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丫江風物誌」信寄遊子意,橋連兩岸情——臺灣老兵劉哂之日記

作者:由 藝為歡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10-07

兩腋字怎麼讀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潛然”,又是一年新的開始,低徊往事,益動故園之思。

「丫江風物誌」信寄遊子意,橋連兩岸情——臺灣老兵劉哂之日記

醒橋,位於仙人石上游,是我家門口附近通往樟樹下的一座渡橋,小時候我上鄧家祠堂讀書,每天至少要走過兩遍。春天的時候,江水陡漲,綠波澄清,游魚可數;入秋以後,江水漸漸退落,堤內顯露著一片片乾淨潔白的沙洲,是兩岸村子裡小孩子們嬉戲玩樂的最佳場所。每當學校放學的時候,正是晚霞落照,明月初升,我總會和二三好友留戀橋畔,數不盡度過了多少個美麗的黃昏。

橋端有一座茶亭,建自清季嘉慶丁卯(公元1807年),算來距現在已經是一百八十年了。茶亭的構造,全是用石材和三合土砌成的,裡面擺放著好幾張石板凳和石茶几,過往行人可以在此休息,到了大炎熱的天氣,附近的善心人士輪流免費供應茶水,所以來到這裡,真是“漱石枕流,兩腋生風”。

「丫江風物誌」信寄遊子意,橋連兩岸情——臺灣老兵劉哂之日記

亭子的門柱上有副對聯,書法遒勁,不知出自何人手筆?我來到臺灣,一直只記得上聯,下聯前面的四個字怎麼也想不起來。雖然我們仙人石附近一塊來到臺灣的同鄉不少,我曾經問過他們,誰知道他們對這副對聯一點印象都沒有!但事情卻非常怪異,在我決定要寫這篇文稿的夜晚,做了一個美夢,夢見與少時朋友易君森榮、易君紹承、表侄歐陽新華在橋邊散步,度過“醒橋”,抬頭一望,茶亭的這副對聯朗然在目:

題柱筆酣渴消司馬,渡河書便吻潤牽牛

彼此除了大加品評和讚賞一番外,並共話離情,不忍分手。倏忽夢醒,我便一蹴而起扭開床頭的小燈,隨即記下,內心的快慰和迷惘交相激盪,久久不復成眠。我太太也給我吵醒了,很不高興質問我:“深更半夜,你神經兮兮的爬起來幹什麼?”但是我卻沒有告訴她!不禁想起袁枚的兩句詩“夢中得句多忘卻,催醒姬人代記詩”的情景,因為我知道她卻不會有這種雅興和逸緻。

「丫江風物誌」信寄遊子意,橋連兩岸情——臺灣老兵劉哂之日記

前面我嘮叨了半天,說來說去只是“醒橋”的茶亭,仍未點綴到“醒橋”,其實我小時候看到的“醒橋”,只不過是一座木橋而已,事情是這樣的:

根據清同治辛未續修攸縣縣誌“醒橋碑記”所載:共都(改稱洞井鄉)職員鄧公文林,念本境木杓,隨修隨圮(pǐ,邊修邊倒塌),涉者病之,爰(於是)建石橋長十五丈,兩岸廣為石步數丈,凡易受水衝激處,與其後日崩裂,亦石甃(zhòu,徹)之,今益堅固,以支永久;自甲申秋興工,越丙戌歲春蕆(chàn,完成)事,暑雨初寒弗之顧(顧),累費千餘金,蓋(蓋)其力亦云苦矣。

「丫江風物誌」信寄遊子意,橋連兩岸情——臺灣老兵劉哂之日記

由於縣誌的記載,我們知道“醒橋”系建自清嘉慶甲申年(公元1804年),早在未建茶亭三年以前,距今已一百八十三年。當初“與其後日崩裂,亦石甃之,今益堅固,以支永久”的這一份苦心卻事與原違,終於仍為大水所衝激崩裂。但究竟毀自何年何月?不復可考,不過就我的推斷,這座橋最多維護不到九十年。因為以後復改建為木橋,有一個“橋會”的組織,橋會置有會長,自民國廿九年至民國三十七年便是我的父親(劉公士傑諱(諱)伯芬)。我父親是三年以前(七十三年)在大陸去世的,享壽九十有四,在世時就從來沒有告訴過我他看見過以前的這一座石橋。到了民國三十五年由我父親和鄉紳陳鏡如先生、易笑春先生(現在臺灣易君海濱的尊翁)倡導樂捐,併力主其事,後集資鳩工改建為拱形石橋,越三年完成。

「丫江風物誌」信寄遊子意,橋連兩岸情——臺灣老兵劉哂之日記

民國三十七年G軍全面叛亂,我由東北迴到家鄉,正是這座橋落成不久,我很高興的第一次年看到這座橋,越過這座橋,不過較之司馬相如“不乘駟馬車,不再過此橋”的壯志豪情,卻踉蹌得羞見家鄉父老。

遠離桑梓,海角捿(棲)遲(遲),匆匆三十八年,“少年子弟江湖老”,撫今追昔,我卻未能忘記兒時上學朝夕過往的“醒橋”,更未能忘懷垂蔭桑梓倡建“醒橋”的父親。

「丫江風物誌」信寄遊子意,橋連兩岸情——臺灣老兵劉哂之日記

[編輯/藝為歡(文中有修訂,並加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