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錢塘江丨陳野:藝術山川的滋育與形塑

作者: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7-27

石青與石綠需要調色嗎

浙江新聞客戶端 浙江新聞客戶端 陳野 編輯 陸遙

文史專家陳野為深入闡釋浙江省域品牌“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內涵,以歷代繪畫為依據,撰寫了《藝術山川的滋育與形塑》一文。本端節選刊發,以饗讀者。

“詩畫江南,活力浙江”8個字,不能分開來看。修辭學上有一種手法叫“互文見義”,就是前後兩句話的意思是相通的。《琵琶行》裡的“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就是指的主人和客人都下馬、都上船。

在互文見義語境裡,“詩畫江南,活力浙江”,是江南形態與浙江特質的結合,指的是“江南和浙江都具有詩情畫意,都具有創新活力”。同時,也不能把前者看作是特指歷史積澱、後者僅指今天的發展,而是歷史傳承與當代作為的結合。歷史上的與今日的江南和浙江,同樣都是詩畫璀璨,活力滿滿。因此,落腳點是在浙江與當下。

一.山川的如畫本底、形貌與原生活力

“詩畫江南,活力浙江”體現在自然環境、百姓生活、文化傳統等領域。自然環境是很重要的方面,它是文化的載體,也受文化的浸潤,山川含蘊的藝術成色、文化含量,足以反映一個地方的文化積澱、文化氣質和人文活力。

浙江山川或峻拔或清麗,自然勝景無數,文化景觀豐富,既是自然的,也是藝術的,堪稱人文淵藪。我外出喜歡坐高鐵,觀看南北風物。從北京到杭州,過了徐州,可謂越往南,越水潤、越蔥蘢。無數豐富的山水林木細節,昭示著自然的豐盈富饒。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山水文化豐厚的古代中國,對自然山川有著極高的品鑑標準。北宋山水畫家郭熙說過:“山無雲則不秀,無水則不媚,無道路則不活,無林木則不生,無深遠則淺,無平遠則近,無高遠則下。”故此,“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髮,以煙雲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雲而秀媚。”道出了藝術家心中完美的藝術山水形態。

錢塘江丨陳野:藝術山川的滋育與形塑

紹興

江南的低山丘陵,有取之不盡的佳妙山景,山嵐浮動、林木蔥鬱、山石嶙峋、溪澗清冽,其蒼翠、清新、空朦、靈秀的煙雨雲水氣質,正是藝術山水的典範。自古而今引無數文人墨客歌詠描繪。例如東晉畫家顧愷之,與紹興山水結緣深厚,多次前往賞景取材,對紹興的山水之美,頗具會心,稱其:“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詩一般的語言,出自藝術家對山川之美的細心體會和感悟,宛若一幅場面清新的山水巨幅,引人入勝,成為千古流傳的吟詠會稽風光的佳句。

杭州

西湖周邊的群山,是山勢平緩、連綿起伏的江南丘陵格局。山間有取之不盡的佳妙山景,以及江河湖泊之際坡石汀渚、柳岸葦舟的瀲灩水色,雲水澹澹、林壑深深,碎月搖花、波心翔影,湖上風月雅緻、煙寺晚鐘悠長,足以構成一幅幅畫面靈動、意境清幽的小品,可以呼吸到山林吐納的氣息,觸控到湖水溫婉的波瀾。

錢塘江丨陳野:藝術山川的滋育與形塑

高山

破除對於江南婉約的傳統認識,在山川方面,麗水等地的高山挺拔也是江南氣質的要素,浙江在這方面有優勢。省內天目山、大奇山、鳳陽山、天都峰、神仙居、括蒼山、天姥山,連綿不絕,雄偉壯麗,氣勢撼人。以其高峻、偉岸、挺拔、博大的審美形象,體現崇高、莊嚴、壯美等審美特徵,令人產生敬畏的崇高感,更是力量的源泉。

