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何以為家》: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最優養育就看這點

作者:由 田小伍66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1-07-12

父母去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最優養育就看這點

文/田小伍

01

最近,看了一部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故事是根據現實題材改編的,而現實更為殘酷。

影片獲得了第71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和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雖然故事的情節比較簡單,但我卻看得淚流滿面。

12歲的男孩贊恩,出現在法庭上,控訴自己的父母,理由是:父母只是生了我們,卻從沒有好好養育我們。

《何以為家》: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最優養育就看這點

贊恩一家住在貧民窟,父母生了很多孩子,把他們當賺錢的工作,隨著孩子的出生,家庭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

作為家中的長子,贊恩為了生存,聽從父母的指揮,販賣毒品,嚐盡人生百態。

雖然只有12歲,本該像正常的孩子一樣,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但他卻已然是一個成年人。

他的回憶裡只有虐待、拋棄、咒罵。

在如此悲慘的生存環境裡,贊恩看不到任何生活的希望。就像電影中臺詞一樣

:“你的兒子一出生就死了,連番茄醬都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可是你的孩子沒有。”

《何以為家》: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最優養育就看這點

只生不養,是一種可怕的輪迴。

贊恩的父母忙著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更多的時候,是把孩子用鐵鏈鎖起來,為了防止他們到處亂爬。

這讓贊恩感到絕望,他甚至痛苦地說:“我希望大人聽我說,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我以為我們能活得體面,能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

《何以為家》: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最優養育就看這點

生活中,有一些父母,根本沒有資格做父母,他們的所作作為,正在毀滅孩子的未來和希望。

《一首小夜曲》一書中有句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而只生不養的家庭,無異於謀殺現場。

《何以為家》: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最優養育就看這點

02

為人父母,生孩子是一種權利,但養孩子卻是一種責任。

上週末,辦公室的孫姐說,她在小區溜娃的時候,就差點和對方打起來了。

孫姐帶5歲的女兒,在小區的湖邊吹泡泡時,有一個差不多年紀的小男孩,無厘頭地拿著在河邊折下來的柳條,衝她們跑過來,一頓亂揮亂打。她們沒來得及躲開,女兒臉上被抽了一條血痕,頓時疼得哇哇大哭。

剛開始孫姐沒發脾氣,而是把小男孩帶到他奶奶身邊,和她嚴肅說了這件事。

他奶奶並沒有讓孩子道歉,而是幫孫子推脫說:“孩子不懂事,從小跟我著我們長大,爸爸媽媽工作比較忙,基本都在國外出差,我們也不會管,所以任性了點。”

聽到這裡,孫姐就有點火氣上來了,難道你孫子沒人管,我女兒就要捱打嗎?

孫姐說:“你讓孩子跟我們道歉,並且不能再拿柳條亂揮了,萬一再打到人呢?”說著就要去拿孩子手中的柳條。

男孩“哼”了一聲跑開了,繼續跑到別處玩柳條。

看到這一幕,孫姐急說:“你不教育,我幫你教育!”

老人家一看急了,很兇地推了孫姐一把說:“你一個大人,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於是就憤憤地走開了。

後來孫姐知道,孩子的父母都是高學歷,有自己的事業。

因為兩人平時工作很忙,就把孩子給奶奶帶。他們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回來看孩子一次。

我聽完這件事,一方面覺得很不可思議,但只生不養,把養育孩子的重任,都推給老人,這樣的事例,其實有很多。

李嘉誠曾說過,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何以為家》: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最優養育就看這點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曾寫道:

家長在孩子年幼時期多付出一些辛苦,往往有四兩撥千斤的功效。這個“付出”是天下最划算的“投資”。如果把這件事做反了,在孩子小時候不注意,不把教育孩子當回事,到孩子長大了,不知會有多少麻煩。

央視紀錄片《鏡子》中有句話:“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

當孩子成為了問題少年,做父母的才關注自己的孩子,為時已晚。

放棄工作可能只是錯過一個好的機會,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你錯過的可能是他整個人生。

《何以為家》: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最優養育就看這點

03

去年,杭州名校文瀾小學的招生告示,在朋友圈瘋傳。

告示中明確寫道:父母是阿里的不要!長輩帶大的不要!

