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大話中國藝術史》:“句句有梗”講述中國藝術史

作者:由 燕趙都市報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8-16

藝術史都包括什麼

近年來,隨著《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節目的爆紅,再到河南衛視國風《唐宮夜宴》、央視《只此青綠》等節目的頻繁出圈,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潮全面復甦。

《大話中國藝術史》:“句句有梗”講述中國藝術史

近日,由讀客文化與意公子推出的新書《大話中國藝術史》一炮而紅,接連打破出版界記錄。上市48小時,首印5萬冊直接售空,登頂各大新書榜,出版社連夜加印3次,仍遭遇斷貨危機。更誇張的是,在該書上市次日,某電商平臺就光明正大地出現了盜版,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這樣一本冷門的藝術書籍,如何一夜之間成為行業爆款?

《韓熙載夜宴圖》是藝術版的《碟中諜》,李白的《上陽臺帖》則是一出中年職場危機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中國藝術仍然顯得有點“陽春白雪”,一提起“中國藝術史”幾個字,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嚴肅、枯燥、學術化,想欣賞卻無從下手。可能也正因如此,《大話中國藝術史》別出心裁的“大話”形式,才一舉獲得讀者青睞,成為年度最火的藝術圖書爆款。

為了讓更多讀者能輕鬆欣賞中國藝術,《大話中國藝術史》沿襲了作者意公子在影片科普中輕鬆詼諧的風格,語言淺白風趣,內容“句句有梗”: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是藝術版的《碟中諜》,李白的《上陽臺帖》則是一出中年職場危機等等,讓讀者無壓力入門中國藝術。考慮到中國藝術史源遠流長,《大話中國藝術史》在結構上,選擇了用人的一生作比喻來形容上萬年的中國藝術史,使其主線明晰,為讀者快速搭建起認知框架,一口氣讀完10000年中國藝術史。

在書籍內容本身之外,《大話中國藝術史》在書名及裝幀也下了大功夫,只為拉近與讀者的距離,書名用“大話”二字,降低了閱讀門檻,封面上的宋徽宗戴著墨鏡,讓人忍俊不禁,一看就對中國藝術充滿興趣。

藝術科普拓荒者:意公子與她的千萬粉絲帝國

《大話中國藝術史》的爆紅,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讀者對藝術科普旺盛的需求,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被譽為“藝術科普第一人”的意公子。意公子及其團隊多年來的耕耘,為中國的藝術消費領域培養出了一批生力軍。

《大話中國藝術史》:“句句有梗”講述中國藝術史

意公子,原名瀟涵,原本是地方電視臺的主持人,2013年與合夥人發起“意外藝術”專案,旨在將高冷的藝術用輕鬆有趣的方式推廣給普羅大眾。她主講的國內首檔藝術脫口秀《藝術很難嗎》連更六季,收穫上億播放量,在打分一貫嚴苛的豆瓣也獲得了8。8的高分。以一身颯爽綠裙形象出鏡的意公子,雖然沒有藝術專業背景的出身,但憑藉之前主持人的職業經驗優勢,抓住了自己能夠作為大眾角度來思考的優勢——更加明白大眾對藝術欣賞的痛點,因而從製作之初便確定了接地氣走大眾化的路子,以基礎的科普藝術作為切入點,簡單明快的語言加上風趣幽默有乾貨的內容,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影片平臺上的粉絲。

2021年,意公子成為年度微博最具商業價值的藝術美學大V。目前在意公子的抖音賬號下,光是“意公子講中國藝術”欄目就足足有4億閱讀量。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在抖音上推出的“國寶很有戲”欄目,僅14天話題曝光就高達5。6億,隨後又如火如荼地推出了第二季。透過優質的內容和穩定的產出,吸引了一大票短影片端的使用者,再透過成熟的社群運營模式鞏固並培養自己的忠實粉絲,這也是《大話》系列圖書重要的購買力來源。

2020年,意公子的處女作《大話西方藝術史》由讀客文化策劃出版,登上該年的年度藝術書籍暢銷榜,可以說是初露鋒芒。新作《大話中國藝術史》甫一出版,就創造了一夜爆紅的“行業奇蹟”,除了近年來國人對傳統藝術文化的興致持續高漲

,前作不俗的口碑,以及出版方的營銷推廣,也離不開作者意公子千萬級的忠實粉絲。找準目標人群,確定風格方式,牢牢把握住大眾對藝術的痛點,藉著短影片日趨火熱的東風,意公子成功地將藝術推往更為廣泛的人群。有不少粉絲表示,因為意公子的書和影片,被千百年前的古人和藝術珍品深深打動,因此對中國藝術產生濃厚興趣。這其中,有因為意公子對藝術開始感興趣準備考藝術史研究生的大四學生,也有在課堂上播放意公子藝術講解影片的美術老師,還有人將《大話中國藝術史》買來送給小輩當作禮物。

“因為意公子打開了藝術的大門”、“大話中國藝術史的出現,相信會是一個從內而外改變自己的開始”、“感覺同古人面對面交流”,在豆瓣、噹噹等網站上《大話中國藝術史》條目下此類忠實粉絲的評論佔據了半壁江山。意公子用自己平白有趣的語言,在“藝術荒漠”中拓出一條越來越寬廣的道路,讓原本曲高和寡,甚至被認為高高在上的藝術,越來越為普羅大眾所熟知。

網路上的藝術科普,注重閱讀和觀看的趣味性

我國是個傳統文化消費大國,傳統文化、藝術、歷史等內容一直都是重要的藝術文化類消費題材。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國人的文化自信心日益熱烈。無論是美到驚豔的虎年春晚《只此青綠》,還是北京冬奧會上二十四節氣的倒計時宣傳片,都打動了千萬人的心。傳統文化藝術元素,在越來越大的舞臺上大放光彩,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基因彷彿也被重新喚醒。

在大眾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漲的今天,隨著網際網路新媒體的發展,藝術類泛知識科普博主也就應運而生。

目前網路上的藝術科普主要是分為三類:一是傳統的圖片文字結合推送,二是趣味短影片(也是目前最為流行的方式),三是結合圖文的有聲讀物。這三種藝術科普模式都是在較短的時長內進行藝術知識相關的科普,並且非常注重閱讀和觀看的趣味性,以此來吸引潛在目標人群。比如抖音上的“意公子”、“嚴伯鈞”,微博上的“顧爺”都是行業受眾很廣、非常有影響力的KOL。這類藝術科普知識內容生產者帶動越來越多的藝術科普消費者,大眾在獲取免費的藝術入門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學習藝術的自信,感受到了樂趣,打破了對藝術的難以靠近的誤解。藝術科普也逐漸不再被認為是高深小眾的學科。

不過,此類網路藝術科普博主所吸引到的粉絲,有的後續會繼續關注藝術科普領域上的知識內容,但也有更多可能會關注藝術科普博主本身。後者的關注即是形成新媒體時代的一種商業模式:博主在受關注的前提下,獲取更多商業資源,並對關注者推薦自己的產品或是品牌。《大話中國藝術史》就是“意公子”這一博主品牌下產出的成功之作。

(燕都融媒體記者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