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崔顥的另一首登樓詩,同樣借景寫愁,但感情更加深沉

作者:由 沉於古詩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7-26

登樓是什麼意思

崔顥寫的《黃鶴樓》,是千古傳誦的名篇,幾乎人人都會背,整首詩借景寫愁,表達出了濃濃的思鄉之愁。

但是崔顥還寫了另一首登樓懷古詩,同樣是借景寫愁,感情卻更加深沉凝重,甚至可以說是安史之亂的預警之作。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他的《題潼關樓》。

客行逢雨霽,歇馬上津樓。

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

川從陝路去,河繞華陰流。

向晚登臨處,風煙萬里愁。

崔顥的另一首登樓詩,同樣借景寫愁,但感情更加深沉

潼關樓

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不明,但是我推測,這首詩應該寫於天寶九年左右(公元750年左右),這一年,崔顥被朝廷任命為監察御史,詩人從外地(從東北邊塞)趕回長安任職,途徑潼關所作。

理由有兩個:

(1)崔顥早年的作品大多以閨怨為主,他是公元723年中的進士,因為得不到推薦,所以出外遊歷,遊歷了20多年(《黃鶴樓》就是他遊歷時所作),見證了邊塞戰士的艱苦,詩風才大變。

這首詩就寫的深厚凝重,可以判定是晚年的作品。

(2)還有一個理由,我們在文中講。

崔顥的另一首登樓詩,同樣借景寫愁,但感情更加深沉

雨過天晴

首聯,客行逢雨霽,歇馬上津樓。

雨霽,就是指雨停了;津樓,就是指潼關樓。這句話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在外趕路的我,剛好碰到雨停了,停下馬登上了潼關樓。

前兩句話看起來好像比較簡單,但是隱含的含義很多。

(1

)現在雨停了,說明詩人之前是在冒著雨趕路

那麼,詩人為什麼要冒著雨趕路?如果沒有緊急的事情,有必要冒著雨趕路嗎?

這說明他不是出來遊玩,而是有緊急事務在身。

透過崔顥的背景我們知道,他人生的大多數時間其實都在遊歷,只有晚年才到長安任職。

因此我才推測,這篇文章是在他晚年重回長安任職時,途徑潼關所作。

那麼,又產生了另一個問題。

(2

)既然有緊急事務在身,現在雨停了為什麼不趕緊走,還非要上潼關樓呢?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詩人冒雨趕路,但是雨停了,他反而停下來看風景。

這是為什麼?

我想了很久,答案只有一個:潼關樓,他非去不可。

也就是說,在路途中,詩人就已經做好了決定,一定要登上潼關樓看一看。

那麼,他為什麼非要登上潼關城樓呢?

我們繼續讀頷聯。

崔顥的另一首登樓詩,同樣借景寫愁,但感情更加深沉

雨過天晴

頷聯,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

雄,雄峻,這裡有護衛的意思;三輔,指的是包括長安在內的關中地區;關門,潼關的大門;扼,扼守;九州,指潼關以東的地區。

這兩句話字面意思是:兩邊的山形雄峻,護衛著關中地區,潼關的大門扼守著潼關以東的地區。

這兩句比較簡單,直接描寫潼關險要的地理位置。

但詩人用了“三輔”和“九州”兩個詞,這直接說明,長安城被潼關護衛,而潼關又扼守通往九州的要道。

換句話說,長安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作為唐朝的都城應該很安穩。

但是長安真的可以高枕無憂麼?

我們接著讀頸聯。

崔顥的另一首登樓詩,同樣借景寫愁,但感情更加深沉

黃河

頸聯,川從陝路去,河繞華陰流。

川,指的是平野;陝路,就是陝州之路,在今天的河南三門峽市;華陰,關中平原東部。這兩句話字面意思是:平野由陝州之路通向九州,黃河繞著華陰向東流去。

乍一看,這兩句好像還是在寫潼關的地勢險要。

但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很奇怪。

既然潼關能夠守護長安,那麼平野為什麼還可以由陝路通往九州?黃河為什麼還可以向東流去?

這分明就是在說:潼關也不嚴密嘛,還是有漏洞啊!

這不是矛盾嗎?

不,這正是詩人想要表達的意思:長安雖然有潼關守護,表面看起來萬無一失,但是仍然存在漏洞。

而這個漏洞,並不是指地理位置上的漏洞,而是比喻大唐王朝隱藏的危機。

有兩個理由:

(1)天寶四年,唐玄宗冊封楊貴妃,朝廷就交由李林甫把控,而李林甫獨斷專權,結黨營私,甚至慫恿唐玄宗給安祿山升了官。

(2)詩人此時剛從東北邊塞返回長安的路上,見證了戰爭的殘酷,同時也看到了邊塞隱藏的危機。

他此次回京任職,心中已經有了隱隱的擔憂,而潼關是長安的關隘,因此他才一定要登上潼關樓,看一看潼關到底能不能守住長安。

可是,當他看到地勢險要的潼關,居然也存在漏洞,隱藏的擔憂立刻從心底噴發出來。

崔顥的另一首登樓詩,同樣借景寫愁,但感情更加深沉

潼關

尾聯,向晚登臨處,風煙萬里愁。

向晚,就是傍晚。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傍晚站在高處向遠方望去,風煙漸起,心中頓時升起了無限憂愁。

正是有了頸聯的鋪墊,尾聯的憂愁才出現得非常自然。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頸聯只是單純地寫景,那麼尾聯的憂愁,可能會被誤解為思鄉之情。

而實際上,這裡的“萬里愁”,更包含對朝廷局勢的深深擔憂。

我們來梳理整首詩的脈絡。

首先

,詩人本來冒雨趕路,結果雨停後卻要登樓,以此引出詩人有非登樓不可的理由;

其次

,登上潼關樓,詩人感受到了潼關的山勢險要,有潼關的守護,長安看起來很安穩;

然後

,但詩人又看到陝路可通,黃河仍流,說明潼關仍有漏洞;

結尾

,詩人對朝廷局勢有深深擔憂之情。

您看這首詩,詩人明顯是帶著感情登上潼關樓的,他知道潼關地勢險要,但是仍然要再登樓看一看,其實是想找一個安慰,透過潼關的險要,來試著說服自己不用太擔憂。

可是他卻偏偏看到了潼關的“漏洞”,而這個漏洞並不是地理位置上的缺陷,恰好反映出詩人心中的不安。

我們可以看到,頷聯和頸聯雖然都是寫景,但是景中喻情,在無形中形成了對比,反映出詩人從希望到失望的巨大落差,讓他心中的擔憂之情突然噴發,這是整首詩感情含蓄深沉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四年之後,崔顥在長安去世,又過一年,安史之亂爆發。

崔顥雖然沒有經歷過戰亂,但是他的這首詩,更像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一道閃電警示。

讓人扼腕嘆息的是,唐玄宗可能沒讀懂或者根本沒有讀到這首詩。

那麼,您認為這首詩與他的《黃鶴樓》有何不同呢?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