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文水開柵村的傳說故事

作者:由 山西農民報晉文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9-22

文水開柵怎麼讀

文水開柵村的傳說故事

文水有個叫開柵的村子。東漢末年,魏王曹操於文水北部設防駐兵,立木柵為城,這裡就叫柵城。到明代,因其地勢較高,背山面陽,日照長,氣候也較溫暖,故又改名開陽鎮。清代初期兩名並稱為開柵。開柵現在常住人口

13000餘人,是文水最大的村子。

村裡有個傳說:大約在

800年前,開柵有個姓張的人,在千里外的西北做生意,結果受了騙,只好在街上討飯吃。三天沒有吃飯的他終於討得一個餅子,正要吃時,一個紅臉流浪漢出現在他面前:“能不能把你的餅子分給我吃?”他二話沒說,把自己討得的餅子掰了一半給紅臉大漢。只見紅臉大漢狼吞虎嚥,半個餅子很快沒有了。他看見紅臉大漢比自己都餓,便把手中的半個餅子也遞了過去。紅臉大漢吃完餅子對他說,“聽口音你是山西人吧?要想回去的話,今晚子時你來這裡等我。”說完,紅臉大漢不見了。

晚上,張公過來時,紅臉大漢牽著一匹棗紅馬已經在等他了。他按紅臉大漢的要求,閉著眼坐在馬上,耳畔只聽到馬奔跑的聲音。不一會兒馬停下來了,他睜眼一看,

“柵城”界碑就在眼前。他跟著紅臉大漢和棗紅馬走進了村裡的能仁寺,進去就找不到紅臉大漢和棗紅馬了。走進關帝殿,只見關帝和馬的塑像正是那紅臉大漢和棗紅馬的模樣,他馬上跪下叩首,並表示日後一定要報恩。

後來,張公不僅發了財,還考取了武狀元。他在能仁寺前修建了關帝廟,關帝廟前又蓋了一座戲臺。並確定每年三月十五日趕廟會,唱三天大戲,所有趕廟會者都可以到關帝廟免費吃飯。從此,這條街道成了開柵最熱鬧的街道,各種店鋪、字號達

200餘家。有錢莊、綢緞鋪、雜貨鋪、藥房、木材店、酒坊、糧店、木器店、粉醋店、旅店、理髮店、熟食店、點心月餅店、磨麵坊、典當鋪、棉花店等。三月十五日開柵廟會已經列入文水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接著,隨行人員帶領我來到能仁寺。能仁寺坐北朝南,二進院落佈局,中軸線由南至北分別為樂樓、關帝殿、正殿,關帝殿兩側建有耳殿,樂樓兩側建有東西側門,存正殿為明代建築,其餘為清代遺構。

正殿石砌臺基,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五檁前出廊架構,柱頭斗拱三踩單昂,螞蚱頭耍頭。關帝殿石砌臺基,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簷硬山頂,五檁前出廊架構,前出捲棚頂抱廈,抱廈面寬一間,四檁捲棚構架,柱頭斗拱三踩單昂,龍頭耍頭。能仁寺存有清道光二十一年(

1841年)續捐文峪河水夫工食田碑兩通,石碣一方。院內五棵粗壯高大的古槐,傳說是五虎上將,護衛著寺廟。

開柵原來有三街六寺三廟一樓之說。三街就是原來的上街、中街、下街,現在叫文昌、開陽、永安。六寺有能仁寺(也叫西寺)、鐵佛寺(也叫東寺)、五賢寺、樺林寺、永安寺、滿覺寺。三廟有聖母廟、馬王廟、山神廟。一樓就是魁星樓。難怪梁思成、林徽因對開柵那麼感興趣。他們在《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中這樣寫道:

“開柵鎮並不在公路上,由大路東轉沿著山勢,微微向下曲折,因為有溪流,有大樹,廟宇村巷全都隱藏,不易即見。”他們在開柵考察時發現了聖母廟,並對其作了詳盡描述:“建築物除北首正殿,南首樂樓,巍峨對峙外,尚有東西兩堂,皆南向與正殿並列,雅有古風;廊廡,碑碣,鐘樓,偏院,給人以浪漫印象較他廟為深,尤其是因正殿屋頂歇山向前,玲瓏古制,如展看畫裡樓閣。屋頂歇山,山面向前,是宋代極普通的式制,在日本如今還用得很普遍;然而在中國,由明以後,除去城角樓外,這種做法已不多見。正定隆興寺摩尼殿,是這種做法的,且由其他結構部分看去,我們知道它是宋初物。據我們所見過其他建築歇山向前的,共有元代廟宇兩處,均在正定。此處即在文水開柵聖母廟正殿又得見之。……由形制上看來,殿宇必建於明以前,且因與正定關帝廟相同之點甚多,當可斷定其為元代物。”可惜,聖母廟現在已蕩然無存了,現在僅存的只有原聖母廟遺址殘留的一株千年古槐。傳說三國時曹操率軍在此操練兵馬,曾拴馬於此。

從能仁寺出來向西,我們走進一座非常講究的三進四合院。照壁上方兩頭有龍頭磚雕,下有一排荷花圖案。二道門原來是四扇門牌樓,三道門是垂花門樓。全院有

28間房子,每間房都是雕樑畫柱,都採用雙柁結構。因為院子裡住著範姓人家,所以村裡叫“范家院”。

范家院主給我們講了個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位皇族殿下,看到開柵山清水秀,便在這裡修建了這個院子。他酷愛養馬,平時就在山坡上放馬。時間長了經常有馬吃老百姓莊稼,當地人就把這件事反映上去。後來皇宮召殿下回宮,殿下把這處院子贈送給了在西安的八府巡安範玉林。範玉林是太谷範村人,從此便把家安在了開柵,至今院子裡仍然住著范家後代。殿下離開後,開柵發了幾次河水淹了村,范家院這一帶卻安然無恙。這時,人們開時懷念殿下了。原來殿下有一支神奇的打水馬鞭,在開柵住的那些年只要洪水氾濫,甩上三鞭,河水就平穩了。

這個故事有真實的地方,也有虛構的部分。開柵土地肥沃,

水利

條件優越。上世紀

70年代這裡曾是全國小麥最高畝產區,湧現出了全國勞模宋學文,當時他的試驗田小麥畝產過千斤。記得上學期間《農業基礎》課本中,小麥高產地還提到文水,那就是指開柵一帶的小麥。

在一處街門上滿是鐵釘的古院,隨行人員告訴我,這是一個票號。當年,一個村裡人在放羊時幫助了過路的晉中商人,商人喜歡上這個誠實的人,幫他修建了這個院子開了票號。相鄰的一處古院,大門口拴馬石上,一隻猴子的形象活靈活現,彷彿講述著古院落的故事。

記得前幾年和朋友們去開柵的虎喊溝,傳說在滴水巖下的黑虎潭,藏著永安寺的寶貝,那裡有老虎看守,經常能聽到老虎的喊聲,而香火旺盛的永安寺就在虎喊溝裡。一天,太白金星到開柵這一帶“種煤”。當地人覺得漫山遍野的樺樹足夠燒飯取暖,便怠慢了太白金星,太白金星把當地人大肆毀林的事報告了玉帝,玉帝震怒,派雷公燒了樺林,並引燃了永安寺。後來,寺廟重新選址建成了交城的玄中寺。至今,永安寺遺址還有火燒過的痕跡。

從虎喊溝出來的澗河也叫飲馬河,傳說武則天回家鄉時,在這條河裡飲過馬。

開柵就是這麼個地方,到處都有故事

……

作者:梁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