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VCPE盯上“人造太陽”

作者:由 獵雲網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3-02-01

vc是什麼材料簡稱

本文轉載自合作方:融中財經(ID:thecapital),作者:艾希。獵雲網已獲授權。

今年,投資人們都在看什麼專案?

大洋彼岸的美國,資金正在流入開發核聚變技術的初創企業。據美國核聚變工業協會的預測,截至2022年,從事核聚變技術開發業務的初創企業等超過30家企業的融資總額至少達到48億美元。

什麼是核聚變?簡單來說,就是在超高溫或高壓條件下,把兩個較輕的原子核結合,形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和一個極輕的原子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以極高的效率釋放巨大的能量,而且汙染小,效率高,一旦做到“可控”,能創造巨大的能源價值。一旦實現,便猶如有了“人造太陽”。這項技術如果能應用到聚變能電站、大中型船舶、海上作業平臺等,人類從此便可以從中獲得取之不竭的清潔能源。

超乎想象的市場前景,不僅使市場上出現了一批相關初創企業,也令投資人們心馳神往。“近一年以來,我們發現市場上開始出現少數的核聚變專案”,有投資人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均成立不久,但都在很快時間內就完成了首輪融資。

2022年以來,已經有核聚變初創企業能量奇點、星環聚能、翌曦科技完成投資。在它們背後,站著紅杉中國、中科創星、順為資本、崑崙資本、和玉資本、險峰長青、九合創投等機構。一線機構們,都向核聚變賽道湧來了。

但欣喜之餘,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是,目前核聚變賽道尚處於萌芽期,還存在者資金、技術等諸多難題需要攻破。“人造太陽”,將是一個數十年的命題,序幕才剛剛拉開。

國內潮起,機構搶投

那麼,中國在核聚變方面的投資,進行到哪一步了?

“其實我國現在在可控核聚變方面的研究,並不落後”,行業相關人員表示。早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就開始在核聚變領域展開研究。1970年,我國開始自主設計實驗裝置;1984年建成中國換流器一號;2007年,我們又自主設計了世界首個全超導託卡馬可裝置東方超環,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在企業方面,位於河北的傳統清潔能源公司新奧集團是首家致力於商業化核聚變的公司。2018年,新奧集團還聯合北京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高校創辦了新奧核聚變科技研發公司。

不過,在2022年之前,鮮有機構關注到核聚變相關專案。

“其實我們早就在關注核聚變領域,並不是我們不投,而是過去幾年相關標的基本沒有,直到今年,才發現國內出現了一些可控核聚變專案”,一位硬科技方向投資人表示。

也因此,有人將2022年稱為可控核聚變領域投資元年,從這一年行業裡發生的兩筆大額融資,可以看出當前國核心聚變賽道的投資動向。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前沿科技變革,是由國內頂級高校和知名機構推動的。

今年2月,能量奇點宣佈完成近4億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由米哈遊和蔚來資本共同領投,紅杉中國種子基金和藍馳創投跟投。

這是北大物理系出身的楊釗回國後的第二次創業,專注於做商業化可控核聚變。團隊成員來自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頂級院校及科研院所。完成首輪融資後,資金將用於計劃研發和建設基於全高溫超導磁體的小型託卡馬克實驗裝置,以及研發可用於下一代高效能聚變裝置的先進磁體系統。

而另外一筆關於星環聚能融資,則與清華系離不開關係。

星環聚能的創始人陳銳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去年10月,他與同樣來自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的主要研發成員共同在陝西成立了星環聚能。

今年6月,星環聚能宣佈完成數億元天使輪融資,背後囊括多家知名機構,包括順為資本、崑崙資本、中科創星、遠鏡創投、和玉資本、紅杉種子基金、險峰長青、九合創投、聯想之星、英諾創投、元禾原點以及華方資本等,是中國首個由風險投資驅動的核聚變商業化探索專案企業。

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也曾在公開場合說道:它真的很新,當看到這些公司時候,直覺就像2016年看到自動駕駛或商業航天。

藍馳創投投資總監孫登科則表示:確實沒有幾個團隊能做這件事,他們既需要有很強的物理基礎,這是科學素養、工程能力主導的最底層因素,且有工程功底的人,同時也需要懂得與資方、政府溝通,懂商業化,這個在全球範圍內是個位數”。

一時之間,核聚變火了起來。在投資前沿科技的大趨勢下,不少主投硬科技的機構開始投入更多精力在行業內尋找相關標的。有投資人解釋,“因為近期核聚變技術,尤其是在高溫超導材料方面有了一些新突破,推動了可控核聚變裝置小型化可能性的出現。在這個前提下,商業公司有了入局進行創業的機會。”

但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認的現狀是,目前該領域尚處於萌芽期,行業內可供投資的標的數量仍在低位。

也正是由於專案標的的稀缺性,造成了投資機構選擇範圍的侷限。“現在能做這件事的就算是好專案了”,有投資人表示。

所以,在核聚變領域,目前的基本的情況是有新的創業專案出現,便會立馬被資本關注到。2022年11月,核心成員脫胎於上海交通大學高溫超導團隊的翌曦科技,完成5000萬元種子輪融資,由中科創星領投,合力投資、泓昇基金等跟投。值得關注的是,公佈該輪融資時這家企業僅僅成立4個月。按照投資的常規流程推算,可見這家企業成立時便已經被資本關注。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共有17家投資機構在可控核聚變產業鏈進行了投資佈局。除了財務投資機構,投資方陣營中還出現了米哈遊、騰訊等產業方的身影。

