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誡子書的這句話,基本很少有人能做到

作者:由 阿亮夜話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1-10-03

夫君子之行後面幾句是什麼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誡子書的這句話,基本很少有人能做到

有一句老話:“河沙

流,非沉澱不能清澈;人生禍患,非取捨不能避之。”

大意就是,流水與沙相合,只有學會沉澱,河裡的水才會清澈;而人生的境遇中所遇到的災禍,也是可以避免的,前提是需要我們學會取捨。

我們的生活,因為歲月的沉澱而精彩,因為明白取捨而更幸福。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誡子書的這句話,基本很少有人能做到

沉澱,是人生的境界

《昭德新編》有云:“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

倒影會在平靜的水面上,顯得特別清楚,而我們的心靈平靜時,就會更容易看破是非,擁有智慧。

生活中,我們也只有學會沉澱,才能讓心歸於平靜,更好的向前邁步。

阿亮看過一則關於王羲之練字的故事:

王羲之在青年時,因為書法水平進入瓶而對天下書法進行領悟。

當一天,他看到了東漢張芝的書法時,不禁感慨,這位書法家的字,比他自己的書法好太多了。

他在細心的觀察張芝的字時,發現張芝每當練字,都恍若進入另一種境界。

這種境界使得人就如與外界隔離般,安靜又從容,與他力求突破的急躁有著鮮明的對比。

王羲之為了達到張芝的境界,努力的讓自己的心學會平靜,改掉急躁的心態,透過沉澱自己,潛心練習,使自己的書法境界有了很大突破。

這也為王羲之今後的“書聖”之路打下了基礎。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誡子書的這句話,基本很少有人能做到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誡子書》

我們的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修行,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修心,我們想要修心,首先就需要靜

下心來,學會沉澱自己。

當人學會了沉澱,才能更好的調解自我,讓自己不斷變得更好。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誡子書的這句話,基本很少有人能做到

取捨,是人生的智慧

孟子說過:“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這句話除了告訴我們生死大義外,更告訴我們,人生需要懂得取捨。

有這樣一則故事:

以前,有一個人,十分喜歡金錢,一天他帶著一袋金子渡河,可行到半中突然起了風浪。

眼瞅著船就要被風浪掀翻,船家連忙勸大家將身外之物扔到河裡。

大家都聽著船家的話,只有這人抱著一大袋沉沉的金子,死死不放。

當一個風浪打過來時,這人便與他的金子被捲進到水中,沉了下去。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故事,但其結局不免讓人感嘆,倘若這人要是學會取捨,將金子拋入河中,很可能會存活下來,可也正是因為他的不取捨,最終誤了性命。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誡子書的這句話,基本很少有人能做到

人生在世,很多時候都是這樣,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當我們在面臨選擇時,若是想全都拿下,這樣往往會一無所獲。人,只有懂得,並且學會取捨,才能得到更多。

舍,代表著你的勇氣,同時也是你人生智慧的體現。故,至善之人會舍,大智之人懂舍。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誡子書的這句話,基本很少有人能做到

正所謂:三千煩惱愁,一舍解之。

人生的沉澱,就是取捨,而我們懂得取捨,是為了沉澱更好的自己。這是我們要窮其一生來學習與最佳化的。

只有沉澱後,自己的內心 才會更通透;也只有取捨後的人生,才會更明白與有意義。

請您點贊關注,將正能量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誡子書的這句話,基本很少有人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