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古代皇帝為什麼立長不立賢?出身決定地位啊

作者:由 歷史小王子lick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12-31

在古代,嫡長子繼承製的框架下,皇帝在立太子時,總會優先的選擇立長而不是立賢,這種看出身還不看能力的制度,一直被很多人認為是不合理的。

早知道,一個賢明的君主和一個昏庸的君主可是存在著天壤之別,會極大地影響到一個國家乃至整個民族的歷史命運,那麼古代皇帝在選立繼承人時為什麼要立長還不是立賢呢?

古代皇帝為什麼立長不立賢?出身決定地位啊

立長的傳統是從周代開始的,商朝實行的是王位傳遞的制度,就是哥哥死了要把王位傳給弟弟,結果導致了國家的內部混亂,最終走向了滅亡,而周朝建立之後,吸取了這個教訓,開始了王位傳子制度,但是在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中,君王的子嗣很多,該用什麼標準來確立儲君,又成為了一個新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周王朝的統治者建立了立長子繼承製,這個制度的優勢之處就是另國家避免內鬥,讓政權能平穩傳遞,讓皇帝的位置可以坐得更加安穩,這是因為立長的標準是十分明確的,如果有些皇子剛生下來就知道自己永遠不可能做皇帝,那麼也就不會生出不切實際的野心。沒有這種不切實際的野心,那麼皇室的內部就更容易形成兄友弟恭,相處和睦的局面。

古代皇帝為什麼立長不立賢?出身決定地位啊

哥哥成為無上的天子,弟弟也能做個富貴王爺,這樣的結果也可以使眾人都可以滿意,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如果選擇了立賢不立長,這種情況就會變得複雜,這樣就容易引起皇子間的明爭暗鬥,並且賢明的標準是很難確定的,如何才能判定哪個皇子最賢明呢?

如果靠大臣推選,那麼各個皇子肯定會不斷地拉攏群臣,建立同黨,皇子在朝中的勢力過於強大,皇帝就有被架空或者被軟禁的危險了。

古代皇帝為什麼立長不立賢?出身決定地位啊

如果靠的是戰爭中的軍功,那麼就可以參考奧斯曼帝國的例子,會使整個國家都走上窮兵黷武的道路,並且王子之間內鬥不斷,最終導致了奧斯曼帝國形成了一個極為血腥的傳統,那就是一個皇帝繼位就一定會殺光他所有的兄弟。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立長不立賢的關鍵。

長是既定的事實,無法改變,而賢的標準就不好說,這麼多皇子,你說誰賢,誰不賢呢?所以一旦選擇了立賢而不立長,一定會引起皇子之間的殘忍內鬥,而在古代,內鬥往往會導致國家走向衰弱,不過也不是每一個朝代都是如此。

古代皇帝為什麼立長不立賢?出身決定地位啊

清朝的康熙皇帝就選擇了廢太子讓四皇子雍正繼承基業,後來的清朝皇帝基本上都會選擇立賢而不立長,這是由於清朝是滿族統治,在傳統觀念上和漢族有一定的差別。由此可見,立長而不立賢制度雖說有一定的侷限性,但卻非常適用於國家處於穩定狀態,沒有鬥爭,追求和睦的現實局勢。

這古代社會環境與條件的限制下,這是封建統治階級在不斷探索嘗試當中能夠找到的最合適的繼承製度了。

清宮疑案:皇家八卦歷史

學國學網

購買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