二.詩畫成就屬於江南的藝術山川與人文活力

浙江物阜民豐、人文薈萃的歷史,是與自然親密相依的文明之旅。其間,藝術家們應目會心,與山川靈性相映發,為其注入藝術活水,歷萬古而同輝。

江南是詩畫藝術的重要題材,藝術家從中形成許多寓意深刻的母題,例如水村、漁隱、靜觀、山居、竹石、雅集;許多經典的圖式,例如一河兩岸、半山一角、歲寒三友等,既將江南落於詩畫的絹箋之上,見其多姿多型之歷史形影;又以藝術的意、韻、神、逸,涵育了它的文化特質。描寫江南的名句“杏花春雨江南”,就來自元代詩人虞集為浙江畫家柯九思重回江南題寫的詩句。南宋和元代,產生眾多代表中華民族藝術特徵的藝術樣式,江南和浙江的山川、生活、文化和畫家,在其中貢獻良多。

詞作

北宋詞人潘閬,性情灑脫浪漫,狂逸不羈。詩文言談自然真率,常有出塵之語。潘閬不是杭州人,卻對這個城市情有獨鍾。他走遍了西湖的山山水水,自制《憶餘杭》詞三首,寫西湖、寫孤山,寫出了景清意切的真情篇章。

長憶西湖湖水上,盡日憑欄湖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笛聲依約蘆花裡,白鳥成行忽飛起。別來閒想整綸竿,思入水雲寒。

長憶西湖添碧溜,靈隱寺前天竺後。冷泉亭上舊曾遊,三伏似清秋。白猿時見攀高樹,長嘯一聲何處去。別來幾向畫圖看,終是欠峰巒。

長憶孤山山影獨,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輕棹去還來。芰荷香細連雲閣,閣上清聲簷下鐸。別來塵土浣人衣,空役夢魂飛。

如此的眷戀和深情,打動人心,被譽為“句法清古,語帶煙霞,近時罕及”,一時盛傳。據史書記載,才華出眾、清高自許如蘇軾、錢易這樣的“才子,都頗“愛之”,將其書在了玉堂之壁。北宋的另一位詩文高手、書法名家石曼卿,詩風奇峭,處世狂放,被時人目為北宋第一酒中豪客,卻也折服於潘閬詞中婉約多姿的西湖風情,特請畫工依詞中之意,繪製成畫,以供欣賞。

錢塘江丨陳野:藝術山川的滋育與形塑

《溪山清遠圖》

畫作之南宋西湖繪畫

南宋畫家日日面對西湖揮毫作畫,於西湖的萬種風情、諸般氣象多有會心。以詩意濃郁的眼光、情趣和才藝,從五光十色的湖山美景之中,凝練出獨特的西湖畫意,孕育出風雅精緻的藝術趣味。花鳥畫的佈局著色更加精巧,山水畫則日趨纖麗工緻。在《西湖柳艇圖》《梅石溪鳧圖》《山徑春行圖》《溪山清遠圖》《松崖客話圖》《煙岫林居圖》等眾多南宋山水畫幅裡,有謹嚴筆墨,更有摯愛深情。雖則靜默無語,卻有生動的煙波微瀾、光影浮動、詩意流淌,看得到江南的清麗、空靈和典雅,為雲水煙波的西湖,留下了綽綽約約的絕代風華。

