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福建土樓:一座樓裡四百屋 舉世無雙

作者:由 光明網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3-02-05

土樓理想用土是哪裡的

土樓是圓形的。

從圓心出發,依不同的半徑,一層層向外展開,如同湖中的水波,環環相套。

一座樓,就是一個城。每座土樓都有自己的名字,土樓的名字是從大門上牌匾兩側的對聯中各取一字組成。每塊牌匾,都寄託了祖先對後代的期許。

福建土樓:一座樓裡四百屋 舉世無雙

張裕增是石橋村的村民,和他的父親以及祖輩一樣,他在土樓裡出生、長大。1998年,張裕增離家去廈門工作,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不過,每年春節,他都會回到土樓來過節。今年也是如此,他和妻子帶著小孫女先回到土樓,兒子、兒媳要晚幾天。——再忙,過節總要回家。

福建土樓:一座樓裡四百屋 舉世無雙

福建土樓:一座樓裡四百屋 舉世無雙

臨近春節,土樓裡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打工的人們陸續回來,掛燈籠,貼春聯;每家每戶門口都有一座兔籠,兔籠的門上也貼上了“玉兔成群”的吉祥話。

張裕增去到附近的另一座土樓,準備討一副春聯回家。剛進門,看到院子裡擠滿了討要春聯的人。寫春聯的人叫張國賢,原來是個老師,因為有文化,字也寫得漂亮,全村人都求他寫春聯。

春聯求到了。紅紙上墨跡淋漓,張裕增小心地讓有墨的這一面迎著風,避免染色。他踩著石墩子跨過小河,朝家的方向走;迎面的春風拂起紅色的春聯,遠山如黛,人在畫中游。

“閤家平安。”張裕增和小孫女一起,把春聯貼到了自家門上,小孫女笑著把字唸了一遍。

福建土樓:一座樓裡四百屋 舉世無雙

福建土樓:一座樓裡四百屋 舉世無雙

按客家人的習慣,過年不僅要殺雞殺鴨,釀米酒,打餈粑,還有很多隻屬於他們的習俗。每家每戶門後都要放幾根甘蔗,就是其中一種風俗,意為節節高,充滿著對新一年生活的期盼。張裕增說,土樓裡面住的一般都是一個姓的人。好比石橋村,都姓張。還不僅如此,方圓五公里內的所有村子裡的人,都姓張,都是同一個祖宗傳下來的,這些人很多年前就湊在一起建土樓了。

土樓裡的每一間都是一樣的大小,一層做廚房,二層做糧倉,三層以上才會住人。不過,如果家族越來越大,二層糧倉也會被改裝成臥室住人。張裕增說,自己見證了土樓這些年的興旺。他結婚的時候,操辦了二十多桌的酒席;等到兒子結婚的時候,還是在同一座土樓,那時候就要熱鬧很多了,足足辦了五十桌酒席。

張裕增妻子的奶奶已經98歲了,養大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如今傳下來後代已經有70多人,五代同堂。

福建土樓:一座樓裡四百屋 舉世無雙

順裕樓,是當地最大的土樓,直徑86米,人丁最旺的時候可以住400戶人家。土樓的修建,採用生土和木相結合,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民居結構。土樓,出於抵禦山林野獸、強盜的需要,並體現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

時過境遷,土樓的禦敵功能早就用不上了,共同生活的傳統也擋不住年輕人出去闖世界的熱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搬離土樓,擁有近400間房間的順裕樓中,如今也只剩下20多戶在居住,佔用近70個房間。不過,飲水思源, 從這裡走出去的人,不論走到哪裡,都會牽掛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土樓。春節,就是他們返回故鄉,重溫傳統的時候。

張裕增的兒子張偉光,終於回到了家。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年味更濃了。

福建土樓:一座樓裡四百屋 舉世無雙

版權宣告: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