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人生設計篇4:如果你總是感覺運氣不好?

作者:由 Rainricky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14

上帝啊請賜予我勇氣

關聯閱讀:

人生設計篇1:如果你腦中有塊橡皮擦?

人生設計篇2:如果你總為下一刻擔心?

人生設計篇3:如果你總是自我放縱?

“怎麼又是我?”

“今天真倒黴!”

“這事兒可不能怪我呀!”

“道理沒錯,可我還是感覺……”

“這樣的生活什麼時候才能看到盡頭?”

“心好累……”

壓力、焦慮、痛苦、抑鬱,每個人都會有這些體驗。為什麼總有些人能輕描淡寫地應對、輕而易舉地化解呢?艱難的歲月、甚至是困苦的處境,如何在傷害中不斷強大自己的內心,越挫越勇呢?

01 困住你的不是困境,

而是

困境思維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擾,而是被他們關於事物的意見困擾。——- 愛比克泰德

憤怒是因為我們對事情的結局過於樂觀。——- 塞內加

愛比克泰德

是古羅馬時期最著名的斯多葛學派哲學家之一,他認為大量苦難源於我們的兩個錯誤認知:一是試圖向某個外在的、不在我們控制範圍內的東西行使

全面的

主權,而當我們未能控制它時,感到無助、失控、憤怒、愧疚、焦慮或者抑鬱;二是沒有承擔起對我們的思想和信念的責任,沒有對它們進行控制,卻把自己的想法歸罪於外界,歸罪於我們的父母、愛人、朋友、同事,歸罪於經濟、環境、社會等級,最終又感到憤憤不平、無助、失控、被環境擺佈。我們一味推卸責任,將一切歸罪於不可控因素,進而希望世界能夠變得更加可控,以減少我們的切身痛苦。

斯多葛學派

強調任何事發生都有其必要性,其

核心精神是從控制外界目標轉移到控制內在目標

,也就是

不去抱怨無法改變、不能控制的外在因素

只關注自己可以改變的事情(信念)

。將人生的各種經歷當作訓練機會,不為超出掌控範圍的事情自責,並對其保持忍耐;同時,不以任何外部因素為藉口,積極面對遺憾、事與願違,儘可能改善。

作為迄今為止在西方影響最大的一個學派,它啟發了阿爾伯特·艾利斯和亞倫·貝克,啟發了史蒂芬·柯維,更啟發了馬可·奧勒留。阿爾伯特·艾利斯和亞倫·貝克發明了認知行為治療,史蒂芬·柯維定義了影響圈和關注圈,馬可·奧勒留撰寫了個人哲學思考錄《沉思錄》。(備註:認知行為治療基於情緒ABC理論,認為激發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個英文字母)只是引發行為後果C(consequence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的間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是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產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個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極情緒和行為障礙結果(C),不是由某一激發事件(A)直接引發,而是由經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所產生的錯誤信念(B)直接引起。正是這些不合理的信念使我們產生情緒困擾,甚至引起情緒障礙。)

比事物本身更重要的是看待事物的方式,讓我們人生失控的是我們自己。

上帝,請賜予我寧靜,

讓我接受那些我不能改變的事。

請賜予我勇氣,

讓我改變那些我能去改變的事。

還有,請賜予我智慧,

讓我分清上述二者的區別。

02 無常才是恆常,

逆商助你起航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赫拉克里特

作為

愛菲斯學派

的代表人物,

赫拉克利特

認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永恆的變化之中,而且這種變化遵循特定的秩序或規律。

他對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的理解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思想,因而被稱為“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赫拉克利特倡導

放大格局,上升到整個宇宙的角度去體察事物。

眼下經歷的一切,不過是浩渺時空中一個又一個微不足道。

感謝無常,

正因為無常,我們擁有改變的力量,一切苦難才不會持續。

保羅·史託茲認為人會面對三重逆境,其中具有長期影響的是個人逆境,包括身體素質、家庭壓力、自我能力、心理狀態等。每個人都可以從

掌控感、擔當力、影響度和持續性

四個維度對逆境進行剖析,利用

LEAD工具

提高逆商、走出逆境。傾聽逆境反應,跳出心理障礙,不過度放大逆境的影響力,探究自己可以扮演什麼角色,可以做出哪些良性改善。

生活永遠是也只能是當下這一刻,

業已逝去的瞬間不會因為任何遺憾或不甘而重返。

生命不能重來,

是它令人可悲的所在;

生命無需重來,

卻是它令人欣喜的地方。

03 你欠自己一場“久別重逢”

靈魂的必需品,用錢是買不到的。——- 亨利·戴維·梭羅

久別重逢

主張

犬儒學派

以追求普遍的善為人生目的,拋棄一切物質享受和感官快樂

是犬儒學派的創始人,他認為“美德是自足的”,“無慾是神聖的”;外在的物質利益,如財富、名譽、快樂及傳統的文化、道德規範是違反人的自然、壓制人的本性的東西,道德自由在於順從自然;擯棄名譽、財富,藐視社會傳統,克服慾望才是美德;人應該嘗試艱苦生活、鍛鍊抵制誘惑的精神能力。

安底斯泰納

是犬儒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人類擔心自己給他人留下消極印象,把全部精力用於在陌生人面前偽裝,展示精心設計的面孔,而隱藏一切原始、粗野與狂暴。犬儒學派後期分為

第歐根尼

,實踐犬儒主義的代表人物是留下《懺悔錄》的讓-雅克·盧梭以及創作出《瓦爾登湖》的亨利·戴維·梭羅。

文學犬儒主義和實踐犬儒主義

伊壁鳩魯派

。也就是說,真正的享樂是習慣簡單飲食,體會點滴之美,不被瑣事纏繞,不懼多舛命運。

正如尤金·奧尼爾的面具哲學:一個人的外部生活在他人面具的糾纏下孤獨地度過;一個人的內心生活在本人面具的追逐下孤獨地度過。在他人的期許、羨慕中,我們頭頂光環、腳戴鐐銬,一遍遍如行屍走肉般重複著不能讓自己快樂幸福的生活,變成了連自己都嫌棄的自己。如果生命的真正意義在於純粹的愉悅,那麼歷盡千帆、閱盡繁華以後,我們還能否迴歸孩子般的單純,能否忠於真實的自己?

只要沒有失去真我,

看似遙不可及的“小確幸”,

就在伸手可觸的地方。

人生設計篇4:如果你總是感覺運氣不好?

我們都生活在陰溝中,

卻依然有人仰望星空。

塞內加認為要用一生的時間學習如何死亡;

馬可·奧勒留認為死亡是生存的一部分,必須漂亮地將此終結;

休謨在生命的最後幾天,與書籍相伴度過了平靜喜悅的時光;

而蘇格拉底堅信生命在任何時間終結都無關緊要,最後一刻,他仍然侃侃而談,無畏高貴。

在人生的終極命題死亡面前,無數哲學家以強大的內心能量從容面對,一切不幸、困境,看似都如此不值一提。艱難困苦,無法使我們對自己的生命產生質疑,無法真正摧毀我們,反而能夠磨礪我們內心的韌性。

抵制奢侈生活對個人身心的侵襲,尋求排除情感困擾後的心靈寧靜之樂

讓哲學與身體連線,與精神連線,與生活連線,止息我們的焦躁。

每一個瞬間,

都因為你的一念,

幸運,

或是

不幸;

重啟,

或是

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