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2020中國介入醫學材料與工程學術論壇召開

作者:由 金臺資訊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8-09

介入醫學是什麼意思

介入醫學是繼內、外科之後的第三大臨床學科,治療範圍可以說“從頭到腳”,因為損傷小、見效快、療效好,受到國內外醫學界高度重視。但是介入醫學不同於其他學科,決定其發展水平的,除技術精湛的介入醫生外,同樣離不開持續創新的介入裝置做支撐。

2020年11月13日至15日,2020中國介入醫學材料與工程學術論壇暨第七屆中國糖尿病足細胞與介入治療學術會議在上海舉行。本次大會執行主席,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糖尿病足細胞與介入技術聯盟執行理事長、中國介入醫學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執行理事長、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介入分會副主任委員、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李茂全教授指出,儘管中國介入規模體量已達世界前列,但是面臨著嚴重發展瓶頸問題:即介入材料與器械缺乏中國製造,包括導絲、球囊、支架等。

2020中國介入醫學材料與工程學術論壇召開

大會執行主席、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茂全教授發表主旨演講

“介入醫學是一門高度依賴器材裝置的學科,以往我們所掌握的只是國外產品的操作技術,而不是核心技術,我們所使用的主要介入產品還一直依賴進口。依賴進口的結果一是價格昂貴,二是會突然‘斷奶’。我們應該有自主創新的民族品牌產品,更積極地應用國貨。”多年來,李茂全教授一直致力於推動介入材料與器械的本土創新發展。為推動我國介入醫學材料及工程領域的技術進步及產學研的緊密結合,此次大會特別設立新產品釋出會,兩款介入領域的本土創新產品出現在與會專家和公眾視野中,不僅可以改進介入治療,還能助力診療決策。

據統計,目前全球有2億多下肢動脈疾病的患者,我國下肢動脈疾病患病人數達到4530萬。①該疾病會造成跛行、靜息痛,甚至截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治療方面,目前廣泛使用的經皮腔內裸球囊擴張術(PTA)和支架植入術普遍存在術後血管彈性回縮、支架斷裂、支架內再狹窄等臨床併發症,導致患者需要反覆接受治療,佔用了大量的醫療資源。因此介入無植入是目前下肢動脈疾病介入手術的趨勢,可以為患者帶來更大的收益。”李茂全教授表示。

每個醫生的培養都需要時間,所以各醫院的診療能力是有差異的,介入治療的診療也不例外。如何做到讓專家們的能力下沉,讓醫生們都能做出一樣的診療決策?

網際網路時代,資料共享可以讓患者不再新到一家醫院,就要重複一遍簡單檢查流程,然而實際應用的並不好。“以前我們就曾嘗試過在專科聯盟中做集中型大資料平臺,然而落地的時候發現,大家都不願意用,一是不安全,二是缺乏激勵機制沒有動力。”信醫科技總經理馮東雷在會上談到,“利用分散式大資料支援聯盟的多中心研究需求,同時利用區塊鏈的資料確權與利益分配機制,可以解決動力不足問題。”

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模型,可以將專家們的能力下沉到其他聯盟內醫院,讓醫生們做出一樣的診斷決策,幫助年輕醫生快速提升自己的診療能力。同時還能在聯盟內實現規範的供應鏈管理,這樣患者不論是在上海就診,還是其他醫院就診,享受的治療服務都能得到保證。

據瞭解,與上海第十人民醫院合作,信醫科技基於區塊鏈的NCRC(國家放射與介入臨床研究中心)聯盟大資料應用解決方案可實現多機構的科研協作,幫助分佈在各地的醫院,將科研資料庫融合成邏輯上統一的臨床科研大資料,並將之運用於多中心的臨床研究實踐中。實現多中心臨床研究向“全樣本、多學科、多病種、開放性”轉變,探索基於多中心的臨床大資料的應用示範。同時,透過區塊鏈技術支援,還可以提供病歷共享、醫療協同、供應鏈管理、電子處方、區域審方、智慧化輔助診療、商保服務等服務。

參考資料:

①《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