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元白”不是圓白菜

作者:由 把盞話詩詞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05

一生少傅重微之是誰寫的

和白居易齊名的詩人

中唐很多著名詩人的官位都很高,比如白居易、劉禹錫、李紳、韓愈,他們在文壇和政壇都很成功。

還有一位也做到了宰相的詩人,就是和白居易齊名、合稱“元白”的元稹。

在他們生活的那個年代,元稹和白居易是當之無愧的詩壇霸主。《舊唐書》裡說:“元和主盟,微之、樂天而已。”意思是,唐憲宗元和年間,詩壇最重要的兩個人物,就是元稹(微之)和白居易(樂天)。

嚴格來說,元稹還是皇族出身,只不過不是唐代的皇族。

唐代的三百多年前,由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權曾發起了一場著名的改革,目的是讓鮮卑人漢化,全面接受中原的文化、禮儀、制度。當時在位的皇帝是孝文帝,所以這場改革就叫作“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把首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南遷到了洛陽,又讓鮮卑貴族改用漢姓。他親自帶頭,把皇族的“拓跋”改成了“元”姓。

元稹姓元,又是洛陽人,是正宗的北魏皇族後裔。只不過,幾百年過去,連王朝也已經換了若干次,當年的皇族風光不再,變成了普通人家。

由於父親早亡,元稹年幼時和母親相依為命。畢竟是世代為官,家裡有大量藏書,給他創造了很好的學習條件。

白居易和元稹幾乎同時進入官場,他對元稹的評價非常高,曾經寫過一句“海內聲華並在身,篋(qiè)中文字絕無倫”,誇獎元稹名氣大、寫詩水平高。

我們不禁要問,如果元稹的水平真的那麼高,當年的江湖地位又和白居易差不多,為什麼現在的名氣卻比白居易小得多?

最重要的原因是,歷史上人們對元稹的人品褒貶不一,導致他的作品也總是被有意無意地忽視。

對元稹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感情不專一,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渣男”;二是為了升官,不惜結交宦官。

歷史的真相往往很複雜,即使是史書上的記載,也不一定完全靠得住。元稹和白居易一樣,也當過諫官,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提意見,所以得罪的人可以說是不計其數,也許是被人報復故意抹黑呢?

關於元稹的為人,我倒有個簡單的推理——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白居易人品不錯——元稹也

差不到

哪兒去。

元稹和白居易早年的經歷有很多共同之處。他們進入官場的時間差不多、對很多社會現象的看法相近,對文學的諸多觀點不謀而合,自然而然成了最好的朋友。

兩個人你唱我和,寫了很多詩作,就這樣推動了當時詩壇著名的“新樂府”運動。

後來,兩個人因為得罪權貴,幾乎同時被貶到外地做官。即使不在同一個地方,他們還是你來我往地互贈詩作。在兩人的作品集裡,有大量“憶元九”“寄元九”“和樂天”“酬樂天”之類的標題。

再後來,兩個人的政治前途發生了變化:白居易看破了官場險惡,選擇了

急流勇退;

而元稹藉助一些宦官的推薦,一度做到了宰相的高位。

客觀地說,元稹不是個壞人,也不是個壞官。他在很多方面的表現非但不差,還可以說相當出色,在出任左拾遺期間,他積極上疏,建議皇帝重視教育,選擇賢德之士教導太子,這些意見得到了皇帝的高度重視。在擔任監察御史期間,他彈劾劍南東川節度使違法徵收賦稅,並平反了許多冤案。為了表示感恩,很多當地人用他的姓“元”來給孩子起名字。出任東都御史期間,元稹上報了當地權貴的很多違法行為,使洛陽官場風氣大為好轉。出任越州(今浙江會稽)刺史期間,他興修了很多農業水利,深受當地百姓愛戴……

曾經滄海難為水

元稹最有名的詩句,莫過於“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意思是,“見識過蒼茫的大海,就不會被別的水吸引;經歷過巫山的雲霞,就不會被別的雲吸引”。

“元白”不是圓白菜

這兩句詩不僅讓人印象深刻,而且大有來歷。

兩千多年前,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曾經說過“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於言”,是指做人應該提升境界、開闊胸襟。“曾經滄海難為水”,就是借用了孟子前半句的表達。

至於元稹詩裡提到的巫山,其實和我們今天所說的重慶巫山不見

是一回事。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很多座“巫山”。相傳早在堯帝時代,有一位醫師因為有功而受封于山西南部的一座山峰。由於當時“巫”和“醫”相通,這座山也被稱為巫山,這有可能是最早得名的一座。

後來,隨著中原文化的傳播,山東、江蘇、浙江、湖北、湖南等地也都有過關於巫山的記載。其中,位於洞庭湖附近的巫山,因為出現在戰國時楚國著名文學家宋玉的《高唐賦》裡,所以可以說是最有名的一座巫山。

《高唐賦》說的是楚國一位先王和巫山神女相會的事,所以有一個成語“巫山雲雨”被用來形容男女之間的愛情。據說這位巫山神女一早一晚都會化身為雲和雨,可想而知,山上的雲霧就像一位絕色美女一樣,妖嬈多姿,氣象萬千。

當然,元稹所說的滄海也好,巫山也好,本意並不是在描述風景。主要是在表達和妻子一起度過的時光是如此美好,以後再也找不到可以取代她的人,自己也不會再有這樣的快樂。

元稹的妻子韋叢出自名門,父親韋夏卿先後擔任過工部尚書、洛陽留守這樣的高官。不過韋叢並沒有什麼富家小姐的架子,相反,良好的家教使她成為一個

知書達禮

的賢妻良母。

元稹和韋叢一起生活了七年。這段時間裡,元稹的官職很低,家裡經濟條件也差,但是兩個人感情很好。眼看元稹的仕途步入正軌,小日子即將苦盡甘來,韋叢卻病重不起,年僅二十七歲就一命歸西。

元稹和妻子共育有六個孩子,五男一女。有人推測,韋叢之死,很可能是死於難產。不管是什麼原因,妻子的早逝對元稹來說都是一個重大打擊。傷心之餘,他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名詩《離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