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魏晉時期著名的文化群體——竹林七賢謎題之一人數之謎

作者:由 中年又是一個新的起點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21

竹林七聖是哪幾個人

魏晉時期著名的文化群體——竹林七賢謎題之一人數之謎

竹林七賢第一大謎題是不是隻有七個人呢?比較不冒風險的回答當然是“ 是”。因為這問題本身就有毛病:不是七個人,又怎麼叫做“七賢”呢?但是,不冒險的回答不一定就是負責任的回答。不冒險的回答往往是權衡利弊的回答,是儘量從眾的回答,這樣的回答比較討巧,不容易得罪人。負責任的回答是什麼呢?我以為應該是“是也不是”。說它“是”,是因為竹林七賢早已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七賢是哪些人也都是有據可查,確鑿無疑。我們還是先認識一下竹林七賢是哪七個人吧!

根據各人在這個群體中的重要程度,竹林七賢可以排列如下:

1。 嵇康(223- -262),字 叔夜,譙國銍(今安徽濉溪,宿縣)人。

2。 阮籍(210- -263),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開封)人

3。 山濤(205- 283),字巨源 ,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人。

4。劉憐,字伯倫沛國(今安徽淮北)人,生卒年不詳。年齡當介於阮籍與嵇康之間。

5。向秀(絲2 -272),字子期,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與山濤同鄉。

6。阮咸,字仲容。陳留尉氏人,阮籍之侄,生卒年不詳。年齡應該比向秀略小。

7。王戎(234- -305),字浚衝 ,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王戎在七賢中年齡最小,比山濤小29歲,比阮籍小24歲,比嵇康小將近10歲。以上就是竹林七賢的大名單。嵇康、阮籍、山濤是核心人物,其餘四人則為羽翼。從籍貫上看,竹林七賢中有四個河南人,分別是阮籍、山濤向秀、阮咸;兩個安徽人,嵇康和劉伶;一個山東人,即王戎。這個地域的分佈,差不多也代表了“魏晉風度”的發源地和大本營。

既然這七個人清清楚楚,又為什麼說“也不是”呢?這就要說到“竹林之遊”這個概念了。根據史料記載,在七賢被定名之前,他們的交遊常被稱作“竹林之遊”。這個說法大概在西晉就已出現,遠比“竹林七賢”的稱謂要早。也就是說,最初參與竹林之遊的人,絕不僅僅只有七個。還有哪些人參與了竹林之遊卻沒有進人七賢的大名單呢?

魏晉時期著名的文化群體——竹林七賢謎題之一人數之謎

魏晉時期著名的文化群體——竹林七賢謎題之一人數之謎

竹林七賢

¥

24。3

京東

購買

第一個就是嵇康最好的朋友呂安。呂安(? - 2)、字中錦,東平(今屬山東)人。呂安和竹林七資中的向濤、向秀都很要好,他和嵇康的關係遠比王戎等人更親近,以至於竟有學者提出,應把呂安也放進這個名士群體,將竹林七賢改成“竹林八賢”。此論雖然可商,但足以看出呂安在竹林之遊中的聲望和地位。

還有一位名士袁準,字孝尼,陳郡扶樂(今屬河南)人,魏國郎中令袁渙之子。入晉後,官拜給事中。此人與嵇康和阮籍均有交往。嵇康因為沒有教他彈奏《廣陵散》,臨刑前都耿耿於懷。阮籍晚年為司馬昭寫《勸進文》,也是在袁準家醉酒之後的事。所以,袁準也應該算是竹林之又遊的參與者。

此外,還有一些人與竹林之遊的召集人和東道主嵇康過從甚密,比如嵇康的哥哥嵇喜,嵇康的好友阮侃、阮種,嵇康的學生(也是鐵桿粉絲)趙至,這幾個人都與嵇康有過很深的交往,自然也不應排除在竹林之遊的圈子之外。

問題是,既然竹林之遊不只七個人,為什麼又被稱為“七賢”呢?要說吉祥數字,“八”不是比“七”更好嗎?這個問題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早有解說。這大概和孔子的一段話有 關。《論語。憲問》篇中有一章說: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孔子說:“賢能的人避開亂世,次一等的人避開亂邦,再次一等的人避開難看的臉色,更次一等的人避開難聽的惡言。”孔子又說:“這樣做的人已經有七位了。”這裡,“賢者”和“七人”合起來不就是“七賢”嗎?也就是說,竹林七賢的命名,可能是後人為了比附經典和聖人孔子的一個說法,所以“竹林之遊”也就定為“竹林七賢”了。

魏晉時期著名的文化群體——竹林七賢謎題之一人數之謎