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史湘雲:“雙懸日月照乾坤”驚心駭目,賈家敗亡的真相被她揭開了

作者:由 君箋雅侃紅樓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12

少帝長安開紫極是什麼生肖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賈母在藕香榭設宴款待。眾人齊作酒令遊戲,特別有意思。

《紅樓夢》每到詩詞、酒令這些內容就需要格外注意。往往都隱藏了重要的伏筆。

君箋雅侃紅樓認為理解《紅樓夢》的詩詞和酒令等內容,一方面是對詩詞、酒令本身的解讀,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背後引用的典故。

史湘雲:“雙懸日月照乾坤”驚心駭目,賈家敗亡的真相被她揭開了

本文就講一下史湘雲在宴會上講的酒令“雙懸日月照乾坤”的故事。

(第四十回)鴛鴦又道:“有

了一副

。左邊‘長么’兩點明。”湘雲道:“雙懸日月照乾坤。”鴛鴦道:“右邊‘長么’兩點明。”湘雲道:“閒花落地聽無聲。”鴛鴦道:“中間還得‘么四’來。”湘雲道:“日邊紅杏倚雲栽。”鴛鴦道:“湊成‘櫻桃九熟’。”湘雲道:“御園卻被鳥銜出。”說完飲了一杯。

史湘雲這副酒令之前解讀過,當初就說是代賈母說話。並認為“日邊紅杏倚雲栽”“御園卻被鳥銜出”是影射賈探春與林黛玉外嫁故事。

關鍵在“雙懸日月照乾坤”這句背後的典故,與賈家之敗大有關係。本文就著重再講一下。

史湘雲:“雙懸日月照乾坤”驚心駭目,賈家敗亡的真相被她揭開了

“雙懸日月照乾坤”,出自詩仙李白的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之十》。

劍閣重關蜀北門,上皇歸馬若雲屯。

少帝長安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

說的是安史之亂後長安淪陷,唐玄宗帶隊西逃。經歷馬嵬驛之變,楊貴妃被賜死,楊家灰飛煙滅。太子李亨與唐玄宗分道揚鑣西去靈武,不久在郭子儀等擁立下登基,是為唐肅宗,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明皇被唐肅宗接回長安,就是李白這首詩所寫。“雙懸日月照乾坤”,是指當時太上皇與皇帝並立臨朝的現實。

史湘雲作酒令引用這句詩,曹雪芹意在伏筆賈家敗亡和史湘雲的悲劇。

“雙懸日月照乾坤”,日是殘陽,指太上皇。月是新月,指皇帝。

史湘雲:“雙懸日月照乾坤”驚心駭目,賈家敗亡的真相被她揭開了

《紅樓夢》背後的朝堂格局就是太上皇與皇帝並立。原文借賈璉之口,講了賈元春省親事由太上皇下旨,並非皇帝旨意。反映出太上皇與皇帝父子的貌合神離。

其實歷史上所有的太上皇和皇帝的關係都不可能和睦。幾乎很少有太上皇心甘情願退位給兒子。

原文雖然沒提太上皇如何退位,皇帝如何上位。但若結合義忠親王老千歲“壞了事”的故事,就知道這對父子與唐明皇和李亨父子的交接班稍有不同。

君箋雅侃紅樓認為《紅樓夢》裡的皇帝上位,曹雪芹借鑑的是玄武門之變。

皇帝相當於“李世民”,把太子“義忠親王老千歲”幹掉後,逼得太上皇不得不退位,造成“雙懸日月照乾坤”的局面。

史湘雲:“雙懸日月照乾坤”驚心駭目,賈家敗亡的真相被她揭開了

太上皇被迫退位,與皇帝父子肯定不和睦。賈家作為太上皇老臣,從薛家為義忠親王老千歲準備棺材板來看,也是幕後支援義忠親王。

皇帝登基“得位不正”,迫使太上皇退位。賈家因皇權交替,喪失了很多既得利益,便與皇帝立場不同而“不和睦”。這是雙方衝突的“原點”。

等到太上皇無視皇帝,直接下旨妃嬪省親,賈家卻踴躍響應積極籌辦元春省親時,他們與皇帝徹底決裂。

賈元春省親的日期,皇帝之所以安排在元宵節晚上,不是白天或者其他日子,皆因此時是月亮最圓最盛的時候,是月亮的主宰。

皇帝就是透過“日、月”對比,借用“雙懸日月照乾坤”,警告賈家是誰的臣子,應該效忠於誰。

史湘雲:“雙懸日月照乾坤”驚心駭目,賈家敗亡的真相被她揭開了

只可惜賈家利令智昏,不忠不順於皇帝。他們越如此,皇帝越打壓,他們越悖逆……最終與北靜王結黨圖謀不軌,被皇帝抓住把柄,在一場類似玄武門之變的“

虎兕

相逢”中,賈家與賈元春步了楊家與楊貴妃的後塵。

史湘雲提到這句酒令,要結合全部酒令來對看,涉及到賈家敗亡以及林黛玉和賈探春的結局。

當然,史湘雲的婆家也與賈家一樣結局。她雖代賈母發聲,也

影射

自我命運。

史湘雲的特殊在於,賈母一些不方便說出口的意思,曹雪芹都會藉由史湘雲說出來。比如林黛玉像“小旦”,鳧靨裘是野鴨子毛織成等等。

“雙懸日月照乾坤”酒令同樣從賈母的角度,講述了眾人和賈家的悲劇。

史湘雲:“雙懸日月照乾坤”驚心駭目,賈家敗亡的真相被她揭開了

另外,像林如海死在九月初三巳時,君箋雅侃紅樓認為秦可卿同樣死於九月初三,卻是對應的半夜亥時,也是“雙懸日月照乾坤”的體現。

九月初三又契合《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何嘗不是太上皇不倒如殘陽,新皇帝登基未穩如新月的情況,還是雙懸日月照乾坤,影射賈家敗亡的各種因素。

賈家主要立場不明,站錯隊伍,最後才慘被抄家。

以上觀點根據《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

文|君箋雅侃紅樓 插圖|清代畫家孫溫《繪全本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