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烏紗帽是何時出現的?聽專家講中國傳統服飾小知識

作者:由 交匯點客戶端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12-27

霞帔的意思是什麼

11月19日,“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四十週年展”在南京市博物館開幕,在暖場活動中,“華夏衣冠——六朝、宋、明華服展演”在泮池——欞星門一帶著盛裝巡場,展示中國傳統的服飾。那麼各個朝代的服飾有什麼特點?烏紗帽何時出現的?記者採訪了專家。

烏紗帽是何時出現的?聽專家講中國傳統服飾小知識

博物館級復原華服11套參與演出

據此次活動的發起人——來自應天府五軍都督府社團的王熹介紹,他們在製作漢服過程中有幸得到國內傳統文化研究學者前輩的指導,漢服復原主要來源於古代服飾復原專家上海戲劇學院劉永華教授指導。

此次活動,包括復原款漢服11套,形制涵蓋漢、六朝、南唐、宋、明等朝代漢服。

漢、六朝:直裾深衣,外披素紗禪衣通天冠或劉氏冠(男)佩漢儀劍,本搭配系先秦、漢代直至魏晉時期公卿士族男子日常穿搭,參考依據為漢馬王堆帛畫、漢佚名墓壁畫、南京竹林七賢磚畫等。

南唐:南唐式圓領袍+交腳幞頭(男),五代大袖衫裙(女),本組服飾參考均為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韓熙載夜宴圖》,女裝同時參考了南唐二陵的仕女俑造型。

宋代:宋公服+展腳幞頭(男),交領百褶裙褙子+芙蓉花冠(女) 。宋男裝造型復原主要參考了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北宋仁宗畫像,女子服飾則是參考了福建南宋黃升墓出土文物、南京市博物總館宋明服飾展中宋女裝百褶裙的型制及宋末元初畫家錢選《楊貴妃上馬圖》(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花冠造型。

明代:白澤魏國公補服+烏紗帽(男),過肩蟒紋誥命夫人長襖+翟冠(女)。男裝魏國公補服,復原原型為南京博物館宋明服飾展中展出的仙鶴補服,補子造型,復原自前期展出的麒麟補服,烏紗帽則復原自山東孔子博物館明代烏紗帽。女裝過肩蟒袍,則復原自山東孔子博物館館藏文物誥命夫人蟒袍。

中國曆代服飾有什麼特點?

我們經常看到大街上有人穿著漢服,和歷史上的服飾有什麼區別呢?據南京服飾學會服飾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黃強介紹,漢服其實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每個朝代服飾品種不同,樣式不一,各有時代特點。我們如今看到的漢服很多是各個朝代的混雜,一些專業團隊才根據出文物或資料復原哪個朝代的服飾。

據介紹,深衣(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屬於上古即秦漢時期代表性服飾。褒衣博帶的大袖衫屬於六朝時期。

唐代確定品色制度,即以服飾顏色區別官職高低,黃色成為帝王專屬服色,紫紅緋色成為高官服色,青色是低品級官員服飾,白居易有云“江州司馬青衫溼”。官員常服有寬袖、窄袖之分,用圓領。

宋代官服沿襲唐制,以服色區別官職大小,幞頭(一種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是其代表性冠帽。

明代官服出現補服,即胸前與後背有一塊方形的補子,文官繡禽,武官繡獸,不同圖案表示不同的官職。

襦裙是中國古代女性主要服飾,襦裙(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稱)出現在戰國,盛行於魏晉南北朝,鼎盛於隋唐,更成為唐代女服的代表。一直沿用至清代。

烏紗帽是何時出現的?

我們今天說的烏紗帽其實使用的是引申意義,即官位、官職。“丟了烏紗帽”,表示丟掉了官職,“摘去他的烏紗帽”意思是免職。那麼烏紗帽是何時出現的呢?

據黃強介紹,烏紗帽起源於東晉,只是一個普通的帽子,以黑紗為之。到了隋朝成為官服的配套首服,興盛於唐朝,天子百官士庶都戴烏紗帽,與幞頭(是一種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類似。唐代白居易《感舊紗帽》詩中寫道:“昔君烏紗帽,贈我白頭翁。”到宋朝時加上了“雙翅”,稱為雙翅烏紗帽。

明朝有多種巾帽,六合一統帽、四方平定巾、飄飄巾、網巾等。《明史·輿服志》載:“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至此確定烏紗帽為官帽,與補服配套,烏紗帽也成為官員的標識,乃至成為官的代稱。明代烏紗帽以鐵絲為框,外蒙烏紗,帽身前低後高,左右各插以翅。

清代推行剃髮令,改易服制,使用頂戴花翎,烏紗帽壽終正寢。

女人的戴冠有什麼不一樣?

古代婦女和男子一樣,也戴冠帽。冠的作用和帽子不同,古人戴帽,主要是為了禦寒,而戴冠則為了裝飾。那女人的戴冠有什麼不同呢?

據黃強介紹,女人冠髻並行,禮儀活動戴冠,非禮儀活動梳髻。以女性最具代表性的鳳冠而言,漢代開始屬於皇太后、皇后的最尊貴的禮冠,其名稱與形制隨時代而變化。自中、晚唐以來,婦女戴冠的日益多見。五代時有“碧羅冠子”、“鹿胎冠子”等名稱,宋代此風尤盛。宋代皇后冠子特別高大,裝飾繁複,冠上飾有多條龍、鳳,稱之為“龍鳳珠翠冠”。宋代命婦(泛稱受有封號的婦女)戴花釵冠,民間女性使用元寶冠。明代皇后、嬪妃使用鳳冠。明代命婦的禮冠,雖稱鳳冠,實際不是鳳冠,而是花釵冠、翟冠、慶雲冠、翠雲冠等。清代后妃所戴的禮冠,雖然也飾有鳳形,但是名稱上不再稱鳳冠,而稱朝冠。

古代民間女性出嫁上坐花轎其婚服為鳳冠、霞帔,其實只是借名,借鳳冠之名,讓新娘享受一生最為風光的幸福時刻。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楊民僕/文 虞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