畫作之鳳凰山南宋宮廷場景

南宋建都杭州,於鳳凰山東麓一帶修建宮城禁苑,殿、堂、樓閣林立,御苑直至鳳凰山巔。南宋宮廷畫師於此多有描摹繪製,被譽稱為“南宋四家”之一的馬遠,就是其中妙手。在他的畫中,宮廷形影與鳳凰山川妙相承合,工巧典麗、精緻富貴的皇室趣味,華燈侍宴、秉燭夜遊的豪門盛典,宮廊雪霽、君王聽月的宮中閒趣,年豐人樂、壟上踏歌的民生安樂,凡此種種,皆可於其中細細追尋。《華燈侍宴圖》以淡設色畫山中宮殿夜宴,屋宇宏偉,樓臺玲瓏,墀間叢梅,殿外遠山,均現蒼茫夜色。階前有歌伎、舞女提燈起舞,屋內華燈高照,宴飲正歡。畫中筆墨沉厚,氣韻尤佳。殿宇嚴整細緻而不刻板,顯示了馬遠的界畫水平。《宮苑乞巧圖》“畫宮中樓臺之景,臺上乞巧女人身長半寸。畫法工緻,氣韻渾厚”。《雪景圖》《風雨山水圖》《雪中水閣圖》《玩月圖》等畫作,將巍峨的殿宇、迴旋的長廊、亭亭的樓閣置於崇山峻嶺或溪山無盡的連綿之間,輕煙淡嵐、清勁空靈,一改以往帝王宮殿金碧輝煌、莊嚴整肅的傳統形象,在氣韻生動的自然節律中,以半山一角的造境之趣和林木蒼鬱的山川氣息,為我們留下了有關南宋宮殿的獨特印象。

錢塘江丨陳野:藝術山川的滋育與形塑

畫作之歷代錢塘江景

錢江觀潮是浙江的傳統,也是繪畫中的常見題材,許多畫家都有類似作品。如北宋許道寧《高秋觀潮圖》,南宋夏珪《錢江望潮圖》、趙伯駒《夜潮圖》、李嵩《觀潮圖》,元代錢選《江潮圖》、居節《潮滿春江圖》,清代袁江《觀潮圖》、丁恆《錢塘觀潮畫屏》、金廷標《弘曆錢塘觀潮歌詩意圖卷》等,構成頗具特色的繪畫系列。錢塘江洶湧澎湃的大潮,是具有震撼力、推動力的巨型活力。

畫作之元代文人畫

元朝的建立,結束了杭州作為一國之都的榮耀,整個浙江隨之重歸平凡,但書畫藝術卻與南宋一樣人才濟濟,當時的著名畫家大都是浙江人,如趙孟、錢選、黃公望、王蒙、吳鎮等。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王蒙的《青卞隱居圖》、吳鎮的《漁父圖》等作品都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不朽名作,用藝術含蘊了浙江的人文氣質。

畫作之現代黃賓虹

相較於黃公望畫中的坡石渾厚,作為江南人的我們,更易會心於黃賓虹作品中那個以繁密短皴與石青、石綠、赭石和水墨交織而成的山體。它的厚重蘊集,濃郁得可以讓人真切地感受到江南山色的繁茂深鬱、生意蓬勃;它的光影班駁的空靈通透,使薄薄的畫幅呈現出無限豐富的層次和深幽的意境,山中林木的蒼翠、山林吐納的氣息、山川內斂的氣韻,盡在其中。藝術的時代轉型與品質陶煉,都於其中可見,體現處強大的創造力。

畫作之於山川的藝術表現力:“半山一角”的精妙構圖

錢塘江丨陳野:藝術山川的滋育與形塑

《月下賞梅圖》

南宋宮廷畫家馬遠,尋覓倘佯在西湖和其周遍的山巒風光裡,是一個充溢著靈性和詩意的畫家。他有不少畫作取材於西湖邊的山景,在西湖周邊的山角澗邊,於溼潤山石、潺潺流水、蒼鬱草木中浸潤自然的靈性,加以藝術的剪裁造景,體現了他妙於造景的豐沛創意才情。所謂妙於造景,一是指內容的剪裁,一是指畫面的構圖。馬遠的《松間吟月圖》《曉雪山行圖》《寒香詩思圖》《雪灘雙鷺圖》《松壽圖》《舉杯邀月圖》等作品,大多都是這樣的構圖,是他十分突出的一個藝術特色。

三.江南藝術山川的人文內韻與創造活力

在中國文化傳統裡,山川與德性、哲思、智慧、情操、修養緊密相連,詩畫則在中國藝術審美和文化特質的形成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山水詩畫由此進入最具經典意義的中國文化符號行列。其語言、筆墨、意象、意境、氣韻,既是藝術的,更是情感的,浸透了中國人的生命感悟、天地體驗、自然情懷。

