,天災非常嚴重,天氣反常導致黃河決堤,莊稼顆粒無收,種種災禍面前,老百姓流離失所甚至出現了吃人的慘劇。

王鐸因為仕途不順返回家中休養,正好趕上了災荒爆發,看著流離失所的老百姓,王鐸不忍心,請求官府開倉放糧,靠做官積攢的關係到處募捐,籌集到善款之後換成糧食運到家鄉,為了保證災民們都能吃上飯,王鐸在自家門口開設粥鋪接納災民。

鬧災荒時百姓想了一辦法,到此人家蹭吃蹭喝,乞討的碗比臉盆都

剛開始王鐸的善舉迎來了眾人讚歎,然而時間一長,知道這裡有免費的粥,越來越多的災民趕來,這些人每天都會吃掉大量糧食,甚至有的人有大盆來裝,有的人則等上一整天只有小小的一碗。

為了杜絕這種現象,王鐸授意前來領粥的人只可以用碗,並且一次只能領一碗,災民們從土窯中發現了一種瓦碗,外觀看似像碗,容量卻非常大,直到今天當地還經常笑稱:“又不是吃王鐸家的飯,為什麼還要用大碗?”。

王鐸為人正派,直來直去的性子讓他差點丟了命,喜歡說真話的王鐸惹怒了許多人,仕途之路異常坎坷,自小接受儒家教育讓王鐸心懷天下,出身窮苦的他可以感受到百姓的痛苦,由於結識了許多東林黨人,為人處世更有君子風範。

鬧災荒時百姓想了一辦法,到此人家蹭吃蹭喝,乞討的碗比臉盆都

人到中年的王鐸家中突生變故,父母相繼去世,天下動亂不堪,這些切身感受讓王鐸的精神得到了洗禮,“國家不幸,詩家幸。”,王鐸將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文學創造中去,結合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創造出超然脫俗的墨跡。

中年苦難成了王鐸人生的分水領,之前做官得罪了不少人,即便被施以杖刑也淡然應對,二十多年時間裡,不畏權貴,多次遭到貶謫,前文提到王鐸與東林黨人來往密切,東林黨創世人顧憲成也曾被貶官回鄉,無奈之下做了一名教書先生,廣泛傳播自己為官處事的理念。

許多經歷相同的弟子們得到顧憲成教誨,逐漸形成了一股影響極大的政治勢力,這些人被稱作“東林黨”,王鐸做官的時候,朝廷被閹黨控制,兩個派別彼此爭鬥,勢如水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鬥爭中,無人倖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派別,因為痛恨閹黨專權,王鐸加入東林黨。

只不過魏忠賢勢大,為了打擊東林黨人,閹黨成員特地撰寫了一本《東林點將錄》,照顧大字不識的魏忠賢,好讓他知道哪個人是東林黨派,擔任的官職又是什麼,改編成評書說給魏忠賢,用盡了一切諂媚之心。

鬧災荒時百姓想了一辦法,到此人家蹭吃蹭喝,乞討的碗比臉盆都

王鐸中舉以後,得到同鄉時任兵部尚書喬允升的提拔,兩人結為好友,影響了王鐸的政治生涯,喬允升本是東林黨人,又把王鐸介紹進了這個圈子,幾個人相見恨晚,立志共同輔佐江山社稷。

1626年,閹黨在爭鬥中取勝,魏忠賢特地命人撰寫《三朝要典》,表彰自己的功德,甚至還有了立碑入聖的想法,王鐸身為翰林院檢討,撰寫書籍自然要他來主持,只不過王鐸嚴詞拒絕,聯合眾人罷工,讓魏忠賢碰了一鼻子灰。

此時的王鐸還不知道自己將要大禍臨頭了,惹怒了魏忠賢意味著自己的政治前途黯淡無光,隨後大明王朝內憂外患,李自成的農民軍和遼東後金軍隊相繼崛起,王鐸深明大義,自然不會示弱,然而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註定是一場悲劇。

皇太極領兵來攻,朝廷逐漸分裂成兩排,一派堅持抵抗,另一派卻想委屈求和,崇禎也想著南遷躲避戰火,不過大臣們堅持反對,王鐸嚴詞批評求和派苟且偷生,激怒了崇禎,導致貶官。

鬧災荒時百姓想了一辦法,到此人家蹭吃蹭喝,乞討的碗比臉盆都

捱了打的王鐸沒有放棄,繼續說:“言邊不可撫,事關宗社,為禍甚大,懍懍數千言。”崇禎再次動怒,重打80大板,訊息一出,王家上下都在擔憂王鐸的生命安全,王鐸卻毫不在意,堅持上奏皇帝不可求和。

甚至搬出了《中庸》,告誡崇禎:“力言加派,賦外加賦。白骨滿野,敲骨吸髓,民不堪命。有司驅民為賊,室家離散,天下大亂,致太平無日。”此話一出,崇禎沒有任何迴應,想來是對王鐸極其失望了吧。

眼見自己的政見無人支援,王鐸索性回家,家庭變故讓他失去了父母妻兒,1642年,飽經滄桑的王鐸寫成《贈張抱一草書卷》,書中充滿了失意、痛苦,這卷傳世之作堪稱王鐸書法的巔峰。

鬧災荒時百姓想了一辦法,到此人家蹭吃蹭喝,乞討的碗比臉盆都

順治年間,王鐸受清朝冊封為尚書,死後被追封為太保,諡號文安,墓地現存於河南偃師市,靠近帝王陵墓風水極好,只不過因為修建進出設施,導致墓地損毀,令人惋惜。

參考資料:

【《清史列傳》、《明季南略》、《清史稿》卷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