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氣象專家:上海還稱不上“火爐” 今冬未必特別冷

作者: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03

上海年後還冷嗎

本文轉自:新聞晨報

晨報記者 徐妍斐

今夏,我國出現1961年有完整觀測以來最強的區域性高溫熱浪,上海也在這波“區域”中,從6月下旬到如今前後差不多燒了三大輪,創下最早40℃、最多40℃及以上日數等多項與“4”字頭有關的氣象紀錄,35℃及以上的高溫天數截至昨天已達49天,反超壓倒了曾是“史上最熱夏天”的2013年。

然而這個令人難忘的極端夏天還留下很多謎團,比如大熱之後會大冷嗎?今年只是一個開端,以後會一年比一年熱嗎?上海算得上“火爐”城市嗎?記者就此採訪上海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鄔銳博士,請他解答網友最關心的四大問題。

1問

今年夏天創造了哪些第一?

今夏之熱,創下了多個與40℃相關的紀錄:最早40℃,出現在7月10日;最高40。9℃,出現在7月13日(持平2017年);最多≥40℃的極端酷熱,達7天。

鄔銳表示,從目前來看,今年夏天的各項指標已經超過了2013年和2017年這兩個知名的炎熱夏季,比如截至今日上海≥35℃的高溫天數已達49天,超過了2013年的47天;≥40℃的極端酷熱天數共7天,也超過了2013年此前保持的5天的紀錄。

“40℃以上的天氣每一天都很艱難,今年7天的這個數字可以說在紀錄保持上已是遙遙領先,而且除40℃之外,今年還有很多個39。9℃、39。7℃、39。6℃這樣很接近的氣溫。”

唯一能與今年比肩的可能要數80多年前的1934年,這年夏天至今保有兩項紀錄未被打破:高溫日數55天,酷暑日數34天。而今夏截至目前這兩項數字分別為49和30。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1934年觀測儀器的技術水平與質量控制可能遠不如現在,雖然當時的文獻資料記載當年夏天十分酷熱,但這也與當時公共設施尚不完備,居民家中沒有空調等因素相關。

因此從市民感受和各項指標來說,今年夏天的炎熱程度並不止在氣象史“排名前列”,而是綜合來看就可排到第一。

2問

上海會人工增雨?

今年夏天,我國中東部地區連片連片的大熱,一時間各種高溫榜單紛紛出爐,上海在其中也是常客。中國天氣網在8月19日排出的全國“蒸煮悶”熱榜上,上海以50天之多,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40天的成都,在“桑拿天”一項上傲視全國。那麼,這說明上海也是全國前列的火爐城市嗎?

鄔銳表示,從氣象資料上來說,上海還稱不上火爐城市,重慶、杭州、武漢、南昌這些地方的熱度更甚。

市民感覺非常熱,可能與上海的高溫酷暑天氣在上午到中午時段氣溫躥升過快有關,往往一眨眼就到了36℃、37℃的水平。相對高的溼度也讓體感更加悶蒸。

但總的來說,“桑拿天”的感受具有個體差異,而上海位於沿海地區,海洋性氣候較之山地氣候的杭州、有谷地熱蓄積效應的重慶這些內陸城市來說,整體上熱度還排不到全國前列。

此前的高溫酷暑中,隔壁浙江多地進行“人工增雨”,在網上引起了一大波圍觀,許多網友十分羨慕。上海烈日高照,不少網友也盼甘霖降溫,那麼上海可以人工降雨嗎?

鄔銳介紹,人工增雨有非常多的限制條件,有時候是出於農業的需求。上海城市化水平發達,居民生活用水也很有保障,對降水的依賴度相對沒有那麼高。綜合來看,尚不符合人工增雨的條件。

3問

夏天大熱後冬天會大冷?

許多網友擔心,大熱之後會大冷,今年冬天可能會特別冷嗎?“從均值迴歸的角度說,大熱之後有大冷,一些網友的推測也是有道理的。”鄔銳表示,從統計上來說,有這類補償機制,但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今年特別熱,可能時間尺度上要過幾年才會特別冷,將熱的這部分平均回來;第二,上海特別熱,不一定在上海特別冷,可能在別的地方冷,因為均值迴歸是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上的平均。

所以綜合來看,不一定上海今年夏天熱得極端,半年後上海的冬天就會冷得極端。

4問

今年只是一個開端?

2016年,“3。23”世界氣象日的主題就是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這是史上最熱的一年,也可能是未來最涼快的一年。”最近,這樣的句子在網上流傳頗廣,有市民解讀為之後年年夏天都會比今年更熱,是這樣嗎?對此,鄔銳表示,全球變暖下雖有“逐年變熱”的說法,但並非一下子變得很熱,而是平均氣溫每年上升零點幾。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碳中和”現已成為全球共同的行動。“今年這樣的極端炎熱是比較罕見的,一般大熱的年份是週期性出現,未來幾年可能還是會比較熱,但要熱得像今年這樣屢破氣象紀錄也不是那麼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