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韓國梨泰院踩踏事故後,我們該如何關心倖存者?

作者:由 時代週報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2-05

雖然怎麼怎麼樣但是怎麼怎麼樣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陳玖陽

當地時間10月29日晚,韓國首爾龍山區梨泰院舉辦萬聖節活動,當天湧入約10萬人,發生嚴重踩踏事故。截至10月31日13時,事故已造成154人死亡,其中包含4名中國人。

事故發生後,在現場被救出的中國倖存者在社交媒體發文,稱自己在醫院反覆回想事故場景並感到窒息,在醫院渾身發抖急需心裡援助。

在韓留的中國學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受到了極大的心理衝擊,難以入睡。也有留學生哭著錄影片,稱難以承受。

為解決倖存者或遇難者家屬等群體的心理問題,10月30日,韓政府宣佈將從即日起將成立“梨泰院事故心理救助組”,為傷員家屬提供心理治療。

那麼,事件當事人需要什麼樣的心理救助?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二級教授許燕認為,無論是事故倖存者、遇難者家屬、目擊者甚至受影片影響的網友,有閃回災難場景,恐懼、哭泣、失眠甚至產生愧疚感的情況,都是創傷後的應激反應,對這些反應不用過度恐慌。

她呼籲,在韓留學生此時可自發組織儘快去陪伴倖存者和遇難者的親友,專業的心理援助也應儘快跟上,國內專業心理援助機構也可主動為在韓的中國留學生提供心理援助。

許燕同時提醒,當創傷後反應持續時間超三個月甚至一年時,應儘快尋求醫生幫助,必要的話可選擇回國接受治療。

韓國梨泰院踩踏事故後,我們該如何關心倖存者?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30日,韓國首爾,在梨泰院地鐵站外面的臨時紀念碑旁,民眾在萬聖節期間發生致命踩踏事件的事發地哀悼。(圖源:視覺中國)

愧疚也是創傷後的一種反應

雖然逃過了一劫,但這場韓國曆史上傷亡最慘重的踩踏事故給倖存者造成的心理陰影是難以消散的。

狂歡成了噩夢。在梨泰院踩踏事件發生後,有中國留學生在社交媒體發帖稱,自己被救出後,在醫院感受到了恐懼與窒息,渾身發抖。不斷回憶起事故發生時的畫面,並對遇難者和自己發帖“佔用公共資源”產生愧疚感。她認為自己急需心理醫生的幫助。

對於這樣的情況,許燕認為,由於踩踏事故發生得很突然,在現場的人員剛開始可能不知道問題嚴重性,當自己被人群擠壓踩踏並無力控制現狀時,會產生極大的恐懼感,會有尖叫、痛哭或者被嚇到呆滯的反應。即使在事件結束後,這種反應也可能會延續到後續生活中。

事實也正是如此,不少倖存者以“絕望”形容此次事故,並表示事後只要一回想到當時的畫面,就會產生類似窒息的感受。

“當事人目前還處在創傷後反應的階段,會有一些創傷反應的表現特徵,比如感受到恐懼、痛哭、尖叫等,可能還會出現閃回現象,即腦海中不斷浮現當時的場景,並由此焦慮、悲傷,失眠等。”許燕說。

同時,她還提醒,在提供心理援助時也不要忽略那些不哭不鬧、表現相對呆滯的倖存者或遇難者家屬。“由於每個人表達情緒的方式不同,雖然經歷了同樣的創傷,但他們的表現或許會使其容易被忽略。”

10月31日,在首爾地鐵梨泰院站出口附近,民眾紛紛獻花悼念踩踏事故遇難者。(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對於倖存者對遇難者和“佔用社會資源”所產生愧疚感,在許燕看來,這也是創傷後的正常反應。“倖存者之所以會有愧疚感,或是因在現場面對身邊人去世時感到無能為力,也因為他們仍用社會上未經歷過災難的‘平常感受’來審視自己,認為自己‘不應該這樣’。但實際上,這種反應是正常的,且往往不是主觀意識可以控制的。”

因此,許燕呼籲,當地留學生可以去陪伴、傾聽、安慰倖存者,讓他們的情緒能夠表達出來,並注意不要說出類似“要堅強,要勇敢” 的話。在她看來,晚上是創傷群體最孤獨最恐懼的時刻,這時最好也要有人陪伴。

應警惕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發生

親友的陪伴固然重要,專業的心理援助也不可缺少。

許燕呼籲,當事人可在儘快在當地尋找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因為不專業的機構可能會對當事人造成心理上的“二次傷害”。“如果因為語言問題或社會資源分配問題無法獲得妥善的心理援助,可聯絡國內的專業的援助機構,如北師大、華中師大等對外的心理援助機構。這些援助機構也可主動開展對在韓中國留學生提供線上心理援助的專案。”

除了事故倖存者外,現場目擊者、遇難者的家屬和朋友、當地留學生,甚至是看到現場影片的網友都有可能會有創傷後反應,但根據受傷嚴重程度、物理和心理距離等因素,創傷後反應的強弱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在此情況下,許燕建議,需優先安撫援助事故倖存者和遇難者家屬、現場目擊者等受到最大沖擊的群體。

時間雖是最好的醫生,但不一定能“藥到病除”。

理想情況下,創傷後反應會在幾天或者幾個月內慢慢消失。許燕表示,當創傷反應超過三個月,並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時,就應該警惕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發生。

創傷後應激障礙(簡稱PTSD),是指人在經歷過情感、戰爭、交通事故或任何嚴重事故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精神疾病。當患者的創傷反應長時間並未消減,併產生抑鬱情緒、長時間失眠等反應,甚至產生自殺念頭等在臨床上非常嚴重的狀態,這時就會對患者的社會交往、個人的生活甚至人身安全產生影響,需要及時的救治。

韓國梨泰院踩踏事故後,我們該如何關心倖存者?

10月31日,民眾前往設於首爾廣場的梨泰院踩踏事故遇難者弔唁堂進行弔唁。(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對此,許燕建議,當發現自己的創傷反應持續時間較長時,應及時尋找醫生進行診斷並確定治療方案。“有些患者擔心,得病吃藥後會產生副作用。這個時候應該相信醫生能幫助自己,並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不用增加額外的心理壓力。”

在此次事故中,她建議倖存者或遇難者親友如果創傷後應激反應持續時間超過了一年,在當地又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可選擇回國接受治療。由於創傷後的社會支援系統至關重要,有家人朋友在身邊陪伴,或可以幫助其更好恢復。

除了心理上的幫助,韓國政府10月31日宣佈,將向梨泰院踩踏事故遇難者家屬發放撫卹金和喪葬費,並提供遺體運輸費。其中,遇難者家屬撫卹金為2000萬韓元(約合10。2萬元人民幣),喪葬費最高為15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7。7萬元)。傷者也可以領取撫卹金,金額在500萬到1000萬韓元之間(約合人民幣2。6萬元到5。1萬元)。

對於外籍遇難者,韓國外交部長官樸振31日在國會外交統一委員會全體會議上表示,正在考慮以補助踩踏事故本國死傷者的標準補助外籍傷亡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