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漫談孔子的生活

作者:由 左右之魚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8-15

三光者君臣義是什麼意思

無論是贊成孔子還是反對孔子,無論是喜歡孔子還是討厭孔子,我們都不得不承認,只要生活在華夏這片土地上,我們始終都繞不開孔子。

孔子說的話,孔子的形象,孔子的思想,已經進入我們的骨髓,根本無法剔除。而在當前這個向傳統文化轉型的思想發展的大趨勢下,客觀的瞭解孔子,客觀的瞭解孔子的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這篇文章,力圖從普通人的視角,描述一個普通的、去掉了歷史文化偉人光環的、生活中的孔子。

漫談孔子的生活

一:孔子生活的社會背景和家庭背景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

這簡單的一句話,是對孔子生活的社會背景最精簡的描述。然而,“春秋末期”意味著什麼?卻很少有人能明白。

司馬遷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計其數。

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開始,到公元前476年結束,前後歷經294年。這個數字,比穩定的西周時期還要多19年。如果加上後來的戰國時期,那麼整個周朝(周朝包括西周和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戰亂的年代比穩定的年代的兩倍還要多。這就是西周分封制度埋下的禍根。

據說,春秋初期,整個周朝體制內,擁有140多個諸侯國,到形成春秋五霸的格局的時候,140個諸侯國只剩下十幾個。

這些資料足以說明,春秋時期的戰亂是何等的頻繁和殘酷。

食物方面,那時候的華夏大地上沒有紅薯,沒有土豆,甚至沒有麥子。人們能吃的,除了貧瘠的土地裡種出的五穀之外,就只有野菜。當然,還有大量的野獸。

在那個時候,野獸當然可以當做食物。但是,到底是人吃的野獸多,還是野獸吃的人多,這還真不好說。

在居住方面,夏商周三代中,夏朝的皇宮只是比較大的茅草屋,歷史上稱為“名堂”。名堂,就是比較寬敞明亮的大茅草屋。到了商朝,只有皇帝和貴族能住進用石頭蓋起的比較結實的大房子,就是所謂的“王宮”。普通百姓住的,依然只是簡陋的茅草屋,大量的百姓實際上還居住在原始的山洞裡。

到了周朝,居住在山洞裡的人少了,能住石頭房子的人也不多,絕大多數的房屋,依然是僅僅能遮風避雨的茅草屋。大量的出現土木結構的房子,那是漢朝以後的事情。

這就是春秋時期中國人的生活環境。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普通百姓的疾苦可想而知。更何況還有人為的戰亂。

這是孔子生活的大背景。

具體到他家裡。孔子祖上雖然是商朝的貴族,但是到孔子這裡,且不論西周,就連春秋時期的戰亂都已經歷經了兩百多年,所有人都已經殺紅了眼,誰還會記得六百多年前,孔子的祖上到底是幹什麼的?

孔子的父親去世之後,孔子和他的母親不是也被趕出了家門嗎?

親情?祖宗陰德?什麼都不重要了!

後來有人說孔子如喪家之犬,這話可能不是描述孔子流落街頭的落魄,而是說孔子被趕出家門,無家可歸。

沒有父親的庇護,失去了穩定的家庭生活。孔母帶著年幼的孔子,流離失所。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在那樣的物質經濟條件下,孔子經歷的磨難,可想而知。掏鳥蛋,挖野菜,上山採蘑菇,下水捉魚,孔子樣樣都做過,否則,沒飯吃啊!

漫談孔子的生活

二:刻苦讀書的孔子

孔母帶著孔子離開家的時候,攜帶的最貴重的物品是一個家族傳承下來的鼎,和一車書。

這是他們眼中最貴重的財產。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孔母能把這些東西帶出來,也說明孔子的家人根本不重視鼎和書。也就是說,他的家人認為讀書沒有用,認為家族傳承也沒有用。如果孔子的家人覺得有用,又怎麼會讓被他們趕出家門的孔母帶走呢?

這說明,經過長期的戰亂,人們已經不願意讀書了,他們似乎更相信用武力解決問題更可靠。他們也不再相信家族的優良傳統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他們似乎只相信,地位是靠自己拼出來的。

可是,孔母為什麼要讓孔子讀書呢?

通常的說法是,孔母出自書香門第,小時候也讀過一些書,大概知道讀書的好處,因此要兒子讀書。

這個說法,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來說,人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然後是安全問題。以孔母和孔子當時的情況,連基本的生存問題都難以解決,他母親又怎麼可能讓孔子讀書呢?在當時的情況下,習武比讀書更實用。或者,學權謀之術似乎也比讀所謂的“聖賢之書”更實在。然而,孔母讓孔子讀的,就是那沒有用的聖賢之書。

難道說孔母是一個高瞻遠矚,有堅定信仰和超前思維的女性?這個說法只怕更難以讓人信服。

唯一的可能,是孔子的外公或者他的舅舅想要讓孔子成為讀書人。至於其目的是什麼,也很難說清楚。

當時,傳統宗法制度還是主流的社會制度,家族觀念特別強大。以傳統宗法制度的觀念看,孔子屬於外人,孔子的外公以及舅舅如果不是有什麼特別的目的,應該是不會讓孔子讀書的。

另外,孔子的外公和舅舅如果真的關愛孔子,那麼就應該把他帶回家去,讓他學一點真本事,最起碼讓他過安穩的生活。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

現實的情況是,孔子的母親給人家做短工,艱難的賺錢養活孔子。而在家裡,孔母又讓孔子讀沒有什麼現實作用的聖賢書。

這個事情,總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但不管怎麼說,孔子在那樣的生活條件下堅持讀書,還是很勵志的;而孔母那樣的行為,也符合一個慈母的標準。這是人文教化的需要。至於真相到底是什麼,似乎已經不重要了。

漫談孔子的生活

三:作為老師的孔子

不管怎麼說,孔子讀了很多書,這是事實。

但是讀了書之後能做什麼?靠什麼生活?這個問題很快就擺在了孔子眼前。

孔子成年後,戰亂不僅沒有結束,而且逐漸過渡到更加血腥的戰國時期。他學的那些人生大道理,遠遠沒有戰爭謀略重要。懂得人生大道的孔子,還不如一個只懂帶兵打仗的將軍。

孔子當年的情形,和我們現在選錯了專業的大學生幾乎是一樣的。辛辛苦苦地學了十幾年,最後卻發現找不到工作。

那時候的孔子,應該是鬱悶的。

十九歲,孔子結婚,然後才步入仕途,在魯國做了個小官。

這是撇去孔子光環,對他人生轉折點的一個比較客觀的描述。實際上的情況就是,孔子入仕無門,找不到工作,後來藉助他妻子家族的勢力,在魯國做了小官。至於有些書說:孔子十五歲的時候開始努力學習等等,那都是根據《論語》想出來的結論。

但是孔子當官並不順利,仕途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為了生活,孔子只能開門教書。雖然孔子後來又當過官,但是他的主要職業,還是老師,實際上,在那個社會背景下,他學的那些一本正經的聖賢智慧,也只能當老師。他要是稍微懂得一點權謀之術,稍微懂得一點變通之道,就不至於在仕途上屢屢受挫。

當然,如果是那樣的話,孔子也就不是孔子了。

漫談孔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