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三變畫一爻,十八成一卦”,易經推演的步奏,其實很簡單

作者:由 古今三千事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1-12-26

為什麼學易經沒好下場

“三變畫一爻,十八成一卦”,易經推演的步奏,其實很簡單

周易所蘊含的哲理性是其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無論是古人還是當今的科學,歷來都對其敬畏有加。它的哲理在卦畫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透過策數的推演便能洞悉萬物的變易之法。然而始終讓人百思不解的是如此高深

學問其步驟卻是極其簡單,在《周易繫辭上傳》中有一句膾炙人口的口訣成了幾千年來易經推演公認的步驟:“三

變畫

一爻,十八成一卦”,古人只用這簡單的十個字便能推演天地人的興衰規律,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

思呢?瞭解之後足以讓我們眼界大開了。

“三變畫一爻,十八成一卦”,易經推演的步奏,其實很簡單

這句話源自《周易繫辭上傳》,原句是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

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

而後掛。……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

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這句話的本意是在闡釋推演時的方法與步驟,“衍”通“演”意為推演是人們普遍的共識,而“大衍之

”五十即推演占卦的總數,雖然有五十但真正使用的只有49。

“三變畫一爻,十八成一卦”,易經推演的步奏,其實很簡單

所以他們在占卦時,要先準備50根蓍草,從中拿出一根不用,只用餘下的49根進行推演。然而把49

蓍草隨機一分為二象徵二分的陰陽兩儀是謂“象兩”;其後在兩份中任取

一根

與原先的兩份形成三才之勢象徵天地人是謂“象三”,接著以象徵四季的四為單位來“揲”(清點)較多的兩份即48根蓍草;清點完後兩邊必然產生餘數,這時便用餘下的蓍草象徵閏月“

”(夾)在指間。這就完成了周易推演第

一變

的四個步驟,即文中提到的“分二”、“掛一”、“

四”和“歸奇”,統稱為“四營”。這時

去手指夾著的蓍草餘下的根數要麼四十四根,要麼四十根。接著便要進行第二遍,將四十或四十四根蓍草重複以上“分二”、“揲四”、“歸奇”的步驟稱為二變,隨後重複第二

的步驟完成第

三變

,最終餘下的蓍草可能是九、八、七、六,這四個數字均為一爻,這便是“三

變畫

一爻,十八成一卦”的由來了。

“三變畫一爻,十八成一卦”,易經推演的步奏,其實很簡單

不難看出,就步驟來說,是極其簡單且有趣的,尤其是對於熱愛數學的人而言更是輕而易舉。這樣簡單步驟得出結果竟然蘊藏著神秘莫測的天機,著實讓人不敢相信。很多人肯定躍躍欲試但又苦惱沒有蓍草,那麼為什麼要用蓍草呢?

“三變畫一爻,十八成一卦”,易經推演的步奏,其實很簡單

古人發現所有的草本植物中只有蓍草生長時間最長,而且它有著既直且長的根莖,素有“生長千年而

數三百”的說法,因為長壽所以就像有經驗的老者,遇事不決便向長者請教。這也是蓍草推演靈驗的傳說來源之一。不過近年來也有人用圍棋、火柴、牙籤等物品替代。不要妄想利用它來發家致富或為非作歹,道行不夠只會走火入魔,畢竟解卦的難度眾所周知,而且沒有固定的規則,所有的參考都只具有相對的意義,而易經本身就意味著變化。對於我們而言,知其然體驗一番即可,感受一下老祖宗盤腿而坐用一

小草來推動人文歷史發展的情景

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