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35歲全職媽媽的告白:在家受挫,就業無門,得變“媽蟲”?

作者:由 洪恩兒童樂園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3-01-28

招營業員怎麼寫

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熱帖,瞬間扎心。

題主是一個35歲的全職媽媽,在家帶娃2年,今年老二剛上幼兒園。

她以為找份工作不會太難,結果處處碰壁。

她考慮自學,但是老公不以為意地說:

“淨學哪些沒用的幹嗎?”

她想創業,家裡人並不支援,理由也很充分:

“成本太高,風險太大。”

她開始“認命”做全職主婦,但是慢慢地發現家裡氣氛開始變了,老公下班總是喊累,兩個人之間溝通越來越少,除了柴米油鹽好像再沒別的話能說了。

她也知道這樣下去肯定會出問題,但是好像被困在“全職媽媽”這個身份裡,好像就沒有別的出路了。

的確,在社會上,全職媽媽的家務勞動的價值普遍不被承認,沒有收入不僅在家庭內部低人一等,就連外人都明裡暗裡歧視她們經濟不獨立,依靠老公養。

35歲全職媽媽的告白:在家受挫,就業無門,得變“媽蟲”?

過去我們常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現在這句話以女性的立場來看可以改成“不怕入錯行,不怕嫁錯郎,就怕當了全職媽媽”。因為只要你有賺錢的能力,前兩項即便錯了我們也有資本抽身離開,雖然代價慘重。但做了全職媽媽,仰人鼻息後,很多時候只能將錯就錯了。

不是懦弱,而是沒錢只能湊合過。

法國作家波伏娃說:

“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全職媽媽,實際上就是一場以愛為名的剝削。

剝削的是女方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所需的時間、精力、機會。

“人到中年,連出走的勇氣都沒有!”

情侶或年輕的小夫妻吵架後,一般不是提分手/離婚,就是離家出走。可中年全職媽媽吵架後,在老公摔門離去時,她們也只能一邊默默垂淚,一邊盡力做家務帶孩子。

因為對她們來說,走又能走去哪呢?

孩子年幼,父母年邁,都給不了依靠。一旦老公斷了經濟,自己又沒積蓄,連酒店都住不成。

一位37歲的全職媽媽說,老公一個禮拜給一次生活費,就為了防止吵架後的冷戰。

“他知道,為了生活費,我只能跪舔。”

兒子10個月嗷嗷待哺,一天三餐營養輔食不能少,大人能忍著捱餓,卻見不得孩子受苦。他握著我的命脈,而我只能被迫屈從。

35歲全職媽媽的告白:在家受挫,就業無門,得變“媽蟲”?

魯迅先生說,

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

沒有經濟支撐,更沒有地方可去,是中年全職媽媽最大的苦楚。

法律上也沒有明文保護全職媽媽利益的條款。

拿《婚姻法》來說,雖然重視全職媽媽價值的呼聲,在網路上震天響。

但在離婚的時候,全職媽媽毫無優勢。

除非孩子年齡還很小必須需要母親,否則經濟更好的一方更容易獲得撫養權。

北京一全職太太,結婚5年,帶孩子做家務,離婚只獲5萬家務補償,平均一年才1萬,一個月不到1000,還不及小時工的收入。

35歲全職媽媽的告白:在家受挫,就業無門,得變“媽蟲”?

雖說孩子最終判給了媽媽,爸爸每月給付撫養費2000元。可是在北京,壓根撐不起她和孩子未來的生活。

多年的婚姻,換來的不過是重新歸零、前路迷茫……

“35歲以後,我連面試的入場券都拿不到”

前段時間,微博有一話題#全職太太重返職場有多難#,一網友講述自己心酸求職經歷。

18年的9月,我過完35歲的生日,也終於成功地擺脫了兒子,把他送進了幼兒園。

當我躊躇滿志,想著幹一番事業時,才知道職場對中年女性有多不待見。

有些公司直接在招聘網上就註明了

“35週歲以下”;

有些公司在面試中

反覆確認了是否適宜出差加班;

有些公司

一聽空白了5年

直接面露難色;