學校可能認為,如果父母在阿里巴巴上班,工作壓力會比較大,也很忙,自然留給孩子的時間就不多;長輩帶大的,就更不用說了,父母從小缺席孩子的成長,可能孩子會與社會脫節。

當然這只是網友的推斷,並沒有得到學校的證實。

這讓我想到了隔壁鄰居家的孩子。

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孩子被判給了父親,母親一走了之。

等到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父親重組了新的家庭,又生了一個兒子。於是,就把他寄養在姑姑家。

畢竟不是親生父母,姑姑打不得罵不得,就任由他去,只管吃穿。

上了初中以後,他的學習一塌糊塗,行為習慣也越來越差。聽說在學校打架、勒索同學零花錢,甚至毆打老師。

前不久,因為偷錢買香菸,拿刀刺傷了小店裡人,被抓進了少管所。

就這樣,孩子的一生像倒掉的髒水一樣,被無情地被毀了。

有一種罪,叫生而不育。

《何以為家》: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最優養育就看這點

臺灣作家林清玄曾說:“對孩子來說,你只生不養,他與孤兒無異!”

犯罪心理學寫道,犯罪兒童主要來源群體,就是父母缺失於孩子的生活,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當。

而好父母即使再苦再累,也會把孩子放在第一位,關心他的生活和成長。

而這也許就是,我們能保護孩子的最好方式。

《何以為家》: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最優養育就看這點

04

前不久,阿里又上了熱搜。

原來5月10日,是阿里巴巴一年一度的集體婚禮日。

在婚禮上,馬雲尤其強調了孩子的重要性。

他說:“婚姻不是為了進一步積累財富,不是為了買房子,不是為了買車子,而是一起生孩子。要一起享受幸福美滿的生活,孩子是無價之寶,永遠記住,所有的東西都可能是別人的,都可能是假的,只有孩子才是真正自己的……”

然而,“生而不養”卻成了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哀。

最新的調查也顯示,有七成的中國父母沒有時間陪孩子。

心理專家指出,缺少父母關愛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性格易衝動,內心也比較脆弱,容易激情犯罪……

那為人父母,要怎樣養育自己的孩子呢?

1.與孩子多聊一次,儘量帶在身邊

作為父母,要儘量想辦法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最好能天天見到孩子。有實際困難的,應該由家長去克服,不要讓孩子來扛。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孩子10歲以前,父母的陪伴越多,多於他們溝通,孩子成長之後的麻煩就越少。

如果,不能經常見到孩子,即使為了謀生要外出打工,也要多給孩子打電話或者影片,讓孩子真實感受到父母的存在,盡最大可能滿足孩子的親情需求。

2.給孩子愛,而不是溺愛

關於愛和溺愛,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解釋道:愛和溺愛不是一個事情程度上的深淺,而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愛的本質是要給孩子自由、寬容、欣賞。

而對於“溺愛”這個詞,很多人就從字面上理解,覺得溺愛,就是愛得太多。其實,溺愛的本質則是管制、包辦、批評。研究發現,被“溺愛”的孩子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沒主見、窩裡橫、沒有同理心等。

所以,要教而得當,給孩子自由,給他選擇權、嘗試權,讓他獲得成長必須的生活經驗。

3.孩子犯錯,家長不要先去道歉

很多時候,孩子犯錯,第一時間道歉的是家長。其實這些父母,把自己的角色搞錯了。

因為家長不能替代孩子,否則孩子犯了錯,總有人替他兜著,不但阻礙了他良好性格的養成反而會讓他變本加厲。

甚至有的父母,道歉是為了袒護自己的孩子,心底裡認為在社會上還是厲害一些好,所以會縱容孩子欺負別人、多佔便宜。但這終究,對孩子的成長一點好處都沒有。

孩子傷害了別人,家長應該耐心的引導,讓孩子主動去道歉,去承擔後果。這不僅僅是為了得到原諒,也是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讓他成為一個有擔當的人。

有人說,所謂父母一場,就是不斷地目送他漸行漸遠。我抱著養育孩子們的想法,時過境遷,我才明白是孩子們在救贖我。也因此,能夠相擁的每分每秒,都是時光洪流裡的最珍貴。

願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為孩子撐起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