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沁縣傳統民居:土木二層樓

作者:由 黃河新聞網長治頻道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3-02-07

二層頂梁實際是幾層

沁縣傳統民居的代表之作為土木二層樓,民間俗稱“五檁二架大小方,四梁八柱二層樓。”五檁指所用檁條五根,二架指前後兩坡搭椽,一搭椽一般為4—6尺,二搭椽為6—8尺。大小方指大梁上頭加一根小梁,受力均勻。四梁八柱指每根大梁由兩根柱子支撐,是實際受力點。以三間樓為例,四道橫樑就有八根柱子,山牆上也有橫樑,牆內隱立木柱。如五間樓就成了六梁十二柱子。柱子很重要,從樓上到樓下,一根柱貫通,相當於現代建築中的框架結構,堅固耐久,俗語稱“房倒屋不塌”,道理就在於此。沁縣的二層樓,樓上是讓存放糧食的,兩層之間有類似大梁的腰挺,腰挺上鋪設棚板,即可囤存糧了。

沁縣傳統民居:土木二層樓

圖為:沁縣民居

沁縣二層樓,一般為出簷椽,通風效能好,歷一二百年沒有問題。樓的外觀,根據財力多寡,雅素不等。有錢人家,用精美木雕裝飾一番,四個腰挺出頭,常見福、祿、壽、喜等圖文字樣,還有的在窗欞、戶簷上做垂花雕飾等。大戶人家,不僅有主樓,還有配樓,甚至四合樓院,幾進樓院。大門也十分講究,花費比兩座樓用資還多,常見有二梁四柱五檁架式,門樓上通瓦脊獸,門柱上方施以木雕,雕刻以吉祥喜慶圖案為主,如黃鼠吃葡萄、吉慶有魚、二龍戲珠、獅子滾繡球等。門前設五層石階,兩邊安放石獅一對,門裡設平安轉扇,平時不開,從左右兩邊進出。中置匾額,常以名人題詞,如“耕讀傳家”“福祿禎祥”等字樣,以顯示主人身份。

沁縣民居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家家戶戶安土炕,樓室正間,門右常為一盤大炕,做飯取暖一兼二用。冬天一般人家是不生爐火的,做飯時炕也就燒熱了,俗話說:“炕暖三間熱。”

沁縣的二層土木樓,跟當地資源條件密切相連,因受地下無煤影響,燒磚不易,所以多為土木建築。由於該縣土厚水沛,是傳統的農業種植區域,歷史上糧食一般可以自足,豐年便有存糧,地下多潮,所以建樓可以長期存放。包括取暖方式也與本地自然條件有關。特殊地理條件,決定了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

沁縣民居折射著一個地域獨特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