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如何擬定有效策略?從怎麼做到什麼時候做完。”丨《自信思考》

作者:由 最後一米陽光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8-10

曲徑通幽什麼意思

“如何擬定有效策略?從怎麼做到什麼時候做完。”丨《自信思考》

“‘不可能’這三個字會讓你停止思考,是惡魔的語言。”——泉忠司·《自信思考》

作者丨謝丹儒

策略,就是找到達成目標的最短距離

第一次聽到“策略”這個詞是在一年前。

那是我從事“文案”工作的第二年,我遇到了人生中第一個被稱之為“大咖”的人物。他是某著名品牌的品牌策劃師。

然而,那段時間也是我最難熬的一段時間。

因為經過他的點撥,我方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各方面的不足。比如我不懂得構思,不會列提綱,甚至不知道如何搜尋資訊,收集素材,以及如何選取素材等。甚至,最後我連怎麼寫都不知道了,我不知所措,無所適從。

無疑,那是一段灰暗的時光,但同時,也是經由那段時間的經歷,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步伐和方向。

寫作方面的受挫也預示著新的世界向我開啟。我每天都在學習,吸收新的知識,每天都在改與刪減之間徘徊,時常在自我懷疑和理解之間徘徊。我幾乎忘了之前的所有知識,從零開始,真正的從零開始。

在某一天,我興致勃勃地將自己寫好的最滿意的稿子交給他,然後期待著他的再次點撥。

這一次,他說出了“策略”這個詞。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還有這麼一個關鍵詞,我不懂啊。

所以,我接著問是什麼,然後他跟我說了“道和術”的關係。

“道和術”同樣是個新鮮的概念,他舉例,我聽著,一邊理解,一邊提問。隨著不斷深入,我似懂非懂。

實際是當時我以為自己懂了,但事實卻是我寫的東西到了他那,很快便又被打回來了。

當然,他用的是委婉的方式,他說你再想想看。

以我多年的“文學素養”,我自然明白再想想看是什麼意思。但就當時而言,我無比確定我盡力了。

關了一扇窗,打開了一扇窗,面對陌生的一切,我無所適從,尤其是那句“你再想想看”,我一下子便沒了方向了。而我所謂的理解了,其真正理解了多少也從這句話可以得知一二。

其實,時至今日,我依舊不敢確定,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策略”到底是什麼。然而,我也並沒有就此放棄探索。

我想,既然從正面難以入手,那就從其他方面入手,曲徑通幽,總能夠理解的,慢慢會理解的。

事實也是如此,一次偶然的機會,聽王東嶽老師的課,他是這樣定義的:

“術”就是看你能驅動什麼,而“道”呢就是看你在被什麼東西驅動。

簡言之,它們的區別不在於抽象還是具體,務虛還是實用,而是以人為分界點。我們能夠努力、能改變的那部分,那就是“術”,而我們必須認同、必須遵循的那部分,那就是“道”了。

策略,則是“道與術”的結合,“道”統領“術”,“術”是為“道”而服務的。也就是說,兩者缺一不可。

如果按我的理解就是,我們靠行動生活,根據慾望行事。整個過程就是“策略”的體現,以什麼樣的行為來實現什麼慾望,或者說想要完成什麼樣的慾望需要付諸怎樣的行動。

當然,大體上這是對的,但這還不夠。就如“曲徑通幽”,或“條條大路通羅馬”,或“地球是橢圓的”,這些理論本身可能並沒有什麼大的錯誤,甚至是對的,但這還不夠,因為它們都似乎在迴避一個問題,那就是邊界,邊界在哪呢?這還不夠精準!

這就像“你再想想看”,看似好像有很大的自由空間,然而因為我個人的原因,無論是認知的程度,又或是我認知的範圍,這個空間都在不斷的被壓縮,直至“我什麼也想不出來”。我都不知道這裡面究竟有哪些,哪些是可行的,我又怎麼知道該怎麼辦呢?

所以,“策略”到底是什麼呢?我一直迷糊著,迷糊著,

直至,讀到《自信思考》中關於策略的定義:

策略,就是找到達成目標的最短距離。

一下子,過往那些似懂非懂的答案和問題瞬間明晰了。就像數學題講的那樣,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策略就是這條直線,問題和解決方案就是那兩個點。

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

怎麼能確定這就是最短距離呢?

畢竟,現實問題可沒有那麼明確,而且通常只會更復雜,甚至真假難辨,還受制於各種因素。

至此,設定一個恰當的標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自信思考》的作者泉忠司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存在,故而他提出:

制定策略的時候,不要只是想“怎麼做”,也要將“什麼時候做完”考慮進去,一定要確定期限。

從“怎麼做”到“什麼時候做完”

就我的個體經驗而言,我買來的書可能不會再翻開,就像我買來很多我以為我需要,我用得上的東西,最終都被無限期的擱置,蒙塵,甚至直至扔掉的時候,我都未拆封。

就我的個體經驗而言,如果不知道怎麼做,我尚且還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做法,但是如果不限期,我可能壓根就不會想著去做,更不會想著可以怎麼做。

說這是人性,是人的惰性,我承認。

不過,更多的時候我想的可能是它是否值得,我是否有必要這麼去做,以及我是否真的迫切需要去完成它。

確實,策略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更傾向於動機和方法:我是否需要,我將採取怎樣的措施,這將決定接下來我將怎麼做。