浙江山水形態深幽豐富、多姿多彩,可遊可居的勝景,蘊含著文化藝術革故鼎新的創意靈感與豐富資源,足以涵育浙江人民在絲絹素箋之上營構藝術繁盛。而浙江人民的藝術靈性、藝術趣味、藝術佳構,藝術的生活方式、審美態度、創意能力,以及經由藝術涵養而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既是藝術領域的成就,也是對人精神世界和創造活力的涵育,包括培育創新理念、激發創意靈感、提升創業能力、振奮創造精神等,正可為浙江大地注入蓬勃的活力,照亮我們的生活。

創意活力

在中國山水畫發展史上,浙江畫家創意連連,活力迸發。

之一:開創水墨山水畫

唐代浙江,鄭虔、項容、王默、顧況、張志和、朱審、項洙、項信等人,直至僧人中的道芬、辨才,都以水墨尤其是墨色的變化寫山摹水。他們或為浙籍人士,或為活動於浙地的官員、畫家。相互之間既有師生傳授,也有畫技交流,發展脈絡清晰。鄭虔、項容的以墨為勝,王默、顧況大潑墨山水的神妙境界,在水墨山水畫的緣起、流佈中,軌跡分明,是江南水墨山水的重要組成部分。南宋繪畫大師李唐,南渡來到杭州。浙江已有的水墨山水畫傳統為他提供歷史的機遇和必要條件,進一步發展出馬遠、夏圭的院體山水畫風,成為一種成熟的風格。綜上可見,在中國傳統繪畫中佔有重要地位的水墨山水畫,它的起源和流緒,都與浙江關係密切。

之二:開創禪畫

南宋時期,出現了一種以減筆作畫、惜墨如金、不拘成法、意在墨戲自娛的繪畫風格,創作題材涉及人物、花鳥和山水,創作者以僧侶畫家為主,著名的有梵隆、法常、若芬、蘿窗以及與他們關係密切的畫院畫師梁楷。他們的畫作及其影響,當時已遠至日本,至今遺韻猶存,構成了南宋繪畫史上的一個獨特亮點。作畫多用蔗渣、草汁隨筆點墨,雖只寥寥數筆,卻以精到筆墨畫出花木鳥禽,形簡神備,灑脫自然,栩栩如生,是一種筆墨簡率粗放、頗具個人創意的新型繪畫。

之三:開創潑墨人物畫

宮廷畫家梁楷中年以後,變法創新,另闢蹊徑,富有創造力地在人物畫中,開出了草草率筆、簡練豪放的減筆畫法和筆勢粗闊、水墨暈染的潑墨畫法。今傳其《六祖圖》、《李白行吟圖》,以簡潔清淡的筆墨勾勒人物形象,表現出一種簡練灑脫的風格。《潑墨仙人圖》用粗闊的筆勢和濃淡相間的水墨,將仙人的醉態潑灑得淋漓盡致,是水墨寫意人物畫的典型作品。這種運用於人物畫的潑墨畫法,是梁楷在繪畫史上的重大貢獻。

之四:“南宋四家”開創山水畫新風

中國山水畫發展至南宋,出現一個重大變化,就是在北宋以前細緻刻畫自然景色的傳統上,進一步擺脫全景式佈局而著意於表現富有感情色彩和濃郁詩意的山水形象,舍金碧輝煌的青綠山水而一變為水墨淋漓、健筆皴擦的畫風,形成特色鮮明的院體畫派。在此發展趨向中,李唐具有開創地位,劉松年繼之,至馬遠、夏圭而臻成熟,因此在畫史上合稱“南宋四家”。

