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在家裡,家長對孩子亂丟亂扔、大吵大鬧的行為視而不見任其所為

作者:由 條哲広寶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8-20

任其所為什麼意思

在家裡,家長對孩子亂丟亂扔、大吵大鬧的行為視而不見任其所為,或平時從不注意孩子做事,但只要他一吵一鬧家長就怒髮衝冠斥責一通,這也是造成孩子做事不專注好動的原因。因此,家長除了要給孩子更多關心外,還要學會正確的引導方法:觀察一下,他對什麼最感興趣。即使他只對電視感興趣也沒有問題,電視裡令他感興趣的節目就作為你同他經常談論的話題,然後把它運用到你讓他做的事情中。

在家裡,家長對孩子亂丟亂扔、大吵大鬧的行為視而不見任其所為

如果你對一個剛畫了幾筆就想走掉的孩子說:電視裡你愛看的那個小丑人,如果知道你能把他的頭畫下來,他一定很高興。”孩子大多會坐下來再畫上一陣子。無論他畫的好壞,明天他再看這個節目時都會對小丑人的頭更關注一些。家中的環境是否適合孩子專注地做事,在電視轟轟作響的房間裡,他是不可能在那畫個不停的。別指望孩子一下就能對事情長時間地注意,一般來說,6歲以前的孩子真正能夠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也就十幾分鐘的時間,因此當孩子在家裡那怕能有5分鐘安靜專注做事的時候,家長就應立即給予表揚,來強化孩子安靜專注做事情的行為。

在家裡,家長對孩子亂丟亂扔、大吵大鬧的行為視而不見任其所為

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命令和要求,事情要一件一件慢慢地來做。多花一些時間陪他講故事、下棋、拼圖、做手工、看圖書、捏橡皮泥都是加強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其實,即使成人對他不感興趣的事情也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是孩子對什麼都想看看的最主要原因,而對什麼又都不能長時間專注,則是孩子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因此,只要孩子的不專注、好動的行為不是隨時隨地經常發生,家長應該給予理解,提供一些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讓他們逐漸養成對學習專注的品質。

在家裡,家長對孩子亂丟亂扔、大吵大鬧的行為視而不見任其所為

在我帶過的班上曾有個叫小凡的小女孩,蘋果一樣的臉蛋,胖胖的身體,聰明活潑,總給人一種忍不住想親她一下的感覺。在小班、中班時都是班上很活躍的小傢伙,充滿自信。可到了大班的上學期,我發現這個愛說愛笑的小傢伙有些憂鬱,經常一個人在那裡不出聲,自己摸著布娃娃玩,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現象。當我問她是不是生病或者有什麼事時,小傢伙總是搖頭。

在家裡,家長對孩子亂丟亂扔、大吵大鬧的行為視而不見任其所為

直到有一天,小傢伙主動拉著我的衣服問我,“老師,你說世界上的爸爸、媽媽有沒有壞人?”我才知道了原因。經過交談,我瞭解到近來小凡的父母經常吵架,並相互咒罵。小凡全都聽到了,並能把父母相互咒罵的話都說出來。爸爸媽媽還各自拉著小凡告訴她,對方是個壞蛋、死人。以後讓小凡少理對方,並警告小凡吵架的事不許告訴別人。因此小凡特別難過,又不敢向別人說。但孩子畢竟是孩子,心理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她把事情告訴了我。

在家裡,家長對孩子亂丟亂扔、大吵大鬧的行為視而不見任其所為

我舉此例,並不想向各位家長朋友說教些什麼。成年人的感情之事一向都很複雜,因各自不同的原因,吵架之事總是難免。但我們成人的事為什麼要殃及到孩子身上,讓他們幼小的心靈為我們來承受痛苦,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公平的。也許當你看到孩子為此而愁眉苦臉的小樣時,心裡也會痛苦不堪。

在我所教過的孩子當中,不僅僅有小凡一例,看到一個個活潑、自信、充滿熱情的孩子為了父母的感情之事,變得憂鬱、寡言甚至是怯弱、害怕、退縮,他們總愛問老師“是不是因為我不聽話,爸爸媽媽才會不要我的”,有的甚至出現了強迫性行為:睡覺時只要固定的一個枕巾、決不允許小朋友動他的東西。作為老師的我很為他們難過傷心,我只能盡我最大的力量去幫助他們,但老師畢竟代替不了父母之愛。

在家裡,家長對孩子亂丟亂扔、大吵大鬧的行為視而不見任其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