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上證夜讀│江南春:2023中國品牌營銷的10個趨勢

作者:由 格隆匯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14

江南春寫出了它的什麼

上證夜讀│江南春:2023中國品牌營銷的10個趨勢

江南春

分眾傳媒創始人、董事長。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逾30年廣告營銷經驗,2003年創辦電梯媒體集團分眾傳媒。2005年分眾傳媒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07年入選納斯達克100指數股。2015年分眾傳媒迴歸A股市場,營收超百億元,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文化傳媒股。分眾傳媒覆蓋中國4億城市主流人群,被評為“中國最具品牌引爆力的媒體平臺”。

2022年末,我和10多位品牌創始人聊了聊,透過他們真實的視角,更多地去了解這一年來品牌面臨的困境和踩過的那些“坑”。其實,“挫折”比成功更值得學習,挫折才是更可貴的經驗和財富。

為此,我總結了2023年品牌營銷的10個趨勢,這10個趨勢其實也是品牌最易踩的10大“雷區”,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在新的一年能夠繞“坑”而行。

01、別人恐懼的時候,你要敢於貪婪

全球領先的市場研究公司凱度分析發現,在所有銷售中,70%的銷售由品牌資產貢獻;而短期的直接促銷轉化實現的銷售只佔30%,品牌資產所帶動的中長期效果被嚴重低估。同時,媒體投放對品牌活躍度及市場份額影響顯著,如果一個季度削減了50%的營銷支出,品牌活躍度將減少19%;如果整個季度沒有任何廣告投入,活躍度將下降一半;如果半年沒有任何廣告的投放,直接反映到銷量上,平均銷量減少13%。

有些企業在動盪期只想著存糧過冬,但各品類中的頭部企業反而更重視品牌投入。因為消費者更加謹慎,把錢花在更穩妥、更具確定性、信賴感更強的品牌上;同時市場上的噪音更低,競爭性會減弱,品牌敢於超額投放,會贏得更大的市場音量,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更快提升品牌集中度。沒有超額的聲音份額(share of voice),很難有市場份額(share of market)的超額增長。每一個大的動盪期,都是品牌建設的關鍵視窗期。品牌必須更加努力地與消費者建立聯絡,突出自己的價值主張,在消費復甦階段,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復。

02、營銷不是努力做得更多,而是努力做得更少

企業面臨著五大增長挑戰,人口紅利消失,流量成本高企,線下流量腰斬,傳統電商紅利不再,興趣電商盈利不易。很多企業的解決思路是要麼去找私域流量,要麼去做社群團購,嘗試新概念、新技術、新演算法,不斷地與平臺、與演算法、與不確定的市場博弈,只會越來越忙、越來越焦慮,因為你忙的不是本質,沒有忙在可以長期累積帶來複利的事情上。

本質是要回到第一性原理,德魯克先生說,企業的基本功能一是創造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二是成為細分領域的首選。聚焦產品創新,聚焦消費者心智打造,一個面面俱到的產品是不存在的,只有在某個細分的功能、人群、場景成為首選,才能殺出重圍。

03、人們需要的不是產品,而是產品所能解決的場景問題

伴隨消費市場復甦,旅遊、文化教育娛樂等場景式消費有望快速恢復,以新模式、新場景繼續成為我國居民消費熱點。

有場景、有興趣,就會有價值的增量,品牌開創新品新場景才能突破增長瓶頸,場景是一個讓使用者積極參與、主動投入的理由,要觸動使用者,就要有適合的內容和適合的場景同時作用,不僅能傳遞出品牌的核心價值,還要在特定的場景集中引爆,好的場景廣告會創造購買衝動,觸發購買需求。

04、從種草到種樹,從流量到留心

比起當一個銷量好、增長快的電商爆品,透過線下鋪貨和品牌廣告引爆價值、構築壁壘,是一件更迫在眉睫的事。種草紅利結束,種樹更能形成優勢和壁壘;流量紅利消失,從流量打法轉為品牌打法成為必然。

做了那麼多條的短影片,找了那麼多的興趣賣點,到底想告訴消費者你是誰?品牌正在使用者心智中失焦。你的品牌在種草,競品用水軍在反向種草,在雜草叢生的草原上,這麼多不同的文章觀點讓使用者依舊無法做出判斷。

碎片化時代,品牌建立社會共識和社會場能至關重要,需要建立決策者、購買者、影響者、使用者、傳播者這五大人群的認知共識,才能形成社會場能。有勢就有利,品牌這棵大樹就是企業的“勢”,取大勢才會有大利,才會有長遠之利。品牌沒有勢能,就算賭對了賽道,抓住了流量紅利,也只會是小利、短利。