李唐北宋時期畫作雖有很高藝術水平,但尚非開啟新畫風的面貌。南渡以後,畫風由繁密而趨簡練,由濃重而趨清淡。僅從構圖來看,南宋時《清溪漁隱圖》的截景式構圖,徹底變革了北宋時《萬壑松風圖》主山堂堂的全景式構圖,開啟了半邊、一角式區域性取景佈局的全新章法,開宗立派,極具創意。“李唐白髮錢唐住,引出半邊一角山。”中國繪畫史上以南宋四家為代表的院體山水畫派,就從李唐的來到南方開始,展開了她發生、發展的歷史程序。

之五:“元四家”開創文人畫新風

在中國繪畫史上,元明清三代是文人畫的興盛時期,但對浙江來說,元代才是她的驕傲之所在,“人傑地靈”“鍾靈毓秀”“大家輩出”“佳作如雲”的讚詞,在此得到形象體現。元代浙江的文人畫創作,幾乎佔盡全國的畫壇春光。元前期的趙孟、錢選,山水畫“元四家”中的黃公望、王蒙、吳鎮,花鳥畫中的李衎、柯九思、楊維翰、王冕,這些超越前代的繪畫名家,都是浙江人。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以趙孟為代表的趙氏一族的繪畫藝術成就,足可與東晉王羲之家族相媲美。趙家的書房畫室,一時成為元初文壇藝界的中心。黃公望及其《富春山居圖》的巨大貢獻,在於發展了文人山水畫的傳統。他將五代時董源、巨然一路平淡清遠的江南山水畫,推向畫壇主流地位,並進一步發展為筆墨簡淡、水氣充盈、境界開闊、意境清遠、具有強烈抒情性的文人山水。獨具特色的元代文人山水畫,至此臻於成熟,一代新風由此啟程,黃公望也被列為“元四家” 之首。

審美正規化

之一:中和之美

以虛實、黑白手法表現“有無”觀念,是中國藝術理論的特有概念。虛實與黑白、動靜、剛柔、方圓、疾徐、奇正、濃淡等一樣,都是中國藝術理論特有的概念,來自中國古代哲學中“陰陽”的基本範疇。其共同原則,是揭示事物所具有的彼此對立而又相互消長的趨勢與特徵,透過相互調節而在對立中求得統一與和諧,以至中和之美的最高境界。這樣的藝術觀念,是中國哲學思辨、文化理念在藝術領域的反映。在南宋小幅畫中,山石、林木、樓閣、江帆、舟船以及點景人物,是以墨色表現的“有”之實景;而與之相對的由大片空白畫面所表現的天光水色,則是“無”之虛境。畫面往往半是實景半是虛,甚至虛的幅面要大大多於實的景物。它們以黑白相對、虛實相應、有無相和,共為一體,既相互對立,又相互映襯,相反相成地構成完整畫面,予人以和諧有致的中和之美感。

之二:四美合一

元代文人沉浸詩文書畫創作,潛心技藝切磋,以廣博深厚的藝術修養、人生體驗感悟山川梅竹,以高逸簡率、元氣淋漓的筆墨書寫心中逸氣、寄託情懷。他們的作品強調“有我”的表現,藉蕭條淡泊的意境抒發山林隱逸之思。生來孤寂、敏感、多情的心,曾經躁動、不安、受傷的心,在大自然的山水梅竹間得到安頓,重歸平和、寧靜的心境。文人畫的傳統和表現形式,契合了他們傾述與表達的需求,於是,繪畫藝術融合進濃郁的文學意味,尺幅之間承載起厚重的人生情結,文人畫作得以大量湧現。這一時期的文人畫,不但繼承了傳統,而且以系統的理論、純熟的水墨、抒情的寫意,特別是詩、書、畫、印“四美”合一的獨特形式,將這種藝術形式推向了成熟的發展高峰,表現出鮮明的民族風格,將中國繪畫藝術昇華至全新的審美境界。

