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香港攬才引企 亟需灣區協同

作者:由 綜合開發研究院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3-02-07

施政措施怎麼寫領班

香港攬才引企 亟需灣區協同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並提出包括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等在內的多項具體目標。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出,在粵港澳大灣區中,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發揮國際聯絡、吸引國際人才的支撐,能夠成為國家在高質量發展中非常重要的力量,應當主動作為,積極探索,擔起挑大樑的作用。結合香港特區政府施政報告中吸引人才一攬子政策,郭萬達指出,香港一方面擁有眾多的高校可以培養人才,另一方面作為國際化都市還可以吸引人才。“但人才來了,需要有載體,除了學校,還需要大公司、大機構,讓他們有所發展。”

香港攬才引企 亟需灣區協同

//郭萬達強調,發展創科需要生態圈和人才,香港一定要跟大灣區其他城市協同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望賢攝

郭萬達指出,在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及科技創新方面,目前大灣區已經率先進行了諸多探索,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目前中國發展比較好、產業基礎比較齊全、創新驅動比較明顯的區域。“報告明確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創新則在現代化建設全域性中的核心地位,層層遞進,將創新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認為,國家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中,很重要的就是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透過創新提供不竭的動力,去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香港發展創科面臨四重挑戰

郭萬達認為,香港發展創科,實現“再工業化”,融入大灣區發展面臨四大挑戰,若能破解亦是極大的機遇。

第一重挑戰:國際形勢

郭萬達指出,美國對中國科技的打壓,也包括了對香港的打壓,尤其是最近推出的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晶片法案,對科技企業的衝擊很大。但在這個過程中,若能夠攻克難題,自主研發,則轉危為機。

第二重挑戰:人才

郭萬達認為,香港大舉發展創科,雖然香港高校有人才優勢,但長遠來說,產業發展起來之後,人才不一定夠。僅“北部都會區”,規劃60多萬人口當中有15萬人為創科領域,僅靠香港高校的人才輸出肯定遠遠不夠,因此“擴大人才庫”勢在必行。他認為,除了鼓勵本地青年北上發展,亦應當鼓勵人才的雙向流動,讓一些內地人才南下,為香港的發展提供支撐。施政報告中關於招攬人才的系列措施中,就提出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就業安排”,並試行拓展該安排至香港高校在大灣區校園的畢業生,有望為香港帶來更多優秀人才。

第三重挑戰:高地價

郭萬達指出,新加坡與香港同為國際金融中心,土地面積比香港小不少,但新加坡的生物醫藥、積體電路、海洋、資訊科技等先進製造業發展得很好,製造業對GDP的貢獻甚至超過20%。他認為,香港特區政府在其中必須適度有為進行規劃,施政報告中重點發展“北部都會區”,不失為很好的機遇。

第四重挑戰:創新生態鏈

郭萬達認為,香港發展創科的生態鏈必須跟大灣區內地城市,尤其是深圳協同,深圳方面,除了口岸經濟帶沿線,實際上深圳還規劃了20個產業叢集,加起來亦有約300平方公里,規模非常大,香港可以思考如何更好地對接。

二、發展創科需要生態圈和人才

香港是大灣區的中心城市,更要發揮引擎作用,“國家所需,香港所能”。在郭萬達看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釋出的施政報告中,提出要發展創科生態圈,實現香港“再工業化”,以及壯大人才庫,系列措施具體明晰,正當其時。尤其是“北部都會區”以“國際創科新城”為主題,與深圳緊密對接,能夠為香港創科發展開闢全新空間。這其中也需要政府適度有為的政策引導。

香港攬才引企 亟需灣區協同

//施政報告提出,香港要發展創科生態圈,壯大人才庫。圖為在香港科學園的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研究人員正在進行分析工作。資料圖片

郭萬達強調,發展創科需要生態圈和人才,香港要發展創新科技,實現“再工業化”,一定是跟大灣區其他城市協同發展。“創科發展涉及到資源的組合配置,香港有多所全球知名的高校,基礎科研實力雄厚,但是這些成果要轉化,需要完整的創科生態鏈,包括新型研發機構的設定、科研人才和資金的流動、智慧財產權保護等等,每個鏈條都需要發展得很好,缺一不可。許多鏈條,大灣區內地城市已經有很好的基礎。”

三、粵港澳探索規則銜接助力國家擴大制度型開放

就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郭萬達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探索與港澳的規則銜接,實際上就是在探索對外的開放,“因為香港的規則就是國際的規則。有了港澳的參與,大灣區是國內國外雙迴圈一個很好的結合點。大灣區探索制度型開放非常重要。”

他指出,中國近年來主動申請加入包括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DEPA(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重要的國際多邊協議,“這些協議本身就是標準相對較高,大灣區在這些方面就應該透過跟港澳的對接率先進行探索。”

