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戲曲·張家界陽戲|真假聲中傳唱地方文化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者:由 文旅中國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7-17

張家界戲劇傳統是什麼

張家界陽戲,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地方傳統戲劇。

明末清初,八楚文化藝術、民間音樂歌舞以及湘鄂渝黔邊區少數民族文化為張家界陽戲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那時的永定十三都(今張家界市永定區教子埡鎮犀牛潭一帶)還只是有由民間音樂組合而成的草臺戲,尚沒有形成像樣的劇種。後來,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張家界陽戲才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戲劇體系,有了固定的唱腔以及激情悲憤、先聲奪人的導板、長吁抒事的正宮,歡快輕鬆的悅調,滑稽詼諧的金錢調等十餘種劇種。

戲曲·張家界陽戲|真假聲中傳唱地方文化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陽戲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陽春”的人(指農民)演出的戲;另一種是因與儺戲同班演出,儺戲是為娛樂鬼神而演稱為陰戲,陽戲雖有還儺願得酬神演出,但在庭前扎臺唱陽戲主要是娛人,所以才稱為陽戲。

在唱腔上,張家界陽戲主要以張家界方言為主,其特點是平仄音分明,兒化韻較多,陰平、陽平、上、去、入五聲俱備。

它的唱腔有十八調,這其中又分為正調和小調。正調以正宮調為主,還有小丑調、陰調以及慈悲調等,值得注意的是,它男女不分腔,但有導板、滾板、一流、二流、三流等板式的變化,是一種使用真假聲相結合的唱法;而小調則在演唱方法上大部分都保留了原始民歌的特點,常用的有男磨子歌、女磨子歌以及香燈調、二十八宿等。

戲曲·張家界陽戲|真假聲中傳唱地方文化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題材上,張家界陽戲大多是反映農村生活、家庭倫理道德的戲,以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為主,多表現了家長裡短、為人處世和積德行善、懲惡揚善等思想宣傳。對法育、德育的社會影響,在潛移默化中所起到的引導教化作用和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充滿著濃厚的生活與鄉土氣息。

另外,張家界陽戲因藝術風格的不同,也劃分出了南北兩路藝術流派。南路陽戲流行於吉首、鳳凰、懷化、麻陽以及貴州的松桃、同仁、黎平等縣市;北路陽戲流行於古丈、永順、龍山以及湖北鶴峰、來鳳,重慶的酉陽、秀山等縣市。它曾以縣定名,分為大庸陽戲、吉首陽戲、鳳凰陽戲、沅陵陽戲、懷化陽戲、黔陽陽戲等。

戲曲·張家界陽戲|真假聲中傳唱地方文化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張家界陽戲有100多出傳統戲,其中《桃花裝瘋》《白羅裙》《劈山救母》《生死牌》等為其代表性劇目;新編古裝戲有《桃花裝瘋》;絲絃戲有《秋江》;儺願戲有《觀花》;以及創作新劇目《上高爐上·紅旗飄》等劇目。

(圖片來源於網路)

責編

:楊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