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隸書新作唐代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每日一品第1550期)

作者:由 wufeng2020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9-29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是什麼意思

人的思維就這麼怪:人在小時,無論自己還是家人都盼著快長大;而一旦長大了,就沒有人盼著儘快老了!人到老年,“悲老”之情便油然而生。這種情況古已有之!請看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白居易老哥倆的對“話”就清楚了!

唐文宗開成元年(公元836年),64歲的劉禹錫以“太子賓客”身份分司洛陽,此時,他的同齡人白居易也已同樣身份捷足先登三年了。豈不知這老哥倆相聚,卻互相倒起了苦水,原來二人都患有眼疾、足疾,看書、走路都不方便了,可謂同病相憐。

眾所周知,凡是世上的詩人都愛“嘚瑟”。隨後,白居易便寫了一首詩《詠老贈夢得》(劉禹錫字夢得)。詩的大意是說我們都老了,自問什麼感覺?眼睛乾澀只好夜裡早睡,早起頭都懶得梳;偶爾拄柺杖出門,多數是在家閉門不出;懶得照鏡子,不敢看小字的書,等等,只有和老朋友閒聊還可以打起點精神來。

劉禹錫自然也要回敬一首。他看出了詩中老朋友的悲老情調,他便寫了一首《酬樂天詠老見示》(白居易字樂天)回贈: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為了真情關愛和寬慰老友,詩的開始六句極力附和著白居易說:世上人誰都怕老,老了有誰來可憐啊;身體變瘦了,衣帶要不斷變短,頭髮脫落稀疏,帽子都會偏斜;為了保護眼睛書都不敢看了,經常做艾灸,就是為了多活幾年。隨後話鋒一轉,說老了也有好處啊,經得多見識廣了,閱歷人生就像積水成川一樣;仔細想想也不錯,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只要克服了怕老、恐老的悲觀情緒,心情舒暢,會變得無牽無掛。不要說日落時天色晚了,但是流照在桑榆之上的餘暉,依舊能幻化成綺麗的晚霞,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給人以美的享受,不是也很有價值嗎?這種神來之筆,托出了一種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他這一“嘚瑟”可不得了,竟然誕生了一個轟動後世的千古名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一直在激勵著老年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偉大胸懷!

這幅書法採用仿古灑金宣紙書寫,尺幅是尺八屏對裁,具體尺寸為116X53釐米。

——武鋒(一峰)

隸書新作唐代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每日一品第1550期)

隸書新作唐代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每日一品第1550期)

隸書新作唐代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每日一品第1550期)

隸書新作唐代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每日一品第1550期)

隸書新作唐代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每日一品第15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