港大深院助編評審標準國際認證

他指出,在大灣區已經有一些很好的案例,透過結合香港和內地的不同標準規則,形成一套大灣區的規則。如9月份深圳釋出全國首個“國際版”醫院評審標準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介紹,在內地,“三甲醫院”是醫院評審標準的最高級別,但出於與境外醫院開展業務交流、接受國際商業保險支付等需要,很多醫院也渴望獲得“國際版”的高水平醫療標準認證。透過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牽頭成立的第三方機構,深圳得以吸納國際國內的標準,編制了“國際版”評審標準,並通過了目前全球唯一專門認證醫療評審機構的組織——國際醫療質量協會外部評審會的認證,成為全國首個經國際認證的醫院評審標準,將在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推廣應用。

他指出,深圳前海在深化深港合作的過程中,很重要的探索也在於規則銜接,例如專業人士透過備案即可跨境執業,這些模式在前海落地以後又逐步推廣到大灣區。

郭萬達認為,當務之急還需要在科研體制規則、食品藥品標準、金融管控、生物醫藥規制,乃至政府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強規則銜接。

四、加強區內產學研孵融合發展

郭萬達表示,無論自己培養人才還是引進人才,都需要讓他們有所施展的空間,因此人才的載體十分重要。他指出,香港能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載體主要包括四個型別:

第一個是大學。大學是人才引進和培養的重要載體,香港已經有眾多好的大學,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還特別提到要求香港演藝學院在“北部都會區”設立新校舍和增加非本地生比例,以培育多元人才,可以強化香港自身培養人才的優勢。

第二個重要的載體則是大企業。“一個大企業能夠吸納很多人才,以華為為例,20多萬員工中,就有10多萬研發人才。”他指出,香港近年來並沒有發展很具規模的大企業,特別是面向實體經濟的大企業,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由財政司司長帶領,專責向內地和海外的重點企業提供特別配套措施和一站式服務,就是旨在引入大企業,除了招商引資,更可引才。

第三個型別的載體,則是這種面向產業需求的新型研發機構,“跟新型研發機構相關聯的可能是大科學裝置、大實驗室等,也可能是在大學裡面”。

據公開報道資料,廣東省科技廳的資料,2019-2020年,廣東已啟動建設2批共2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同時,還引進高階創新資源在粵設立研發機構,其中共有6所港澳高校設立了10所省級新型研發研究機構。

第四個型別的載體則是孵化器、科技園區等創新空間。郭萬達指出,“北部都會區”中規劃的新田科技城、河套,以及前海、橫琴、南沙等特色載體都是很好的創新空間載體。

郭萬達進一步指出,在粵港澳大灣區,四種類型的載體都能夠成為香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發揮人才所長的載體。香港必須思考的是如何將自身的載體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載體進行融合發展,協同建立一個創新體系,形成一個創新生態圈,讓人才有更廣闊的發揮空間。

五、實現“廣深港科創走廊”點面聯通

就粵港澳在創科方面的聯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在二十大新聞釋出會上特別提出,將加快推動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建設,完善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兩廊”“兩點”架構體系(廣深港、廣珠澳科創走廊和深圳河套、珠海橫琴創新極點),有序推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發展。

郭萬達表示,現時創科已經成為三地合作的重點領域,也取得不少成效。他指出,縱觀國際上的創科走廊,多以空間連線起各個節點,“矽谷是沿著101公路,波士頓有個128公路”,“廣深港科創走廊”上的各個城市均有多點發展,推動大裝置科學中心,“走廊的核心是集聚,創新資源、創新企業、研發機構的集聚,‘廣深港科創走廊’目前還沒有形成明確的空間概念,未來需要思考如何實現點面聯通。”

#

數讀灣區創科合作資料

1。 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大專案、自然科學基金、港澳科技成果來粵轉化等省級科技計劃專案已先後對港澳開放,共支援港澳地區單位牽頭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2項、參與28項,涉及廣東省級財政資金總投入超10億元。

2。 9家港澳單位成為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依託單位,獲得基金專案資助超2,000萬元。

3。 截至2022年2月,港澳高校和科研機構共牽頭承擔了96項廣東省科技計劃專案,其中香港高校和科研機構牽頭承擔了86項、澳門高校和科研機構牽頭承擔了10項。

4。 2019-2020年,廣東啟動建設2批共2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共有8家港澳機構、超200位港澳專家學者參與建設。

5。 截至7月,港澳共有6所高校在粵設立了10所省級新型研發研究機構。

6。 東莞松山湖的中國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的4臺譜儀已完成包括港澳地區在內的600多項使用者課題,其中港澳使用者佔比超過10%。

7。 國家超算廣州中心港澳網路專線服務港澳地區使用者超過200家。

8。 大灣區內珠三角地區已建設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等面向港澳青年的科技企業孵化載體超130家。

資料截至2022年7月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望賢

記者 李望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