……

35歲像是一道分水嶺,我被死死地卡在了外面。

也曾“自暴自棄”想著管它什麼985高材生,能找個入門級工作,有點微薄收入也好過現在。結果連小商場門口貼招營業員都寫著“30歲以下”。

只有月嫂和家政阿姨,我大概算是年輕有競爭力的。

網上曾有句話,到了35歲,如果還沒晉升管理崗,連基礎崗位的工作也很難找了。

尤其是

全職媽媽往往連重新入場的資格券都找不到。

名嘴張雪峰也直言,已婚已育的女性不要工作,老闆不會要你。

為什麼?因為要休產假,升級為媽媽後,精力無法全然放在工作上,考慮到利益相關,媽媽群體很容易被淘汰。

職場環境惡劣,媽媽們無法去抗爭,那麼如果選擇迴歸家庭呢?

一位37歲的全職媽媽說,兒子上幼兒園大半年,工作依舊沒著落。天天在家焦慮不安,刷過單,也做過微商,不是被騙錢,就是虧本買賣。

慢慢的,公婆看我的眼色都變了,鄰居開始在背後各種指指點點,好像在說:

“看,這女人好吃懶做,孩子上學了,還不去上班。”

35歲以後的全職媽媽,真的是,進無路闖蕩,退更是焦慮到無處安放。

在脆弱的背後,尋求向上的力量

誠然,這些無奈與心酸,是很多中年全職媽媽所面臨的困境。

但她們真的只是受限於年齡和家庭嗎?

曾聽過一則訓象故事,印象深刻。

印度人用一根插在地上的木棍來拴住大象,因為這根棍是從大象剛生下來就拿來插的,一開始小象會掙扎,但掙不動,慢慢的就放棄了。

再後來,小象長成了大象,已經大到能掙脫了,可是它連試都不想再試了。

35歲全職媽媽的心態,其實和這些大象一樣,困在自己思想的牢籠裡,被自己限制住了。

殊不知,破局的關鍵是讓自己向上而生,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限制你。

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裡提出,想要取得成功,就要抱持“成長型

思維”,擯棄“固定型思維”。

當全職媽媽只是暫時的,唯有抱持“成長型思維”的人,才不容易陷入產後抑鬱,不會因為一時的“缺乏認同感”而自怨自艾,才能透過學習、兼職始終讓自己保持競爭力和活力。

用主動成長的確定性,去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我一朋友,原本事業有成,30歲那年為了照顧兒子,辭職在家。

家務的瑣碎和孩子的鬧騰,耗盡了她所有的精力和耐心,常常令她陷入自我懷疑中,“我怎麼那麼失敗,連孩子都帶不好”。

她總是懷念以前叱吒職場的樣子,更覺得心有不甘。

後來她看到一些徵稿啟事,想到了可以重拾“老本行”,一來賺取稿費,二來可以為之後的復出做準備。

每晚哄睡孩子後,再晚她都堅持爬起來寫作,起先總是因為太累,一句話都要組織很久;投出去的稿子,也是石沉大海,好不容易收到一封來信,卻只寫著感謝投稿。

她說,那時真的是懷疑人生。就想自己怎麼生個孩子後,就“廢”成這樣了。

她開始上網課、看書做筆記,拆解大號文章,去模仿,去學習。慢慢的她開始上稿,有了稿費更有動力。

如今,她已經成了多平臺的簽約作者,每個月收入可觀。

她說,以前總擔心上班沒辦法接送孩子,現在倒不怕了。“閒”在家裡,我也能養活自己和孩子。

什麼瑣事纏身、孩子難帶、抽不出時間等等,都不應該成為放棄成長的理由。

要知道,你如何對待生活,生活就會回贈什麼給你。當現實殘酷地打向你,你得狠狠的回擊,才能找回屬於自己的力量。

無論身處怎樣境地,都要在能做的事情上認真鋪開,這樣的人生歲月自有厚愛。

35歲也許真的是分水嶺,分水嶺後,是一路向上,還是一路往下,都藏在你日復一日的具體行動裡。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洪恩教育所有,轉載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