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黃河口“治草”記:與互花米草鬥智鬥勇

作者:由 大眾網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18

一百五十里等於多少米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洋洋 張大衛 張一帆 山東東營報道

“看,前面有一群白鷺飛過去了,泥灘上還有很多小螃蟹在跑!”2022年8月16日,在黃河入海口河海交匯處的一片溼地旁,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幾名工作人員指著不遠處驚喜地說道。

在他們面前,是一片一望無際的灘塗,無數紅色鹽地鹼蓬剛剛長出來。在這片灘塗上,周立城和同事們正在實施一個對黃河口生態環境安全和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的專案——互花米草治理。

黃河口“治草”記:與互花米草鬥智鬥勇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科研中心主任周立城向記者介紹互花米草治理情況

“這裡原來互花米草氾濫,鳥兒和小螃蟹都消失了,如今它們又回來了。”周立城是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科研中心主任,他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20世紀90年代,黃河三角洲地區引入互花米草用於固堤護坡。但沒想到,這種草很快進入暴發期,2021年時的面積達到7500公頃左右,是2010年時的12倍。

小小的互花米草,為何會對黃河口的生態環境安全和生物多樣性造成如此大的威脅?

黃河口“治草”記:與互花米草鬥智鬥勇

互花米草治理中要用機耕船進行多次旋耕

“這互花米草不一般,是一種全球性入侵物種,對生態的‘殺傷力’非常大,號稱水中綠色沙漠。凡是長了互花米草的地方,幾乎啥也不能生長了。”周立城介紹,這種草看上去很柔弱,生命力卻極強,根系發達,能深達1-2米,極易在入海口、海岸帶區域繁殖。這種草一旦氾濫起來,密度能達到每平方米200-500株,其他生物連生存空間都沒有。

“特別是互花米草氾濫會導致海流減緩,潮溝淤塞,蘆葦、鹽地鹼蓬等溼地植物大面積消亡,鳥類覓食、棲息環境大幅度減少。花蛤、白蛤、小螃蟹等灘塗底棲生物也都會失去生存空間。”

黃河口“治草”記:與互花米草鬥智鬥勇

周立城和工作人員在互花米草治理現場

為守護這片大美溼地,還鳥兒一方美麗家園,黃河口人開始了與互花米草的鬥智鬥勇。

2020年,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啟動了互花米草治理工程。

“互花米草怎麼治理?這需要科學技術。”周立城說,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治理工作突破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終於探索出了一套“東營方案”:結合刈割、圍淹、翻耕等多種手段,綜合治理互花米草。

黃河口“治草”記:與互花米草鬥智鬥勇

周立城和工作人員在互花米草治理現場

“我們先用刈割的方式,清除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切斷光合作用,阻止其結出成熟種子,然後再用圍淹,使其根系窒息死亡。最後用機耕船反覆翻耕,破壞莖杆和根系,以此抑制互花米草生長和繁殖。”周立城說。

“東營的模式如果成功,將為國內外互花米草的治理提供一個樣板。”周立城說,治理互花米草很不容易,因為進出互花米草氾濫區作業很不方便。最遠的地方,僅進出一趟路上就得花6個小時。為了節約時間,很多人長期吃住在作業船上,蚊叮蟲咬的,十分辛苦。

令人欣喜的是,周立城和同事們探索出的“東營方案”成效非常明顯。2021年度監測評估報告顯示,互花米草治理完成區植被清除比例達99。9%,底棲動物和鳥兒的數量顯著增加。

周立城說,在治理互花米草同時,保護區還同步實施了鹽地鹼蓬修復、海草床修復、底棲生物增殖等系列工程,努力用生態的方式解決生態問題。

“我生在黃河口,長在黃河口。這麼好的生態環境是寶貴的,我們這一代人保護好黃河口,對我們子孫後代都是有好處的。”周立城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