之三:一河兩岸圖式

元四家之一的吳鎮,始創一河兩岸的構圖和空靈靜謐的意境,為元代畫家倪瓚所取,並發展至更為簡勁荒疏的境界,成為元代文人山水畫重要而鮮明的標識性樣式。

之四:梅竹傳統

花鳥畫發展到元代,發端于山水畫的文人畫思潮,不可阻擋地影響到了花鳥畫領域,精工細作、設色濃麗、婉約雅緻的唐五代花鳥畫世界漸行漸遠,承續北宋文同、蘇軾墨竹,南宋僧仲仁、揚無咎墨梅的水墨寫意畫蔚然成風。從趙孟以枯木竹石遣興寄情開始,到管道昇、柯九思、吳鎮、王冕等,元代文人舞文弄墨的雅興,幾乎都離不開清淡暈染的竹與梅,形成了品格高潔的寓意而受特殊推崇。

墨梅畫與浙江深有淵源。從北宋仲仁發其端,元代王冕臻其峰,明代陳錄、沈襄,清代童珏等善畫墨梅;元代吳太素著《松齋梅譜》、明代劉世儒著《雪湖梅譜》、清代童翼駒著《墨梅人名錄》。著名畫家徐渭、陳洪綬等,無一不是此中好手;其他善畫、愛畫墨梅的畫家,更如十步芳草,遍佈城鄉。墨梅的創作者、研究者,在紹興建構了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和重要藝術史地位的地方墨梅畫派,以其清逸高標的自在心境和藝術形象,成為紹興美術史貢獻於其地域文化傳統的特殊元素和重要特質,為紹興贏得了相沿不墜的巨大聲名和榮耀。

人文特質

畫史著錄的南宋畫家劉松年《唐子西拾薪煮茗圖》,以士人生活為題材,於南宋羅大經所撰《山靜日長》一文,頗能見其情景。其中的蒼蘚、落花、松影、禽聲、溪泉、苦茗、山徑、夕陽、山月,法帖、墨跡、畫卷、桑麻、粳稻、柴門、牛背、笛聲,種種自然和人文的意象,構築了生動清新的田園山色和悠閒山居的生活情趣。文中表現了閱盡人世繁華後向著自然山水的返樸歸真,擺脫俗務禁錮後身心俱獲釋放的自由與無羈,正是無數文人士夫心所傾慕的居住理想,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崇尚的人生境界。

宇宙哲思

小幅畫中看似天光水色的大片留白,在審美的意境之外,還是深刻的哲學奧義的顯現。以空白之法表現的這些虛境,正是自然的本質狀態在中國人意識中的存在。宗白華曾說:“中國畫底的空白在畫的整個的意境上並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靈氣往來,生命流動之處。”它啟示人類意識並正視自身之外的客觀世界的存在和自身主觀世界的侷限,以人所特有的藝術洞察力,領悟自然的深奧內涵、人與自然的本質關聯、超越生命的宇宙存在,體現了彼時人們深刻的人生哲思和宏大的宇宙意識。

氣節操守

之一:林和靖的西湖風骨

中國最為著名的寫梅詩句,寫的是西湖邊的梅影;最為著名的與梅相伴的高士,是生活在西湖邊的林和靖。北宋詩人林和靖隱居西湖孤山,居二十餘年而不入城,只與西湖的山水、風月、雨雪、花木相親愛。他在孤山植梅三百,養鶴一對,號為“梅妻鶴子”。林和靖詩詞中,梅花、湖水與月影是突出的表現題材,其中最好的描寫,便是那著名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樣一個花姿與湖水、月影交融的幽香淡淡、意境清幽的黃昏,在林和靖的筆下,定格成了富有中國特色的審美畫面。梅花與西湖以這樣的形象歷史地印在了我們的記憶裡,既有扶疏的梅影、輕漫的幽香,也為柔媚的西湖增添了一股凜然的清氣和不朽的風骨。

之二:高遠胸襟

山川文化的核心,在於人在其間的活動和精神貫注。高山大水拔地凌空的高大雄壯、層巒疊嶂的連綿不盡、千年不息的奔湧流淌、萬年屹立的永恆不朽、靜默不語的堅韌包容,不但予人震撼之感,也可涵養高遠格局、開闊胸襟、堅定意志以及虛懷若谷、大度包容等情懷,予人心靈洗禮,涵育品性修養。山區人民長期生活於自然山水間,在與山水相伴的自然純樸的生活中,涵育了本真、清澈、浪漫、豪情、血性等更有力量感、更具生命力的深層次文化基因。

