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朱炳仁隨語|探尋《岳陽樓記》背後的故事

作者:由 杭州日報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9-09

岳陽樓記的遷客是什麼意思

自2021年杭州日報藝術典藏新開“朱炳仁隨語”欄目以來,隨語已連續刊登五十餘期。2022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以數十年浸淫於銅的經歷,繼續講述他與銅的那些溫情故事,給讀者帶來文化藝術的盛宴。在這個凝聚精彩、散發芳華的時代,讓我們隨著銅藝之光,再次出發。

朱炳仁隨語|探尋《岳陽樓記》背後的故事

058|

朱炳仁隨語

朱炳仁隨語|探尋《岳陽樓記》背後的故事

朱炳仁

,杭州人,原籍紹興,1944年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故宮博物院文創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復委員會理事,中華老字號“朱府銅藝”第四代傳人、西泠印社社員。峨眉山金頂、雷峰塔、靈隱銅殿、臺灣同源橋及G20杭州峰會主會場等百餘銅建築銅總工藝師,被譽為“中國當代銅建築之父”。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巨幅熔銅壁畫《春和清妍》作者,作品還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人民大會堂、故宮博物院、印度玄奘紀念堂、美國加州大學等。

朱炳仁隨語|探尋《岳陽樓記》背後的故事

探尋《岳陽樓記》背後的故事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極具故事性的散文,他寫活了一座樓——岳陽樓,讓其傳之九州,更寫活了一個人,讓後世爭議不休的滕子京,讓其名垂千秋。

開篇第一句,范仲淹就將其推上了歷史舞臺:“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開門見山,好爽啊!有意思的是一個“謫”字,頓時讓人云裡霧裡,“謫”字可不是褒義詞,它的本義是“針對罪犯所作的判詞”。

寫一記文難道要對滕子京的罪錯加以聲討鞭撻嗎?當然不是。范仲淹椽筆一轉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如此八字評價,將滕子京的人品頂到了天花板了。這是為謫官作了一首“旗幟鮮明、激情四射”的讚歌。

滕子京何許人也?其名宗諒,河南洛陽人,在西北立過戰功,歷任大理寺丞、左司諫、天章閣待制、禮部員外郎,妥妥為皇帝的“參謀”。可他又受宋仁宗皇帝四度貶黜。一貶以“言宮禁事 ”,被貶知信州。二貶受範諷案牽連,貶知池州。三貶是上書請諫被誣,貶通判江寧府。四貶因“在涇州費公錢十六萬貫”一案,貶謫守巴陵郡嶽州。這是滕最後一次被貶黜,三年後調知蘇州,未滿旬月,便卒於辦公案上,終年五十七歲。

然而,在范仲淹心中自有定盤星。他與滕子京是同科進士,是政治上是“屢履屢謫、惺惺相惜”的莫逆之交。滕子京人生還有另一個版本,《宋史·滕宗諒》載:“宗諒尚氣,倜儻自任,好施予,及卒,無餘財。”滕受屈謫嶽州後,不以貶為念。夙興夜寐,興利除弊,重修岳陽樓;興建嶽州學宮;治水患,築偃虹堤,三年成就了三件大事。歐陽修稱曰:“夫慮熟謀審,力不勞而功倍”,同朝史學家司馬光贊其在嶽州“治為天下第一”。這是范仲淹不惜蹚這一“渾水”的底氣了。

朱炳仁隨語|探尋《岳陽樓記》背後的故事

朱炳仁創作銅壁畫《竹報平安鑑青史》,將范仲淹“先憂後樂”銘刻其上,收藏在中央組織部大樓。

史載,《岳陽樓記》這篇雄文面世原由:滕子京寫了《與範經略求記書》,派人送給范仲淹,請範為岳陽樓作記。範接到信後甚是詫異,他想,我並沒登過樓,甚至連洞庭湖都未去過,為何請我作記?且兩人都乃遷客貶官,如此往來讓皇上知曉,是否有結朋黨之嫌了。

他反覆閱示《求記》,其中寫道 :“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文字非出於雄才巨卿者不為著”,稱範“文章氣業凜凜然為天下特勝”,“少吐金石之論,發揮此景之美”,就一定“庶漱芳潤於異時”。文中滕子京拼命為范仲淹“點贊”,說得範心裡暖洋洋。

範深知滕與自己一樣雄才大略,磊磊人生,卻淪落天下,朝野少識,為己為友的遭遇而耿耿不平。當時範也被貶謫於鄧州,宦海浮沉不免厭棄,時有微詞,傾慕杭州西湖放鶴亭林和靖的隱士生活,還被貶為杭州桐廬縣長時,盛讚嚴子陵的行為,作《嚴先生祠堂記》,欲置田歸隱,消沉避禍,已浮“躺平”之意了。為岳陽樓作記一事?久在猶慮彷徨之中。

范仲淹憶己又思君,自太祖趙匡胤登基後,中央集權,透過“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實行優待文人的政策,宋太祖甚至立下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殺士大夫”,“不欲以言罪人”的誓規。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變,造極於趙宋之世”,這令范仲淹深感皇恩永錫,有何可懼也 。

範公捧起滕子京附上的《洞庭秋晚圖》一圖,看盡洞庭湖之大觀勝概,“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滕子京讓我為岳陽樓作記,豈不是予我講好故事,直抒人生抱負的良機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其意蓋有在矣,宗諒摯友教我也。範公“屈於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謫而何虧”,此已徘徊了整整十五個月,終究頓悟。

朱炳仁隨語|探尋《岳陽樓記》背後的故事

“銅雕父子”朱炳仁、朱軍岷以宋畫為靈感,一起創作有關威尼斯雙年展的作品《宋畫迷宮》。

如是,文起“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一個“謫”字朗朗在目,罪乎,過乎,是有春秋。筆下“春和景明,波瀾不驚”,胸中“心曠神怡,寵辱偕忘”。當岳陽高樓重修落成之日,范仲淹,滕子京同登斯樓,極目遠眺,心潮逐浪,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痛飲一場,憑欄大慟十數聲”。范仲淹跨出了歷代遷客騷人“忠而無門則怨,忠而不得則憤”,“謂騏驥兮安歸,謂鳳凰兮何依”的時代侷限。肝膽冰雪照汗青,將文人擔當,風骨抱負描繪得濃墨重彩,淋漓盡致,留下了輝耀千古的名篇。

《岳陽樓記》講了一個襟懷坦蕩、浩然正氣的故事,後人在他的故事裡感慨、感悟、感恩。在他的故事裡共鳴、共振、共勉。這位在桐廬當過縣長,在杭州任過市長的范文正公,用宋韻精氣講好故事,樹立了不朽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