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白居易的“霜降”詩《歲晚》,隨遇而安中的無奈以感慨!

作者:由 扁擔圈讀書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7-20

日久心彌安怎麼讀

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在不知不覺中又悄然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它的到來,意味著秋天將要結束,我們即將進入冬天。天氣漸冷,水露凝結成霜,是養生的季節,也是播種與收穫的季節,而這大概也是這個節氣最令人開懷欣喜的地方了。

白居易的“霜降”詩《歲晚》,隨遇而安中的無奈以感慨!

貴骨子的《霜降》裡說:“氣肅霜降漸冷涼,草木枯萎凋零黃”,萬物枯萎,天氣寒涼,這個季節總是帶著一股淒涼與蕭瑟,讓人們的內心忍不住感傷。而恰逢霜降,古代許多詩人也會觸景生情,不免悲從中來,聯想到自己坎坷的經歷,於是詩興大發,那些與寒露有關的詩詞就誕生了,如劉禹錫的《九日登李明府北樓》,就有“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的感慨,元稹也寫過“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這樣的句子,而白居易的《歲晚》與《謫居》也都是與霜降有關的詩歌,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歲晚》這首詩吧。

白居易的“霜降”詩《歲晚》,隨遇而安中的無奈以感慨!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將宴,物皆複本源。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歲晚》是白居易的一首五言詩,不算名篇,但寫景抒情之後,表達的卻是他隨遇而安的樂觀與安慰。白居易中年的時候被人誹謗,以“有害名教”為理由貶為江州司馬,著名的《琵琶行》裡就有一句“江州司馬青衫溼”,說明該詩是被貶江州時所作。白居易在江州一待就是五年,後被召回長安,但仕途不順,於是自請去外地任職,被任命為杭州刺史,後一直在江南一帶任職,直到四年後因病去職,開始和劉禹錫相伴遊玩至揚州、楚州一帶。

白居易的“霜降”詩《歲晚》,隨遇而安中的無奈以感慨!

回頭看《歲晚》,其中一句為“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可見這首詩應是作於任江州司馬或任職蘇杭時,個人認為是貶為江州司馬時所作。霜降之後,水回深壑,秋風止息,山林也趨於平靜;時光荏苒,萬物週而復始,卻只有詩人依舊漂泊在外,五年來一人獨處,無法歸鄉。前面六句可見詩人觸景生情的傷感,帶著落寞與無奈,也帶著對家鄉深深的思念。

白居易的“霜降”詩《歲晚》,隨遇而安中的無奈以感慨!

之後詩人筆鋒一轉,感嘆命運其實早已註定,過久了平靜的日子,心也會變得更加祥和,這大概就是詩人自己的真實寫照與感悟吧,所以之後才會說當初遠離故土雖不是自己所願,但世事無常,返回家鄉了,也許還會有其他的各種煩惱,也未必能過得舒暢順心,滿心歡喜。於是最後兩句一個昇華,何必自尋煩惱讓自己不順心呢,舍易求難跟自己過不去實非明智之舉啊!

白居易的“霜降”詩《歲晚》,隨遇而安中的無奈以感慨!

這首詩看似在感嘆秋殤,感嘆自己遠離家鄉的悽苦孤寂,但何嘗不是詩人的自我安慰呢?既然命中註定要經歷這些,何不隨遇而安,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自己過得舒心呢?人生在世,總有許多不如意之處,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樂觀堅強的面對人生的種種苦難,原本人生就很不容易了,還去自尋煩惱,舍易求難,這著實不是明智之舉。但現實世界,卻很難有人能夠抵擋各種誘惑,總是去強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於是落個滿目瘡痍,慘淡收場。

白居易的“霜降”詩《歲晚》,隨遇而安中的無奈以感慨!

白居易這首詩,看似平淡,但其中可以看出他的人生境界,人生本是一場自我修行,抵抗住名利與金錢的誘惑,才能達到寵辱不驚的心境,在磨難中提升自我,也在繁雜的世界中保持本心。不過也有人說這是一首很悲觀的詩,詩中所表現的是白居易心灰意冷的人生態度,因為正逢霜降時節,萬物肅殺,而詩人的心境也如這秋末時節,走到了暮年,既然命運已定,也就不再做徒勞之事,乾脆隨波逐流,隨遇而安。兩種理解,卻是不一樣的處世之道,只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看你自己希望是哪種。

白居易的“霜降”詩《歲晚》,隨遇而安中的無奈以感慨!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自己人生的“霜降”,看著萬物凋零,時間逝去,卻總是無可奈何。的確,寒涼的季節總會給人一種淒涼之感,但我們為何總要去關注這令人悲觀的一面,而不是去尋找這個季節令人喜悅的收穫呢?在自己人生的“霜降”時節,也應該善於從苦難中獲取財富,磨練心境,去收貨成長帶給我們的寵辱不驚,隨遇而安只是看待事物更加淡然了,卻不是對生活的失去熱情,我們仍然可以在這種淡然中獲取人生的真理。

白居易的“霜降”詩《歲晚》,隨遇而安中的無奈以感慨!

白居易的這首《歲晚》,也許就是他苦難人生中的一場自我修行吧,在這段經歷裡,他開始淡然,開始在挫折中隨遇而安,也開始收穫自己的新生。不去自尋煩惱,平淡的接受一切,這已是難得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