但是,如果不給它設定期限的話,我們可能壓根想都不會去想,更別提制定什麼策略了。

凡事都等到最後一刻才動身,凡事都一拖再拖,一再拖延,逃避,然後再臨時抱佛腳。這就像小時候做寒暑假作業,總是習慣把所有的作業都堆到最後一天,從早到晚開始補,結果自然是差強人意的。

這其中,我們能說沒有策略嗎?不,它還是有的,只不過更多的是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事實。事實就是我們並不能做到百分百的高效率,事實就是最後的結果可能因各種因素而改變。

這樣的策略自然不能稱之好的策略,就更別提有效策略了。

說到底,就像《自信思考》的作者泉忠司所強調的那般:

“不要只是在腦中想,而是要具體地行動,很快就會找到最短距離。”

說到這,不由得想到以前老師常提到的一個解題技巧。

老師說,遇到不懂的或覺得比較難的題先放一邊,先把簡單的題給做了,然後再回過頭去解決難題。

這是不是一個高明的策略呢?是的。

因為時間是限定的,而且最終都是為了結果,也就是為了獲得更好的考試成績而服務的,且我們的認知和基本的水平是相對恆定的,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先解決簡單的問題,自然效率會高得多,而且難題又相對耗時耗力,甚至如果一路順下去,後面萬一有簡單的可以更好得分的題,如果錯過了這部分,這不就於結果不利嗎?

同樣的,儘管思考我們講究“謀而後動”,但是如果你只是在腦中想,浮想聯翩,你可能永遠也無法確定那個最短距離是怎樣的,你總想著可能還有別的方法,更好的方法,可是偏偏你又想不出來,繼而你就不行動了,停下來幹想,最終你可能確實想到了這麼一種方法,但這到底是有效的還是浪費時間呢?這其中不還得花時間去求證、修正嗎?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在腦海中思慮那麼久呢?何況,就我們所經歷的大多數事情,它都是有一個時效性的。如果思慮過久,即使策略是好的,最後也可能因為時間的原因而將一個好的策略硬生生地變成一個差的策略,結果差強人意。

所以,制定策略的時候,我們不僅要想“怎麼做”,也要將“什麼時候做完”考慮進去,一定要確定期限。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保障策略的有效性啊。

然後就是怎麼做的問題了。畢竟,有效策略本身它就包含了一些其他的選項,比如無效策略,比如相對沒那麼有效的策略,又比如是否存在更加有效的策略等。

那麼,如何才能夠更加快速的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呢?

多問“為什麼”,然後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自信思考》一書,將“自信”放置在首要位置,這就意味著,我們不要動不動就將“不可能”掛在嘴邊,要有自信。

更重要的是,“不可能”這三個字會讓我們停止思考。

就像前幾天遇到一個提問:

“三次追女失敗,陷入自我懷疑怎麼辦?”

面對這樣的問題,其實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就在答案中。

陷入自我懷疑的原因是什麼呢?那就是對結果的判定。失敗是什麼?失敗是對結果的判定,簡言之就像“到此為止”的意思。

如此一來,僅這個結果而言,它就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停止了思考。

試想一下,自己心裡就將所有的可能性否定了,那還能看到什麼,又能看清什麼,至於結果以外的呢還會去思考嗎?

同樣的,

我們還容易受到“一定要這樣做”或“這是理所當然的”等固有觀念或常識的限制,而這樣的話無疑會讓我們侷限自己的自由思想。

要知道,

規則這東西,都是人們規定的。而且,規則和固有觀念並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所以,有所改變也沒關係啊。

但是,如果說一句“不可能”或“這是理所當然的”,就會讓思想止步,想法落伍。

《論語·為政》:子曰:

“君子不器。”

《易經·繫辭》有一句: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形而上是無形的道體,形而下是萬物各自的相。被萬物各自的形象與用途束縛,就不能領悟、迴歸到無形的道體之中。

這也就是說:

一方面,我們不應拘泥於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後的目的;另一方面,君子心懷天下,不像器具那樣,作用僅僅限於某一方面。

同樣的,策略也應當如此,在尋找策略的時候,我們對於時間、金錢、精力的考量,一定不要囿於眼前的利益,這一點至關重要。

如果要說具體的方法的話,那就是請養成問“為什麼”的習慣,因為“為什麼”這個詞是特別的,它能破除限制,迴歸本質。

簡言之,為什麼既有問原因的意思,也有問目的或方向、或意義的意味。

而問這個,才能更加清晰、清醒認知到本質的聯絡,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甚至,在“簡化”思維流程,該如何思考,該採取怎樣的思考流程,以及該採用怎樣的思考技巧時,多問“為什麼”,也能使我們更加理性、客觀的看待問題和作出決策。

所以,制定有效策略也好,設定時限也好,又或是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多問“為什麼”是至關重要的。這既是提醒自己目標在哪兒,也在提醒我們要時刻注意“策略,就是找到達成目標的最短距離”,而除此之外,那些影響或阻礙我們制定有效策略的因素,都應該及早放棄才對。

誠如泉忠司在《自信思考》中《第五章》開頭所說的那般:

“擬定策略的過程中,一旦覺得自己曾經制定的策略有所失誤,就要立刻修正,不要執著。經常將‘放棄’當作一個選項,會使你擁有不止一個想法,並擬定出更多、更有效的策略。”

多問“為什麼”,便是意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