05、流量是快消品,品牌才是耐用品

流量不是生意的核心,流量既留不住量,也留不住人心,因為你的演算法再好也算不過平臺。新品牌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都會遇上一段流量紅利期,抓住流量紅利你會長大,然而紅利都有視窗期,精準的流量就這些,很快會進入瓶頸。新品牌如果想長期制勝,必須在享受紅利的過程中,加速建立品牌複利的引擎,否則很可能是個曇花一現的生意。

流量用一次就要買一次,而且流量成本越來越高,投放ROI會逐漸走低。但是穩固的品牌認知能夠帶來持久的、免費的流量。品牌想要長紅,關注點必須從爭奪流量轉到建立認知,認知才是品牌最穩定、最便宜、最可以重複使用的流量。

06、不養魚只釣魚,很快就會無魚可釣

營銷就像是在魚池裡釣魚,釣到魚的前提是魚池裡要有魚。品效協同其實就像養魚和釣魚,品牌是在魚池裡養魚,效果就是把魚釣上來。如果沒有品牌力的支援,魚池裡的魚很快就被釣完了,而且釣的人越來越多,釣一條魚越來越難,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這就像一個“蓄水”的過程,不斷地向品牌池“蓄水”,讓品牌池的水位越來越高,在關鍵時間節點再把品牌勢能轉化為銷量,而不是一味地“放水”。

07、不存在永遠“小而美”的品牌,要麼增長,要麼停滯

起步時可以針對不同的細分客群精準營銷,成為“小而美”的品牌。初戰告捷後,要乘勝追擊,進入大眾市場,為品牌破圈做鋪墊。短平快的流量投放,動輒數億計曝光、千萬級閱讀,品牌自以為火爆全網,然而對廣普使用者而言,100人中有多少人知道你?圈層化的精準營銷,難以形成廣泛的社會共識。

成為公眾品牌要挑大池,捕大魚,撒大網。沒有引爆破圈的品牌,如同一直在湖裡撲騰,始終沒看過海的容量。破圈的關鍵是建立社會共識,從小眾圈層到大眾認知,只有實現對規模化人群的廣泛觸達,才能成為公眾品牌。

08、效果廣告是“買它、買它、買它”,品牌廣告是“愛它、愛它、愛它”

效果廣告是短效機制,品牌廣告是長效機制,品效很難合一,但是可以協同。在投放廣告的時候,要更好的考慮商品的可及性,例如可以利用日漸精準的電梯廣告每天觸達樓宇使用者,與此同時資料迴流至天貓資料銀行,可再用淘寶廣告在手機端對其進行二次追投,效果產生作用的時間就會更快,轉化率會大幅提升。

09、貨找人的終局是價格戰,人找貨的終局是價值戰

中國商戰已經進入到爭奪消費者心智主權的時代,過去的貨找人是精準分發,為了提高交易效率;今天,人找貨才是品牌打造,人們想起一個品類就想到你,這才叫品牌。真正的人找貨不是搜尋或推薦時的匹配,而是更多顧客產生需求時能想起你。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品牌引爆帶來銷量增長的同時,還帶來了主動搜尋和源源不斷的免費流量,同時品牌認知度的上升大幅提升轉化率,會使獲客成本大幅下降。

10、與其擁抱變化,不如賭對不變

品牌引爆通常有三個路徑:融入社會重大事件和話題;融入社會重大娛樂和賽事;融入消費者最日常的生活空間例如社群、寫字樓。在資訊粉塵化社會,藉助重大事件和重大娛樂的傳播,可遇而不可求。分眾所代表的“場景注意力”就成為了一種稀缺的基礎設施,透過一次又一次精準、穩定的場景連結,每天形成了對4億主流人群的確定性連結。

在外部環境不確定的當下,品牌打造要有確定的邏輯,透過自身的確定性對抗現實的衝擊和內心的焦慮。不要沉迷於追逐營銷的潮流、流量的紅利、打法的變遷,這些都是看上去很美的裝修設計。而營銷的地基,是抓住本質的不變、人性的不變、大腦決策模型的不變,抓住不變的才會使你更篤定。

流量紅利是單利,品牌的紅利是複利,與其把增長的渴望寄託在不確定的流量紅利上,不如聚焦品牌價值,累積品牌複利,才能形成更確定、更長期、可持續的增長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