之三:孤傲自信

像吳鎮這樣的一個畫家,作品的取材自然會有隱居生活的清寂和松竹的高潔,既是自況,更是寄託。他畫了很多《漁父圖》、各種“漁隱圖”,十分著名。畫面上,往往是墨氣厚潤的千重山,濃濃郁鬱的萬叢樹,波平浪靜的一湖水,雲淡風輕。或是一葉小舟載著隱士垂釣其中,或是隱士顧自抱膝獨坐,與山色湖光相看兩不厭。《洞庭漁隱圖》是他的名作。畫上有他自己的題詩:“洞庭湖上晚風生,風攪湖心一葉橫。蘭棹穩,草衣新,只釣鱸魚不釣名。”畫面取一河兩岸的構圖,近處蒼松挺立,彼岸坡長汀遠,河中蘆草青青。筆墨清淡的隱者、孤舟,從水汽氤氳的夢中,悄然而至。

平民生活

在劉松年的畫作中,還有大量的平民日常生活的生動描述,他日復一日地穿梭於城市的大街小巷,在走向宮殿的路上,目睹了自然山川的清麗、普通民眾的生活,在為帝王服務的職業之餘,也體察到了當時民眾的勞作。劉松年筆下的臨安,是一個由自然的、園林的、人文的多重色彩交相融會而成的秀潤清逸的居住環境。他畫有《溪山樓閣圖》《柳閣幽談圖》《溪亭客話圖》《雪山行旅圖》《溪隠圖》《山田圖》《沉李浮瓜圖》《茗園賭市圖》《絲綸圖》等作品。其中對於日常生活的讚賞和熱愛之情充盈於筆墨之間,平和寧靜、清潤恬適,既是劉松年的繪畫風格,也是他留給我們的一個關於南宋的印象,可讓我們在真切的生活場景中,感受到南宋社會的執行節律與生機。

女性世界

被稱為“堆金積玉地,溫柔富貴鄉”的江南,其鑲金嵌玉的溫柔與富貴,是含蘊著書畫女子清姿麗影的人生圖卷。她們的如花容顏、婀娜身形、霓裳羽衣、輕柔氣息,都是不可或缺的美麗元素。而其冰清玉潔的氣質、蘭心蕙質的風華、飽讀詩書的修養、書畫兼善的才情,則宛如一臺臺精緻的玉石小磨,從江南的“富貴”裡,細細地研磨出精緻的風華。她們以手中筆墨寫庭階蘭竹、園中玉樹、山中明月、心底思緒,為江南文化注入了溫婉、曼妙、從容、靈秀的精神氣質。

自然山川與藝術人文相映生輝,經由時間的形塑,綿密悠長,鋪採疊錦,融會成浙江地域的文化情致,呈現為“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萬千氣象。

四.藝術山川的當代活力

活力來自於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不同領域、不同方面,具有不同內涵和元素,可以發揮各種不同的作用。需要集眾人之活力,才能推進整個浙江大地活力迸發。

以往的成就是今天的財富、資源和基礎。時代不同、內容不同、形式不同,但創新理念、精神、需求一樣。

自然有多種形態和審美價值,藝術創造也就有多種美,活力也就有很多相應的方面、蘊含豐富的活力要素:傳統意義上的江南,是人們耳熟能詳、津津樂道的清雅、精緻、豐富細膩的優美的活力;浙江的高山峻嶺,是具有浙江特色、需要進一步重視、弘揚的清澈、素樸而具有力量感的崇高美的活力;鄉村田園大地物產豐富、深耕細作,浸透人的勞作與情感,是生活化的綿密親切的和美的活力。

所有這些,都是今天的資源,都是需要匯聚、傳承、弘揚的浙江活力。

【來源:浙江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