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別穿拖鞋、適當補水……快用正確姿勢開啟“毽子操”

作者:由 瀟湘名醫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5-11

青和綠一樣嗎

近來,各種健身操火爆全網

其中,當屬“毽子操”最受熱捧

奧運冠軍、消防“藍朋友”……

紛紛加入跳操的比拼中

今天,跟著小體一起來剖析

這個異常火熱的“毽子操”吧

別穿拖鞋、適當補水……快用正確姿勢開啟“毽子操”

《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的體力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建議所有

成年人每週應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鍛鍊,或者75-150分鐘的高強度體力鍛鍊

。如果每天鍛鍊30分鐘,每週至少需要保證5天的中等強度鍛鍊,或是3天的高強度體力活動。

接下來,我們就以

毽子操的四個主要動作為基礎

,為大家系統地分析一下“毽子操”的那幾個動作吧!

動作一:盤踢

盤踢動作的

最主要部位是髖關節

,在這個動作中,一側髖關節需要完成屈曲加外旋,膝關節屈曲。另外支撐的一側腿需要穩定站直,同時軀幹整體也需要穩定,不能左右搖晃。

主要參與肌肉:

擺動側主要有髂腰肌和股直肌(屈髖)、縫匠肌(屈髖、外旋)、膕繩肌(尤其內側半腱半膜肌)和臀部深層外旋肌。支撐側則主要是臀大肌(負責髖伸展站立)、臀中肌(負責單腿站立時的穩定)、大腿前方膝伸肌(股四頭肌)和蹠屈肌(小腿三頭肌)。

動作二:磕踢

磕踢動作的

最主要部位是髖關節及核心

,在這個動作中,一側髖關節需要完成最大幅度的屈髖,而另外一側腿則需穩定支撐,軀幹不能在過程中出現彎曲和搖晃。

主要參與肌肉:

擺動側主要是髂腰肌和股直肌做屈髖發力,支撐側與動作一相同。但劉教練說過,這個動作如果標準,則一定要最大程度屈髖,動員下腹部,所以應還有抬腿側同側的腹直肌和腹斜肌的參與。

動作三:摸腳踢

摸腳踢動作的

最主要部位是髖關節和核心

,在這個動作中,一側髖關節需要完成屈曲外展內旋動作,同時核心肌肉收縮,同側骨盆上提。此外,提起側的膝關節需呈現屈膝位置,大腿後群需發力。而另外一側腿則需穩定支撐。

主要參與肌肉:

擺動側主要有髖關節和膝關節的屈曲動作,參與肌肉如前。此外最主要的是還需完成該側的髖關節外展(臀中肌)和內旋(闊筋膜張肌及諸多可能參與內旋髖的內收肌)。支撐側如前。但這一動作應從核心發力開始,也就是說你提起一側的腹部側方的肌肉,如腹斜肌、腰方肌等需要更主動地收縮。否則容易造成過度的髖關節內旋。

動作四:抹踢

抹踢動作的

最主要部位是膝關節、髖關節和脊柱

。為了實現抹踢的動作,踢腿側膝關節需用力屈曲,同時保證腳掌衝上,髖關節會在一個內收和外旋的位置,並結合脊柱向支撐側的旋轉。而另一條腿則需提供穩定的支撐。

主要參與肌肉:擺動側主要動員的肌肉為膝關節的屈膝肌(膕繩肌)、髖關節的內收肌(比較熟悉的如內收短肌和內收長肌)和髖外旋肌(如臀大肌、梨狀肌等)。支撐側如前。而脊柱在該動作中則需要完成旋轉動作,則需動員腹內外斜肌、多裂肌的參與。此外在該動作中,對側上肢向後伸配合摸腳,還需動員到背闊肌。使得人體的整個後側斜鏈在工作狀態。

總結而言,從動作技術分析的角度,

“毽子操”是以髖關節及核心肌群動員為主,並配合上肢各方向快速擺動的可動員全身主要大肌肉的體操

。同時,因為其快速變化的動作速度,對人體的協調能力、平衡能力也是較高的挑戰。

這也就解釋了一些網友在家跳“毽子操”時出現了關節疼痛、扭傷、磕碰等症狀,甚至有個別引發跟腱斷裂、心梗、黃體破裂的嚴重情況。因此,專業運動醫學醫生這就來為大家客觀分析分析如何正確跟練“毽子操”,降低意外損傷風險。

穿著正確裝備

我們很多人在家運動會穿拖鞋,這裡要告訴大家,

很多時候的腳踝扭傷是跟你穿的鞋大有關係

運動裝備非常關鍵,如果在家不方便穿運動鞋,在運動的時候,

建議在地板上赤腳,在地毯上穿個襪子,但是切忌不能穿絲襪,一定要穿棉襪

,這樣才會對腳有所保護,不至於滑倒。同時,如果我們只是跟著健身影片跳幾分鐘到半個小時,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時間超過30分鐘,強度又比較大,就非常容易出現意外,特別是滑倒扭傷等。

所以,我們在家跳操一定要注意跳操的位置以及地面,穿著正確的裝備,避免打滑受傷。

聽從教練 不要“硬跟”

時間較長的高強度運動易造成疲勞,使得下肢力量可能達到極限,造成跌倒意外,速度一快更容易出現扭傷。

即使平時有運動習慣,但是宅家時間一長,運動能力容易退化,所以要量力而行,不要刻意去跟跟練太快的節奏以免出現意外

。一定要聽從教練的,千萬不要“硬跟”。

不要帶傷練習

但凡是髖、腰椎、骨盆、膝關節、踝關節這些區域有疼痛不適、或近期有損傷的朋友們,是不適合直接開始練“毽子操”的,

一定要諮詢專業人員,採取治療解除症狀後再開始訓練

講了這麼多注意事項,咱們也不能因噎廢食,要明白只要參與運動,就會存在一定的運動風險。但只要大家都明白練的是什麼、怎麼安全地練,人人都能保持健康!

題圖:大眾健康雜誌微信公眾號

【來源:上海體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