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陝西人最懂愛,中華愛情詩之源在這裡!

作者:由 百家有爭鳴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1-10-03

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是什麼地方

陝西曆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上古時為雍州、梁州所在,是炎帝故里及黃帝的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陝原為界,原西由召公管轄,後人遂稱陝原以西為“陝西”。為什麼說陝西人最懂愛?

陝西人最懂愛,中華愛情詩之源在這裡!

《詩經》的發祥地

“廣袤的八百里秦川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也是《詩經》的發祥地。”2005年,82歲的夏傳才教授,在他的《<詩經>發祥地初步考察報告》一文中首次對《詩經》的源流進行了考證。

夏傳才曾任中國詩經學會會長。為了完成這篇報告,他遍訪洽川、洛水,足跡覆蓋豐邑、鎬京等古遺址。在報告中他指出,《詩經》的大部分內容產生在以豐、鎬之地為中心,西至岐地、東至渭南的秦川大地。

陝西人最懂愛,中華愛情詩之源在這裡!

據瞭解,《詩經》305篇中,發生在陝西地域的詩歌大約有162篇。其中不僅有《關雎》中的窈窕淑女,更有黃河溼地的蒹葭蒼蒼;不僅有《載芟》中的耕作與收穫,更有文王初載的赫赫史詩;不僅有思無邪的三百雅樂,更有子夏虔誠的傳經佈道。

中國愛情詩之源

渭南洽川歷史悠久。追述歷史,可早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大夏王啟將他的支子封於此地,稱“有莘國”。這裡還是三皇之一伏羲畫卦之地,是五帝之一帝嚳的安葬之地,是商代賢相伊尹曾耕作之地,是周文王母親太任、王妃太姒出生之地……無一不為之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陝西人最懂愛,中華愛情詩之源在這裡!

《詩經》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源於此地。洽川是《關雎》所描寫的太姒與文王愛情故事的發生地,《詩經》中也有20多篇與洽川有關,《關雎》是中國第一篇書寫成文的愛情詩,透過孔夫子的提倡,愛情詩從此堂堂正正地進入中國詩歌的大雅之堂。洽川也由此被稱為中華愛情詩之源。

“天作之合”最早出現 《大明》篇

“天作之合”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大明》篇,“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俔天之妹。”

陝西人最懂愛,中華愛情詩之源在這裡!

《大明》篇歷來被認為是周朝開國史詩中最重要的一篇。此詩與《大雅·生民》《大雅·公劉》《大雅·緜》《大雅·皇矣》《大雅·文王》諸篇相聯綴,儼然赫赫周初國書。從始祖后稷誕生,公劉遷豳,太王(古公亶父)遷岐,王季德政,文王伐密、伐崇,直到武王克商滅紂,涵蓋了每個重大的歷史事件。

這其中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地方,即西周豐鎬之地,也就是今天西安市長安區馬王鎮、斗門鎮一帶的灃河兩岸。豐在河西,鎬在河東,合稱“豐鎬”,作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又稱宗周。豐鎬是歷史上最早稱為“京”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期的城市。

《詩經》與寶雞淵源深厚

陝西人最懂愛,中華愛情詩之源在這裡!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是《詩經》中對發生在千河、渭河之畔的浪漫情愫的描摹;“周原膴膴,堇荼如飴”是《詩經》中對寶雞肥沃土地的禮讚;“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是《詩經》中對崇尚武德、同仇敵愾的秦國士兵的稱頌……

作為我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深遠影響的《詩經》,它與寶雞的淵源可謂深厚。從寬泛意義上說,《詩經》中的《大雅》《周頌》,以及“國風”中的《秦風》都屬於寶雞的詩歌,而嚴格地說,《詩經》中直接涉及周秦人在關中地區活動內容的詩篇有六七十篇。

《詩經》中的周代陝西詩歌數量如此之多,質量如此之高,成就如此輝煌,其原因何在?顯而易見的是,陝西關中一帶,是姬周王朝的發祥地和西周王朝的所在地,當時的豐鎬地區,更是西周王朝的都城和王畿之地,由於許多政治、文化活動都在此進行,與之相關的一些詩歌自然只能在此地大量湧現。

而西周時代的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的“文明禮儀之邦”,作為周朝京畿的關中一帶,更成為後世文人津津樂道和神往的“王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