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超大城市居住空間結構探索——以上海7000個居住小區為例

作者:由 中國社會科學網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6-13

什麼叫城市空間結構

超大城市居住空間結構探索——以上海7000個居住小區為例

以居住區為主體的城市空間分異問題,是國內外城市社會學、城市地理學等多學科長期關注的熱點議題。尤其是對人口規模達到上千萬的超大城市而言,如何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雙重力量,加強城市規劃的引領作用,儘可能塑造更加公平、多元、包容、和諧的城市居住空間結構,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公平正義,防範社會重大風險,具有突出的戰略意義。

打造高品質生活居住小區

西方國家一些超大城市在城市更新過程中,由於城市居民區規劃和空間設計的不當,致使一些原本不錯的居住區,成為城市社會問題的集中爆發地。嚴重的空間排斥、居住隔離現實,與人們對城市美好生活的願望背道而馳。

經過20餘年的住房市場化改革,我國有的超大城市也出現居住分異現象。對此,國內學者藉助人口資料進行過研究。但就具體的一座擁有上千個居住小區的超大城市而言,居住區空間分異與居住區規劃有何種關係?不同的規劃設計方案,給社群民眾的行動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針對不同分異程度的居住小區,應該採取怎樣的差異性規劃策略?什麼樣的居民區規劃才是公平包容的良好規劃?對於這些問題,我們不一定了解得非常清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最佳化提升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區功能,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業功能,使更多人民群眾享有更高品質的城市生活。順應超大城市經濟社會執行規律和城市更新規律,在客觀評價城市居民區規劃的社會影響、明晰居住區空間分異的動態過程與水平基礎上,不斷最佳化現有城市居民區規劃方案和策略,最大程度地降低城市居住空間隔離或空間極化現象,打造公平、包容、多元、多彩的高品質生活居住小區,是我國超大城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程序中需要高度關注的重大議題。

謹防貧困集聚和居住社會排斥

在我國全面進入追求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新發展階段,為了更準確、更精細地回答上述問題,我們欣喜地看到張俊在多年調研基礎上完成的《城市居民區規劃的社會影響評價》(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10月版)一書,正式出版發行了。全書共分11個章節,研究物件覆蓋上海7000個居住小區,利用大資料、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等多種研究方法,對城市居民規劃與空間分異、社群認同、社群參與、社群衝突之間的關係,以及城市居住區規劃的社會影響機制、評價模式、評價方法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研究。作者意欲打造不斷最佳化城市居住區規劃策略、創新基層小區治理模式、打造高品質包容和諧居住小區的一本行動指南。

書中認為,不同型別的居住小區具有不同的分異程度,低層次居住區的高程度分異,可能引發居住貧困集中和社會排斥,理應引起政府部門和社會警醒。作者利用大資料指出,隨著城市不斷拓展和住房的深度市場化改革,上海的低收入居住空間快速集聚。近十年上海低層次居住空間的分異速度快於高層次居住空間,高層次居住空間的分異程度有所下降。同時,地處城市郊區和地處中心城區老舊小區(外來人口為主)的低層次居住區具有更高的社群認同。在居住環境空間的貧困再生產機制作用下,這些低層次居住小區更易產生貧困集聚和居住社會排斥。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發現。

城市居住區規劃具有綜合性的社會影響,並具有較為複雜的內在機理機制。具有差異性的城市居住規劃的社會影響,既表現在居住空間的社會分異方面,又體現在社群認同、社群參與、社群衝突等領域,而小區區位、規模、密度(三層次居住密度)、空間混合度等,是居住區規劃社會影響產生的主要變數因素。從相互作用機制看,城市居住區規劃的社會影響機制,主要包括居住區空間規劃,影響居住區的空間分異程度;居住區規劃差異,影響鄰里效應的作用發揮;城市居住區差異,直接對社群營造產生影響;居住區規劃,直接影響居民的生活品質。

建構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

城市居住區規劃的社會影響評價,是有別於一般社會影響評價的專業型評價方法體系,要站在符合中國國情、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視角,加以建構和踐行。作者提出,城市居住區規劃評價程式應是包括事前評價、事中評價、事後評價的“全過程評價”。不同型別居住區規劃的社會影響評價程式不完全相同,應該有所側重和差異化。書中指出,城市居住區規劃社會影響評價的重要方法,應體現“重程式輕指標、開源、可升級”特點的“開放性下的高操作性”,採取分類、開放、關鍵的居住區規劃社會影響評價模式。與此同時,作者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區規劃方案,按照設計的評價過程和方法,對其進行實證性評價檢驗。

作者認為,超大城市科學、公平、包容的居住區規劃,對促進城市社會的包容發展、公平發展、安全發展與和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低層次居住區規劃存在不斷最佳化和完善的巨大潛力。作者提出國內大中城市主動開展城市居住區規劃社會影響評價的倡議,並針對低層次居住區面臨的矛盾和突出問題,提出完善和改進居住區規劃的對策建議。具體包括提高交通便利性和空間可連線性、配備更好的教育醫療綠化等支撐設施建設、降低居住區容積率、適當的居住區規模等,以此保障居民就業、交往、融入城市的機會,提高主動認同度,增強互動、化解衝突,積極建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

城市居住區規劃的社會影響評價具有可學習、可複製、可推廣的鮮明特點,更多大中小城市具有開展同等評價活動的可行性。為此,作者藉助理論研究、文獻材料和實證測評,在全書最後附載“城市居住區規劃的社會影響評價手冊”,形成一套通用性的評價程式、方法和指標體系,為全國大中城市自主開展評價工作提供了指導工具,也為大中城市不斷最佳化城市居住區規劃方案,指明瞭方向和路徑。

(作者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