其中,米哈遊參與了能量奇點的天使輪融資;騰訊則與今年2月投資了英國的核聚變技術明星公司First Light Fusion。

有了資本的加持,核聚變相關公司獲得助推。

如今,在中國市場上剛剛興起的核聚變,在國外VC市場已經十分火熱。

投資暴漲139%,海外領潮核聚變

隨著近年來聚變裝置緊湊化、小型化的發展趨勢,核聚變賽道開始收到重視,並逐漸開始有商業資本進入,包括比爾·蓋茨、傑夫·貝索斯、彼得·泰爾在內的億萬富翁都已經開始掏腰包支援核聚變公司。

在國外,核聚變儼然已經成為一條炙手可熱的賽道。雖然核聚變相關技術動輒需要十億、幾十億美元的資金投入研發,但是受到全球氣候升溫、對清潔能源的需求等因素的影響,流向這條賽道的資金不在少數。

同時,相關的投資專案開始多了起來。

比如,2021年12月,美國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宣佈拿到18億美元的融資。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這一資料重新整理了人類歷史上核聚變私人投資額的新紀錄;另一方面,在這輪融資背後,投資方包括比爾蓋茨、索羅斯、Marc Benioff、谷歌母公司Alphabet、DFJ Growth等一眾大佬。

這是迄今為止在核聚變領域最大的一筆私人投資,CFS希望將核聚變商業化,並在2030年代初將其併入電網。

“作為全球能源轉型的一個關鍵部分,世界已準備好對商業核聚變進行鉅額投資。” CFS執行長鮑勃蒙加德表示。

2022年2月,德國核聚變公司Marvel與西門子能源、法國Thales以及德國工程集團Trumpf簽訂了合作協議,並由科技投資公司Earlybird牽頭投資了3500萬歐元,用於核聚變研發。

同樣在2月,從牛津大學分離出來的核聚變技術研發商First Light Fusion (FLF),獲得4500萬美元融資。這家成立於2011年的企業,自成立以來,累計外部融資達到1。07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背後的投資方還包含中國科技公司騰訊。

在巨大的資金需求面前,有實力的巨頭成為率先入局核聚變賽道的投資人。

2022年7月,美國石油巨頭雪佛龍攜手科技巨頭谷歌,還有日本住友商事株式會社,一起投了核聚變初創企業TAE Technologie,投資金額為2。5億美元。完成該輪融資後,該公司融資總額達到了12億美元。目前,TAE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核聚變私營公司,專注核聚變能源的商業用途,擁有超400名員工、1100多項專利,前後共建立了五代核聚變反應堆平臺。

此外,雪鐵龍還投資了位於西雅圖的核聚變初創企業Zap Energy、老虎環球、比爾·蓋茨、義大利石油公司Eni等還投資了位於波士頓的核聚變企業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根據美國核聚變工業協會在7月份釋出的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的12個月裡,核聚變領域的投資暴漲了139%,私人投資核聚變的資金達到了28。3億美元。

加拿大核聚變公司GF的執行長Mowry認為,核聚變行業與航天業有許多相似之處,航天業原先也是集中在政府機構層面展開,如今靈活的私營領域充滿幹勁和想象力,為航天業注入了更多活力,這是聚變行業的Space X時刻。

目前,全球30家左右從事核聚變的私營公司獲超40億美元的融資,近一半公司在過去5年間成立,其中,美國、英國所佔數量位居前二,發展中國家只有中國和印度有。

“人造太陽”何時實現?

可以看到,隨著技術的進步,這種積極情緒也從實驗室傳導到投資機構和創業公司,在核聚變領域的投資和創業熱情在近一年內高漲。

正如常常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那樣,核聚變一直都被被科學界認為有望為人類提供近乎無限的清潔能源,對於解決全球能源危機至關重要。具體來說,如果這一技術能商用在聚變能電站、大中型船舶、海上作業平臺等,人類從此便可以從中獲得取之不竭的清潔能源。

毫無疑問,可控核聚變身後超乎想象的市場,徹底點燃了VC/PE的投資熱情。從上文中提到的初創企業背後星光熠熠的資本陣營便可見一斑。但儘管所有人都已經對可控核聚變商業化翹首以盼,何時能實現商業化?尚存爭議。

“我們很有可能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實現這個目標”,TAE Technologies執行長Michi Binderbauer的態度比較樂觀。隨著資本的大量湧入,核聚變領域的技術突破很可能提前出現。

不過,更多的專業人士對此持懷疑態度。有就職於核聚變創業公司的研究人員表示,“私營公司說10年內就能成功,只不過是為了吸引投資者,10年內實現聚變商業化的想法過於樂觀了。”核聚變物理學家Sehila M。 Gonzalez de Vicente也提出,核聚變能源的應用也很可能會在三十年或五十年後成為現實。

一個現實的案例是,早在1985年,就有多個國家聯合發起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但如今37年過去了,已經有35個國家參與、花費超過240億美元的ITER計劃,仍未實現。

“主要原因在於現在技術的複雜度越來越高,產業化週期越來越長,可能達到20年左右”,投資人表示。過去,面對可控核聚變在技術和工程方面面臨的諸多挑戰,行業內也常常戲稱這是一個“永遠要50年”才能實現的技術。

但這一次,投資人們已經做好了長期陪伴的準備。正如中科創星米磊所說,“經過這麼多年,有一小部分投資機構終於願意去做一些更高風險但能解決人類終極問題的前沿科技專案,哪怕失敗機率可能較高,遇到的挑戰可能更大。這其實才是風險投資的本質。”

如今,實現可控核聚變看似“遙遙無期”,距離真正實現商業化還需要更好的技術、更多的錢、更長的建設週期等課題需要攻破,註定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但在投資人們的大膽押注下,風投+科研團隊,或將加速可控核聚變商業化。未來,“人造太陽”的夢想終會實現,而作為不可或缺的力量,投資人們也將成為這場歷史洪流中的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